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二阶段测试(十)

2018-11-08

关键词:通俗高雅王维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古人笔下,________的鸟,绝美的画,________;而在今天某些人手中,却换了另一番模样。国庆期间,一张横跨天津、河北的万米猎网,让数千只鸟类徒遭厄运,让________的生态雪上加霜。

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悠然 相辅相成 脆弱

B.悠闲 相得益彰 脆弱

C.悠然 相得益彰 微弱

D.悠闲 相辅相成 微弱

2.下列诗句或对联与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万家灯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

②人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重阳、七夕、春节、元宵

C.春节、七夕、元宵、重阳

D.元宵、重阳、春节、七夕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C.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

B.律诗每首四联,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

C.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称“倚声填词”。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

D.词的词牌和标题有严格的区别。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如《念奴娇》,标题则表明词的内容,如《赤壁怀古》。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担任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寄李儋元锡》是其在滁州任上所作。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个主要倡导者,并称“韩柳”。《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永州八记》是其散文代表作。

C.韩愈,唐代散文大师,字退之,祖籍吕黎,白谓郡望吕黎,所以后人称他为韩吕黎。有《昌黎先生集》。韩愈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代表作有《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等。

D.李贺白幼家贫,才华横溢,七岁时,就以诗歌之制名动京华,但却一生抑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终年二十七岁。他在《天上谣》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折地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敬,字仲原父,姓刘氏,吉州临江人,举进士,中甲科,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丁外艰,服除,召试学士院.于是夏英公既薨,天子赐谥曰“文正”。公曰:“此吾职也。”即上疏言:“边者,有司之事也。今百司各得守其职,而陛下侵臣官。”疏凡三上,天子嘉其守,为更其谨曰:“文庄公曰:“姑可以止矣。”

至和元年九月,召试,迁右正言、知制诰。宦者石全彬以劳迁宫范使,领观容访意不满,退而恨有言。居三日,正除观察使,公封还辞头,不草制,其命遂止。

二年八月,奉使契丹,公素知虞山川道里,虏人道自古北口回曲千余里至柳河,公问曰:“自松半趋抑河甚直而近,不数日可至中京,何不道彼而道此?”盖俘人常故迂其路,欲以国地险远夸使者,且谓莫习其山川。不虞公之问也,相与惊顾羞愧,即吐其实,曰:“诚如公言。”

长安多富人右族,豪猾难治,犹习故都时态。公方发大姓范伟事,狱夫具而公召,由是狱屡变,连年,吏不能決。至其事闻,以付御史台,乃决,而卒如公所发也。

为三州,皆有善政。在扬州,夺发运使冒占塘田教百项予民,民至今以为德。其治郓、永兴,岁用丰稔,流亡来归,令行民信,盗城禁止,至路不拾遗。

公于学博,为文章,尤敏赡。公知制诰七年,当以次迁翰林学士者数矣。

久不迁,及居永兴岁余,遂以疾闻。公在朝廷,规切人主,直言逆耳,至于从容进见,贤否人物,其事不闻于外廷者,其补益尤多。故虽不合于世,而特被人主之知。嘉祜中,嫉者众而攻之急,其虽危而得无害者,仁宗深察其忠也。上曰:“如刘某者,岂易得也?”上每宴见诸学士时时问公少间否赐以新橙劳其良苦。疾少间,复求外补,上怅然许之。出知卫州,未行,徙汝州。治平三年,召还,以疾不能朝,改集贤院学士。熙宁元年四月八日,卒于官舍,享年五十。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五》,有删节)

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3分)

上 每 宴 见 诸 学 士 时 时 问 公 少 间 否 赐 以 新 橙 劳 其 良 苦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疏凡三上

B.且谓莫习其山川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不习而音为

C.公方发大姓范伟事

D.遂以疾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而刘夙婴疾病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不道彼而道此

B.以付御史台,乃决

何可胜道也哉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C.而卒如公所发也

D.以疾不能朝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英公去世,皇帝赐谥号叫“文正”,刘敞认为这是越权。他多次上疏,促使情况改变。

B.石全彬因功升职,但他仍不满意,皇上重新任命。刘敞不愿草拟诏书,但被皇上制止了。

C.刘敞在地方做官,总是善于利用天时地利,聚拢民力,发展生产,营造和谐社会。

D.刘敞敢于直言进谏,树敌很多。纵然受仁宗宠信护爱,还是很难跟同朝官员共事。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盖虏人常故迁其路,欲以国地险远夸使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嫉者众而攻之急,其虽危而得无害者,仁宗深察其忠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和张仲通忆钟陵绝句其四

王安石

汀沙雪漫水溶溶,睡鸭残芦呛霭中。

归去北人多忆此,每家图画有屏风。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

(2)__________,須行即骑访名山。

(3)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

(4)__________,月迷津渡。

(5)永忆江湖归白发,__________。

(6)__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

(7)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

(8)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

五、现代文阅读(一)(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辋川尚静

朱 鸿

①辋川是一个长长的峡谷,王维曾经在这里居住。如果一个20世纪的人,为尘世所烦而效仿王维的行为,到辋川去生活,那一定荒唐,尽管辋川尚静。

②辋川确实很静,一条河流,两岸青山,仅仅是这种结构就区别了乡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街。那里的人烟总很稠密,但这里却稀疏得忽儿便融化在风云之中了。我是坐着三轮车到辋川的。我到这里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感觉一下辋川的气息,我以为这目的潇洒而苦涩,这就是味道。

③王维栽种的银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树皮满是裂纹的粗壮的主干,被水淋成了黑色。从叶子上流下的水,继续洗濯着树皮。它实在是老了,呈现着一种挣扎的状态。它已经在辋川生长了千年之久。

④王维在辋川的别墅,在开始是宋之问的,这个喜欢歌功颂德的诗人,以媚附权贵而得宠朝廷,最终的下场却是被唐朝赐死。王维迁往辋川的时候,宋之问已经做鬼,那么他是如何购得这里的别墅呢?我能猜测的只是,辋川的美一定迷惑了王维,不然,他怎么单单选择了宋之问的别墅?

⑤辋川的雨是明净的,线似的,一根一根拉到峡谷,但雨却空得它无声无息。山坡上的红叶,渲染在碧翠的草丛,而颗颗青石,则架在杂树的根部,危险得随时都会滚落,不过蒙蒙的雨送给它们一层薄薄的梦,梦悬在辋川的山坡上。王维一定见过这样的梦,甚至入过这样的梦,不然,他的诗画怎么那样惟妙惟肖,有声有色!

⑥王维购得辋川,那是他过得富贵的证明。贫穷的诗人,是不可能拥有一个辋川别墅的。其情况是:他在二十岁左右便及第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担任过大乐丞,并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王维在四十岁的时候做了左补阙。恰恰是这个年纪,他开始迷恋山水,来往于朝廷与辋川之间。他既做官员,又当隐士,游离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害着他的心,而辋川的美妙,则给他的心以慰藉。他便是如斯生活的。王维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他最智慧最实际的选择,也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除此之外,他的任何做法都可能是下策。人总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比较幸福一些,以王维的气质,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场的名利之争,同时以王维的经历,他也不能彻底寄情于辋川的田园之乐,他必须两者兼顾,这样他就得到了入世的好处而摒弃了入世的坏处,同时避免了出世的苦处而感到了出世的乐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带,他奔走其间。人似乎只能这样生存,不然,完全媚俗与完全脱俗,都可能导致深刻的痛苦。我不赞成一个学者对王维的抱怨,这位学者认为,他缺少陶潜那种勇气,他没有彻底决裂于官场。这是一种刻薄的认识!

⑦雨中的辋川并不知道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它的状态。秀峰沉默,乱石相依,雨悄悄地缝合着万物。秋风过处,衰柳飘荡,黄叶旋飞。曲折的路径,流水扬落,浅草明灭。松、柏、杨、槐之类,高高低低,互相掺杂,组成了绿的森林,并覆盖着辋川的沟沟坎坎。偶尔一树柿子,落了肥叶,唯红果占据枝头。白水流过幽深的峡谷,遇石而绕,触茅而漫,柔韧地走过河床。

⑧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已经五十五岁的王维被判军逮捕,软禁于洛阳的一个寺庙。他吞药致病,装哑而活,但他终于敌不过安禄山的骄横,无奈地接受了伪职。唐朝征服了叛军之后,皇帝对那些接受伪职的人统统定罪,然而,王维在软禁之中,曾经向探望他的朋友裴迪诵诗,此诗受到皇帝的嘉许,遂对他只作了降职处理。这是王维的幸运了。其诗是这样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⑨尽管如此,安史之乱毕竟摧残了这个老人,他逐渐变得消沉了,或者,他变得更加淡泊,更加寂寞。他常常拄着拐杖,站在门外,眺望辋川的落日夕烟。暮色之中,稀疏的钟声,归去的渔夫,飘走的花絮,柔弱的菱蔓,都使他感到惆怅。他看着看着,就转身回到他的屋子。他已经深深地陷入了空门。王维的母亲就信仰佛教,这影响了他的心灵,不过到晚年,他才彻底地皈依佛教。他食素而不茹荤,认真地打禅。他坐在枯寂的辋川,闭着眼睛,寻找着解脱烦恼的路径,企图超越生死之界。香烟袅袅,烛光闪闪,王维的心凄凉而宁静。

⑩人生真的像王维觉悟的这样么?我不知道,唯有达到王维的境界才能理解王维,不过我没有。我只感觉,自然如我面前的辋川,社会如我身后的市井,都有关的一面,都能给我以享受。然而,我的辋川之行,明显地含有烦于我那个圈子的成分。是的,我很烦,某些时候我简直不堪负荷。从我栖身的圈子走出,到辋川去换换空气,确实使我感到一种轻松。

⑾雨中的银杏是那样独具风采,它的圆润的树叶像打了发蜡似的明滑,辋川强劲的风反复地翻动着它们,但银杏的树身牢固地埋在土中,风怎么吹它也不动。这是辋川最古老最高贵的植物,水汩汩地流过它黑色的树皮。王维种植的银杏,成了他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标志,然而,它终究要倒下的,留下的,将只有辋川。

⑿辋川很静,长长的峡谷已经完全沉浸在秋日的烟雨之中了,所有的树木和石头,都化作迷蒙的一团,一只鸟也没有,一只兔也没有,甚至除了我,一个人也没有,唯有风声、雨声和河流的浪声。这样的一种空,一种自然给我产生的空,是恐惧的。一瞬之间,我真是惊骇起来,我害怕从山中钻出一个野兽或怪物。这样想着的时候,我似乎已经有了对付它们的准备,于是忽然吊起的心就慢慢放了下来。蓦地,我感觉身后有脚步的挪移,飒飒的,仿佛是谁用树枝在地上划动,我猛地回头一看,竟是一个穿着蓑衣的农民,他站在雨中,轻轻地问我:“你要三轮车么?”

(有删改)

13.作者为什么称王维的选择是“最智慧最实际的选择?”(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③⑩段都写到银杏,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说“我到这里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感觉一下辋川的气息”,请结合全文探究“辋川的气息”的具体内涵。(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現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漫话高雅与通俗

金开诚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剧被归为“高雅艺术”;由此类推,越剧、沪剧、锡剧、黄梅戏等等势必亦将归于“高雅”。不久以前,还见到有的报道把苏州评弹归为“高雅艺术”;那么,如评书、大鼓等各种地方曲艺也就都将归入“高雅”之列了。

②然而,从中国戏曲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些艺术之所以曾经大为兴盛,并非因为今人所谓的“高雅”,而恰恰是因为它们通俗。唯通俗才能赢得广大观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杨小楼在天津演了一出《金钱豹》,街头巷尾的顽童便纷纷学喊“闪开了”。戏曲艺术是通俗的,然而却雅俗共赏。所以苏州评弹虽为地道的通俗艺术,但却不乏高人雅士成为“书迷”。

③“高雅——通俗”的分类之所以概括不确、不大说得通,主要因为在逻辑上这个分类并未依据同一个标准,因而其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并且使分类不周延。比如说把一群马分为公马与母马,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是根据同一个标准(性别)来分的;倘若分为公马与白马,这就不可以,因为公马同时可以是白马,又无法包含母马中的非白马。就文学艺术的品种而言,高雅的创作可以表现为通俗,通俗的创作可以包蕴着高雅,因而往往外延重合。再者,那些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在分类中却没有着落。与高雅对立的概念不是今人所谓的“通俗”,而是低俗、庸俗与恶俗。不能因为“通俗”一词“不幸”带了一个“俗”字,便认为它就一定不高雅了。

④看看许多文章所作的“高雅”与“通俗”之分,大致是出于直观,其间隐隐约约含有一种想法,即凡是现在不大兴旺、欣赏者不多、反应冷落的便是“高雅艺术”;反之,欣赏者众多、反响热烈的便是“通俗艺术”。

⑤文学艺术作品应该为大众喜闻乐见,为此力求雅俗共赏乃是创作的光明大道。当然,世界上也确有真正高雅而不易为大众理解、接受的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雅”与“通俗”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乃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作品往往兼有高雅与通俗两个特征,这可以从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杂剧及《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小说一直说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等,真可谓其例不胜枚举。现在如把“高雅”与“通俗”截然分为两类,恐怕过去和未来的文学艺术史都该换一种写法了,然而事情是绝不会这样的。

⑥那么,文学艺术作品究竟可不可以分类呢?答日:可以。例如分为高雅与低俗可以,分为精品与次品也可以。但这种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只能在同一种文学或艺术中进行,而决不能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例如同是电视剧,却有高低之别;同是相声,却有雅俗之分。然而决不能认为电视剧比相声高雅,或小说比诗歌低俗。不同的文艺是不同的创造,有不同的特色,品种之间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的。

(選自《群言》,有删改)

17.联系上下文,阐释第三段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分析第五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作者看来,文学艺术作品分类应避免哪些误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命题人:徐承平

猜你喜欢

通俗高雅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小说的通俗
“沪港通”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