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注射液对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急性组织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11-08王期峰
魏 凯,王 晶,王期峰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外科,西宁 810007)
瓣膜置换术属于心胸外科比较常见的手术,是一种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手术。该类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不全,而术后受麻醉药物对心功能抑制的作用,心功能不全会加重,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手术创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引发肺损伤等疾病。在瓣膜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正性肌力药以增强心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米力农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促进钙离子内流,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增加心排量,降低体、肺循环血管阻力,改善心脏功能[1-2]。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米力农对左心室长轴舒张功能的改善较多巴胺明显。现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米力农注射液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64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经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确诊;(2)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均同意手术治疗方案;(3)18~65岁;(4)择期行心瓣膜置换术患者;(5)无手术禁忌证;(6)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排除标准:(1)胸外科手术史;(2)合并有恶性肿瘤;(3)感染性疾病;(4)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肝脏及肾脏衰竭等;(5)机体其他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损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8.12±14.54)岁;体质量(59.65±6.12)kg;心功能分级Ⅲ级21例,Ⅳ级11例;手术类型:双瓣膜置换15例,二尖瓣置换12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7.85±15.14)岁;体质量(58.82±6.45)kg;心功能分级Ⅲ级23例,Ⅳ级9例;手术类型:双瓣膜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在体外循环(CPB)下完成瓣膜置换,麻醉及手术方式均衡,CPB时间及CPB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缓慢静脉注入负荷剂量的米力农注射液50 μg/k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5 d,剂量为0.5 μg·kg-1·min-1。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静脉泵入多巴胺,剂量为3~5 μg·kg-1·min-1,治疗5 d。2组患者术后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强心、利尿、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炎症因子 于麻醉诱导前、术后6 h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后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3.2心功能 于术前1 d、术后5 d由同一名医师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西门子彩超SC2000)测定患者的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时嘱患者侧卧位,各项指标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
1.3.3呼吸功能状况 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氧合指数(OI)、肺动脉收缩压(PASP)、呼吸指数(RI)、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其中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水平(FiO2),R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PaO2。术后PASP由术后心脏彩超获得。
2 结 果
2.1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组患者术前的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 h以上3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6 h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术前的LVESD、LVEDD、LVE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的LVESD、LVEDD均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2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3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5 d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0.05)。见表3。
2.42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术前的PA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OI大于对照组,RI小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PASP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表4 2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患者术前多合并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肺血管阻力增高、肺淤血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的心输出量严重降低,心脏灌注也随之降低。其中肺动脉高压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右心室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心内直视手术时采用心脏不停跳心肺转流技术能够提供接近生理的心肌保护,但术中CPB仍不能避免地会造成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以细胞和体液级联激活为特征的急性组织炎性反应综合征[3]。有研究报道,CPB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心肺转流人工管道、心肌冷停跳液的灌注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可引发机体对β 肾上腺素能受体-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严重失敏,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低心排综合征[4]。如何减轻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急性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术后心功能,减少低新排综合征的出现是临床医师面对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米力农不仅能够促进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提高患者心排血量,还具有明显扩张肺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降低肺循环的阻力[5-7]。本研究结果显示,米力农明显降低了心脏瓣膜术后的炎性反应,这种效果优于多巴胺。IL-6、TNF-α、IL-10是比较常见的炎症因子,其大量释放进入循环能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升高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栓形成。米力农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且对抗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这主要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聚集,减少了中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有关,这可能会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动物实验也表明,米力农能够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生成和表达[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米力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且效果优于多巴胺。米力农可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其能激活钙离子通道,抑制心肌细胞内cAMP的降解,升高cAMP 水平,促进钙离子的内流速度,恢复心脏细胞的兴奋性,还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左心室功能,增加心输出量。苏衡等[9]和许中超等[10]的研究均证实,米力农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中疗效显著,其可较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应用安全。动物实验也表明,米力农发挥正性肌力作用,能够扩张血管作用[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米力农能够明显改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的肺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肺损伤的发生,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12],考虑可能与该药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有关。综上所述,米力农注射液能够减轻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急性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术后的心功能,具有心肺保护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