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面前
2018-11-08李大成
李大成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似乎没有哪一个专题像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那样,写到那么多的“死”。笔者粗略统计,在《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这四篇文章中,直接提到“死”字的,有四十几处。文中的主人公有的挣扎在死亡边缘,有的慷慨就义,有的饿死,有的病死。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无论烈士伟人还是底层人物,无论在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还是在静水深流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在死亡面前的态度和抉择,都引发我们深思。“号角,为你长鸣”准确地表达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本文提出“在死亡面前”这一话题,在此话题之下,我们为每篇文章设计了一个问题,并做了简要分析,试图通过探讨主人公“在死亡面前”的态度、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来“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了解底层社会人物恪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一、文天祥:既然要“分当引决”,为何又“隐忍以行”?
《指南录后序》中的“予分当引决”,其“分”有二:
首先,在“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情况下,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文天祥,自有“食君之禄者,死君之事”的责任和义务。文中“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不得”二字,就包含了为国事牺牲的职责和义务。
此外,文天祥出使北营受辱,受到北兵的软禁扣押。“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一“驱”字,可见他的“人质”处境。
为丞相,可为国事而献身;为使者,理因受辱而引决。这就是“分”。
但是文天祥却选择了“隐忍以行”。理由是:“将以有为也。”具体来说,就是“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以期“中兴机会”。于是就有了下文的“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一路辗转流离,就有了第五段中惊心动魄的22个“死”。这些“死”集中地表现了“境界危恶”,死易生难。
第七段详细论述了生之难,尤难在两大“罪”:一是“主辱,臣死有余僇”而不死的不忠之罪,一是“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的不孝之罪。这正是噬咬文天祥内心的“痛”,所以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再来看文天祥“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和抉择:死,是“分当”,是“浩然无所愧怍”,是“义也”;生,是“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是“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是不忠不孝,死有余僇。二者相权,他舍易就难。因为,生,可“将以有为也”;生,可“间以诗记所遭”,“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生,可“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一句话,生,“亦义也”。这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这种“孤臣孽子”的舍“死”取义和椎心之痛让人动容。
二、五人:“激于义”者,一定要“死焉者也”?
五人因何而死?《五人墓碑记》中说:“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但是“激于义”者,又何以“而死焉者也”?让我们梳理文本,还原事件:
1.周公被奸臣魏忠贤陷害而遭逮捕,“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2.负责逮捕周公的缇骑耀武扬威,触怒众人,于是“众不能堪,扶而仆之。”
3.“吴之民”痛恨逮捕周公的主使,“魏之私人毛一鹭”,进而“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中丞“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由此可知:第一,这是一场群众自发为周公伸张正义的事件,参与者是“吴之民”;第二,朝廷将此事件定性为“乱”;第三,朝廷最终定罪,“按诛五人”。
那么为什么是这五人?文中却没有交代。这就是陈思和所谓的“文本缝隙”。他说:“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学会寻找缝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的或者错误的地方。”有文章提到了:“这场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市民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慷慨就义。”就是说,五人是“挺身而出”,为吴民“承担责任”,是“替死”,而不是“必死”。
由此,我们除了赞颂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义勇外,还应注意到邪恶力量的强大。其实,在一个良性发展的时代,“激于义”者并不一定,也不应该就“死焉者也”,否则,每次正义行动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也太艰难了。
回到文中,从“五人之当刑”来看,虽然他们“意气扬扬”“谈笑以死”,但毕竟是邪恶压倒了正义,“按诛”就透露出这一点。从“吴民之乱”来看,虽然“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其结果也只是大阉“不敢复有诛治”。并且直到“待圣人之出”,大阉才“投缳道路”。我们也可以从“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中读到一丝勉强和无奈。这正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所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我们在欣慰于五人“显荣于身后”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激于义”者非得付出血的代价吗?正义非得靠“圣人之出”才能壓倒邪恶吗?
三、格斯拉兄弟:为什么“死掉了”?
在《品质》中,格斯拉兄弟“做了顶好的靴子”,却“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哥哥是“心里老想不开”而死,弟弟是“经常断炊”,最终“饿死”。其实,弟弟的死,又何尝不是“心里老想不开”呢。为何这么说?让我们从文中五次出现的“死掉了”说起。
在写到格斯拉兄弟死的时候,文中反复五次提到“死掉了”。弟弟三次说到哥哥“死掉了”,隔壁店里的年轻人在说到弟弟的死时也有一句“死掉了”,“我”跟着年轻人重复了一句“死掉了”。这固然跟译者的翻译水平、风格有关,但如果爬梳文中若干细节,我们就会承认,译者选用的这个词意味深长。
1.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
2.他只承做订货,并不出售现成靴子;
3.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
4.(格斯拉弟弟)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吓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
5.“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6.“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7.“心里老是想不开”;
8.“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
9.“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
由此可以发现格斯拉兄弟“死掉了”的两个原因:“掉队”和“掉进”。1、2、5、6指向的是“掉队”,即格斯拉兄弟脱离了时代和潮流。3、4、7、8、9指向的是“掉进”,意思是格斯拉兄弟完全沉浸在靴子的世界里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掉队”的结果必然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必然是“死掉了”吗?或者,人生于世,必定要紧跟大部队,朝一个方向迈步吗?再说了,当格斯拉兄弟“掉进”了自己的所爱,“迷恋着理想”,经常能有机会赞叹“多么美的一张皮啊!”能够“照他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哪怕最终“死掉了”,我们这些紧跟大部队,亦步亦趋,洋洋自得,却常常闹不清所跟的是个什么队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们表示嘲讽或者怜悯呢?
“掉队”也好,“掉进”也罢,格斯拉兄弟都是“心里老是想不开”人,这恰恰说明,他们的心没有麻痹,他们的心还老是在想啊!
四、老王:“什么时候死的”?
《老王》中,当“我”问老王什么时候死的,老王同院的老李这样回答: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这一问一答之间,也有“文本缝隙”,让我们结合文本,“爬梳”信息:
1.老王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提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的;
2.“我”是在“过了十多天”之后,“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才知道老王去世的消息的。
一个是“去世前一天”,一个是“过了十多天”;一个是专程而来,一个是偶然碰见。两相比较,就可发现彼此情感付出的不对等。
老王为什么要在“去世的前一天”,提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呢?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当然“不是要钱”!谁会在临终之前还想着拿香油和鸡蛋换钱呢?那老王此行意图何在?有人说是来表示感谢,有人说是“财产”托付,有人说是临终告别,都有可能,无论是哪一种,老王对“我”一家的不亚于亲人的深厚感情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老王在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的是“我”的一家,而“我”对老王的“临终关怀”又是什么呢?“我”还是像以往一样总和他谈钱。钱,当然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关怀”,但这次却不是。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知道”什么呢?也许“知道”他不是要钱,也许“知道”他的一片好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我”确实不知道他想要的是金钱以外的一种“临终关怀”。
老王的一番情意就这样“僵”在“有理”面前。“发乎情”者“止乎礼”前,时隔多年之后,“我”感到“愧怍”,我們也感到惋惜。
学法指导
如前所说,本文基于几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提炼一个主话题,围绕主话题设计问题,以问题引领阅读,最终形成对专题的整体把握。这里有两个关键:
第一,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文本的“缝隙”之处,发现“反常”“遗漏…错误”。比如,自古士人崇尚节操,文天祥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国事不可收拾、出使受辱的情况下,自行引决实为情理之中,但他“隐忍”未死,可谓“反常”。《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是怎么来的?文中没有交代,这是“遗漏”还是“错误”?《品质》中多次重复的“死掉了”,是否另有深意?《老王》中“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的背后有没有尚待挖掘的信息?
第二,提出问题后怎么分析问题?“还原”或“爬梳”。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阅读的“还原法”,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比如细读文本,还原文天祥当时的境况,体会他“死易生难”之痛和“将以有为”之志,理解其“隐忍”不死的抉择。“爬梳”就是整理选择,使繁乱的信息变得有条理。比如爬梳《品质》中与“死掉了”的相关细节,经过分类,归纳出“掉”的含义,进而感受“掉队”和“掉进”在人的发展中的痛苦和诗意。
以此方法,庶几能真正体会文中人物身上“人的尊严和崇高”,感佩他们“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