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2018-11-08顾文莉
顾文莉,付 静
(华润武钢总医院妇产科, 武汉 430080)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新生儿出生率有所上升,妇产科的工作强度较以往明显提高[1]。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医疗理念的转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尤其是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优秀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生产时的不良体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3]。导乐分娩模式是近年来由专业护理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旨在降低产妇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痛苦[4]。本研究尝试在本院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无剖宫产指征,年龄20~34岁,平均(26.3±3.1)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7)周,排除伴有妊娠合并症产妇。2组产妇在年龄和孕周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护理,包括:产前健康教育、妊娠过程中监测宫缩、羊水情况等妊娠指标,并在妊娠过程中予以适当指导。观察组采取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护理,分娩前为产妇配备一名具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进入产房后开始与产妇积极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并讲授分娩流程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通过交谈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宫缩发生时,指导产妇采用lamaze呼吸法以减轻因宫缩导致的疼痛感[5],指导产妇深呼吸以放松全身。通过依次伸缩手臂、握拳、伸直、抬高、放下和放松的方式伸缩左右双臂,达到促进子宫收缩并放松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作用。并在合适的时候对产妇的腰腹部进行按摩,在产妇平滑肌无力情况下,可以通过肢体接触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降低无力感导致的焦虑情绪。当产妇因宫缩导致疼痛时握紧产妇双手并轻抚手背,宽慰产妇。在宫缩发作平息后指导产妇适当进食和饮水,补充所需能量。在产妇宫口全开后,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通过调节腹压达到增加子宫收缩的效果,加速产妇分娩。以四拍为节奏进行廓清式呼吸,重复6~9次,进入加速期后改为四拍、三拍、两拍的逐渐加速呼吸方式刺激分娩。当胎儿头部分娩出一定范围后指导产妇进行哈气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影响妊娠。当分娩完成,胎儿出生后,指导产妇与胎儿接触和哺乳。并陪同产妇出产房,向家属说明分娩情况并指导家属给予产妇精神支持。在全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需不时予以产妇鼓励,帮助产妇建立信心,并让其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助产士的支持。部分产妇由于对产程的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疼痛等原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精神负担较重,若产程较长不仅容易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还会担心胎儿呼吸窘迫等因素造成胎儿发育不良,以及担忧胎儿先天性疾病等,这个过程中需对产妇进行安慰和教育,让产妇了解产程的个体化差异,以及与胎儿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产妇积极配合生产,必要时摄入营养物质,保持体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产妇生产前1 d和产后1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2组产妇的产程、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并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状况进行评估,低于7分为存在胎儿窘迫[6]。
2 结 果
2.12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但2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n(%)]
2.22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2.32组产妇生产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观察组产妇生产前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产后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生产前后不良情绪比较分)
3 讨 论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产妇生理状况发生剧烈改变,同时分娩过程普遍伴随强烈、持久的疼痛,造成产妇因分娩而产生各类紧张情绪和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母婴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妇家庭认识到自然分娩带给母婴的好处,自然分娩需求逐年上升[7]。然而,由于现代女性从事体力工作较少、胎儿体质量普遍增加等因素,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以往感到更多的困难和痛苦,不仅影响孕妇的分娩体验,甚至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8]。因此,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予以正确的护理对改善产妇生产体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导乐分娩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由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陪伴照顾和护理指导,在精神上和生理上为产妇提供支持[9-10]。在分娩前,由助产士向产妇介绍分娩的每一阶段,以及在此阶段内产妇可能的生理状态和感受、应对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全程鼓励、安慰产妇,指导其配合医生进行分娩。在妊娠结束后,鼓励母婴接触,帮助产妇完成角色转变,提升产妇分娩体验。
本研究证实,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但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孕妇分娩效果,降低自然分娩失败概率。2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没有差异,其原因是常规护理仍然可以保证胎儿安全,在发现产妇自然分娩存在较大困难时,及时进行剖宫产术,预防了胎儿窘迫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进一步比较2组间的产后出血率和产程可知,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但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给予产妇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改善生产体验。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提示2种护理方式均安全可靠,不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量增加。最后,比较2组产妇生产前后的SAS、SDS评分可知,在生产后观察组产妇的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原因是观察组在生产过程中的体验优于对照组,得到了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关怀,因此其SAS、SDS评分更低。
综上所述,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生产过程,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并有效降低产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