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新探索

2018-11-08杜龙龙吴敏朱素洁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优势视角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杜龙龙 吴敏 朱素洁

摘 要: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更为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新思路,突破了原有的以问题视角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理念,从优势视角出发,进一步整合本土化资源和其他力量,共同发挥教育合力,提出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在干预和预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潜能激发。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视角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国独立学院数量接近300所。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高考扩招,独立学院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并且较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特点,而这些独特心理特点,也导致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同于其他院校的工作开展状况,使之更具特殊性和艰巨性,可以说,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基于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展开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取得了相应进展,对以往研究梳理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实践工作并提出相应建议(陈素红等,2009;蔡丽丽,2016)。鉴于以往研究分析,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相较于其他普通院校起步较晚,并且在体制上存在不成熟情况,在队伍搭建、师资配备、场地资源等各方面都缺乏相应支持。主要原因是独立学院起步较晚,本身体制上还有待完善。实际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正式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学院的新生事物,其工作的开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很多潜在的消极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心理现象原因的分析,有研究提出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模式探索和建议(谢函,2008;刘贵岩,2009),但依然缺乏系统性的探索。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特殊的心理现象,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入学成绩偏低,非智力因素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容易出现认同缺失,情绪波动、目标缺失等情况(于威等,2016),导致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更为特殊和艰巨。

三是大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通过在学校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利用三级网络形式等组织开展,虽有一定成效,但因主要借助学校和学生本身力量,活動形式单一,开展力度上亟需改进和增强。事实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个人因素综合作用,其影响因素较多(陈素红等,2009)。而个体心理与环境也是紧密联系,共同发挥着作用,所以统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因此,基于对国内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分析和学习,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整合新的工作视角,统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提出了更为系统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二、双向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希望提出更为完善、更为系统的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模式。一方面打破原有的从问题视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狭隘理念,立足本土化和优势视角,在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积极面,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另一方面,在环境—个体互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探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个性化综合干预和合作性团队干预的策略,统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最终形成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一体化的培育服务模式(见图1)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形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理念

在新形势下,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首先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做到思想和理论指导到位,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上,需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基础上,打破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仅从问题视角出发,即仅注重干预和预防为主的格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角度,开辟一条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注重学生潜能的激发、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以及应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开设相应课程及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维持心理健康的水平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意义,提升对生活的热爱度和自身价值的认可度,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在环境—个体互动理论指导下,打破原有单一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模式,探讨一条能够协同发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互助体系,也就是最终形成“学校(同伴)—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互助体系。最终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力为主,协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

(二)优化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目前我校已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但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较为单一,主要以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课为主,并且目前仍处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阶段,聚焦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大多局限在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所以结合本校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符合学校学生发展特点及个性心理要求,因材施教,改革课程内容,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1.丰富课程设置。即附设除基本心理健康课内容之外的素质拓展课程,例如幸福感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心理抗逆力训练、心理资本建设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力,真正为成长为一个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打好健康基础。同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特点,设置或开发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争取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2.丰富课堂形式。杜威倡导“从做中学”的观点,心理健康教育若想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必须注重学生本身真正的体验,真正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达到心灵的成长。俗话说“寓教于乐”在课堂形式上,我们试图增强知识学习的实际可操作性,加强实践环节,把团辅活动和素拓活动真正做到实处,力求让同学们娱乐其中,心有所获。

3.心理测评贯穿其中。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应充分发挥心理测评系统的作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根据调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为长期为学生建立咨询和指导服务打好基础。

(三)丰富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程讲授和心理咨询方式展开,形式较为单一古板,所以除课程建设体系创新之外,还需要在以往形式基础上丰富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例如借助心理情景剧、沙盘游戏、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沙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以更多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价值,促进其自身成长和潜能开发。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互助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统合协调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可在已有朋辈互助基础上,建立社区联合会和社会人士后援会,定期对本校学校开展相应实践活动和讲座,例如“企业家进课堂”、“社会公益小能手”、“职业生涯规划赛”等,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力量。另外,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因素影响,例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都容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所以从家庭角度入手,发挥好家长和家庭的后盾力量,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小结

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深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坚持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突破以往从问题视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狭隘理念,从优势视角出发,以及在环境—个体互动理论指导下整合本土化资源和其他力量,提出了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工作思路和建议,希望引起大家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关注和探索,以期更加系统化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郑夏妍,郑舒翔.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5-26.

[2]应泓,俞婷婷.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4):115-117.

[3]谢涵.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湘潮,2008(8):124-125.

[4]陈素红,张西平,郭明坤.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5):176-178.

[5]刘贵岩.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9(9):66-67.

[6]于威,胡泊,徐海波,刘婧.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6).

[7]蔡丽丽.浅论独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体系建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2):142-14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杜龙龙(1989—),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助教,教育学硕士,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研究。

第二作者:吴敏(1984—),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讲师,教育学硕士,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专业: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作者:朱素洁(1989—),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助教,教育学硕士,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项目:本文是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一般项目B类课题项目(J17RB180)

猜你喜欢

优势视角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