关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讨
2018-11-08陈秀军
陈秀军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被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繁杂的各种文化充斥了双眼,几乎遗忘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丢弃到了身后。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尽可能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诗歌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融古通今的学科,语文教学基于传统文化发展而起,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也是语文教学中源源不断的素材。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教学应当是精炼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我国传统文化宝库正是文化的智慧结晶,通过引用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在知识层面上更加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营造文化意境,在诗歌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诗歌是一种很奇妙的文体,它能够在精简的词句中包含无限的意蕴。而古诗文正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成果。它通过营造或萧条、或凄凉、或宏大、或欢快的意境,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应摒弃那种单纯背诵记忆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氛围,结合全诗意境,逐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深深爱上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不应该仅仅让学生读熟背诵,而应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用具,为学生营造一种清冷的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初意境。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很难能够完全融入意境,也无法深刻体会到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了解作者生平事迹,让人物更加鲜明。在这种清冷的月光下,学生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寂之感,更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另一方面,可以围绕思乡之情的主题进行拓展延伸,联系传统节日,看看古代文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排解思念的,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让学生学会感恩亲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在诗词鉴赏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在小学教育阶段,古诗词教育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课程载体。我国具有丰富的古诗词文化成果,从商周时代起诗歌就成为古人抒情达意的独特表达方式,一直到唐宋时期我国诗词发展达到顶峰,众多优秀诗词作品层出不穷,诗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诗词除了是诗人书法情感的文化题材之外,在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历史的发展过程,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都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同时由于诗歌具有一定的韵律美,朗朗上口的押韵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在诗词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运用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通过渗透诗词中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积极的精神和品质,受到审美和精神上的陶冶。
除了介绍诗歌的产生背景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其它的传统文化形式丰富诗歌的讲述形式。例如在讲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关于瀑布的中国画,让学生一边观看水墨画一边鉴赏这首诗,教师此时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气势磅礴的水墨画去观想李白诗歌中的波澜壮阔,然后让学生产生形象和意象方面的联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
三、采取新锐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项。但是,阅读教学往往陷入一个枯燥無聊的怪圈:学生觉得阅读枯燥,就在心里开始排斥读书,越排斥读书,阅读理解能力就越来越低下,能力越来越低下,也就变本加厉地拒绝阅读。如今,造成这样一个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方法问题,方法老旧,毫无新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觉得枯燥。因此,阅读教学需要一个新的切入点,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一个载体进行传承,此时就可以将二者巧妙地进行结合,由传统文化带入阅读教学,创造出一种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这样,阅读教学在有了新意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弘扬和传承。
例如,在进行《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不应该直接由曹冲引入,这样会导致阅读的枯燥。相反,教师可以运用曹氏一族的历史来进行话题引入。先介绍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人物曹操,由曹操再引入他的儿子曹冲。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下曹操其他几个儿子,讲讲曹植的《七步诗》,借机教导学生,进行教育的感化。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进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让学生在惊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
传统文化通过在篇幅较长的阅读中的渗透,又有了新的意义,在学生脑海中也会渐渐留下传统文化的记忆。同时,阅读教学也会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也更易接受知识的洗礼,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得到提升。
总之,传统文化元素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收获教学成效的,需要教师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更为多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多下功夫,不断寻找可以进行融合的关键点,然后通过长期的坚持,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融合小学生的自身特性和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灵活渗透加上有效的巩固,这样才能运用传统文化活跃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为课堂融入更多的人文主义精神,收获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