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问题及培养策略
2018-11-07杨克辉
摘 要:阅读能力就是指学生对于书面语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坚持阅读训练,并将阅读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文素养。然而,就目前来说,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非特别乐观,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问题;培养策略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閱读能力呢?从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它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对于书面语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坚持阅读训练,并将阅读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文素养。然而,就目前来说,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非特别乐观。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存在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所处的语文阅读环境不佳
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问题背后的是整个社会对于阅读的不重视。据统计,我国是全世界阅读书本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整个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还时比较严重。尽管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等理念,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当部分人的学习只是为了找到工作,工作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终止,进入工作状态以后还继续学习的很少。简而言之,整个社会缺少阅读或学习的风气。
(二)家庭学习环境的差异化
目前我国的教育被人诟病最大的就是不公或者不平等的问题,其实平心而论,教育根本就无法实现绝对的或者根本的平等,这更多的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因为首先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文化背景、经济情况等都是有差异的。笔者就曾经看到过学生的周记中写道自己是“听着麻将声,学着语数外”,看的笔者一阵心酸。一般来说,越是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越是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教育领域的“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甚至更加严重的情况是家长本来想通过教育实现脱贫,最后竟然因为教育更加贫困了,这又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农村或者家庭贫困的某些家长并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
(三)学生普遍对于阅读存在恐惧心理
因为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阅读就普遍与考试挂钩,而考试一向被认为是“学生的命根”,遇到阅读理解,学生不是去设身处地去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语境或者思想背景,学生更多的考虑的是怎样表达才能接近参考答案,怎样才能得高分,这样的思考方式表面上看是急功近利,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对于结果的过度重视以及对于过程的忽视。这使得学生将阅读只是作为考取好成绩的途径或者工具,而非体验或者享受阅读的过程,更不能从阅读中获得生活和人生的间接经验。
二、提高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策
首先,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世界之大,事务之繁杂,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经历和体验,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走好每一步,并走远。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更要求有丰富的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获得就需要依赖书本的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结合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就会发现,阅读的实质就在于了解社会、思维、族群等各个内容的多样性,它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能够更宽容地对待他者。阅读就是在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感受,使得自身的同理心不断增强。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之前,一定要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明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教师借助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一定要了解学情,起码知道小学生普遍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活动主要在哪些方面,然后顺藤摸瓜,因势利导,实现知识的逐步、逐层迁移和内化。现在常用的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做法有三种:第一是讲故事。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先对较弱,知识面较窄,尚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而故事讲述法又是他们最感兴趣或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这样一种印象:阅读是就是看故事,而故事是有意思的。第二是设置情景,小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能力较强,而想象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很多阅读中的场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相对来说比较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火柴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大众的生活,所以首先学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她卖的是火柴。其次,她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小女孩需要去挣钱,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食无忧是大众生活的底线,因此学生自然也无法理解又冷又饿的小女孩的处境。这些背景知识都是需要教师通过设置情景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搭建一座从自我认知到认知阅读内容桥梁。第三,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办法谈自己阅读完成后的感受,给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分享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再次,创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既可以是具体的环境,如教室、操场、图书馆,也可以是更多层面的阅读环境,如凭借想象、视听、感知等。最好的状态是最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理想状态是同作者一样感同身受。而具体做法就要考验教师个人的教学综合素质和功底了。
另外,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并将阅读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办法,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判断或者选择书目,并强调学生要做好读书笔记。
三、小结
总之,自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为内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发展,甚至影响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好的习惯必然影响人的一生,教师一定要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年12月.
[2]王丽梅.浅议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学周刊,201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杨克辉,甘肃省卓尼县柳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