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探
2018-11-07马罗丹侯利杰
马罗丹 侯利杰
摘 要: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构建符合学校定位与发展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原则,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引领质量标准建设,以制度建设推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实,以平台建设加强质量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关键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6年年底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已达到2880所,本科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万。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总量的20%以上。随着高等教育体量的不断增加,其质量问题变得日愈突出,近年来,国家及教育部各类文件都反复强调“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快速稳步发展的关键,完善科学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1]。
高校內部质量保障体系不同于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通常由不同层级的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类评估评价等质量保障活动所构成,如工程教育认证、合格评估与审核评估、专业综合评价等;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则是高校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是高校在整合内部资源、协调教学及管理的各个环节所的基础上所构建而成的。目前,构建符合学校定位与发展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共识,笔者认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应重点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的结构化和系列化,从人为建构的包含多重维度的可供观察、统计、分析,可控的管理系统[2]。体系本身就意味着系统和完整,以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工程教育认证与审核评估为例,从质量标准到组织落实无一不体现出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因此,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平面化、片面化和片段化,人为地将各类质量保障活动割裂开来,而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从顶层设计出发,将人才培养的各阶段、不同方面及各类环节统一纳入系统,构建权责明晰、相互协调、循环促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完整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则至少包含五个紧密关联的子系统——标准体系、制度体系、资源配置体系、评价体系、改进体系。
二、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为引领质量标准建设
2018年我国所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国家层面对92个专业类、587个专业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进行了规定;明确了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要求。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既为高校、社会、相关管理部门等各类利益相关者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划定了质量基准,也为高校开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国家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及格线,给出了高校质量建设的目标与空间,其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应成为各个高校所共识,因此高等院校应以此标准引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三、以制度建设推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实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在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有配套的合理有序、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能动性,使质量保障体系每一要素、每一环节均能按照计划有序运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制度体系的全面性、精细化,使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类制度环环相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次,制度建设在于调动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全体人员的参与度,使其自觉自愿地加大对教育教学工作及学习科研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情感投入,得到高等教育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及共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在落实,只有彻底的执行,才能实现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因此,所制定的制度必须可操作性、可执行、可检验。
四、以平台建设加强质量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在2011年开始着手开展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工作就是以大数据技术支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优秀实践范例。以基本状态数据库为基础开展的质量常态检测工作及发布不同层面质量报告的做法也在国际高等教育中颇具影响。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与理念,通过整合校内信息化平台建立质量管理与保障平台,将质量信息采集、分析与监控、持续改进等过程融入平台,既能大大降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投入,又能极大提升质量管理时效性,同时也有了可以实时监测持续改进成果的可靠工具。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也扩大了质量保障体系的边界,使高校质量保障不再是一校一地之事,使地区性、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规模高校质量评估评价得以实现,使高校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准自身发展问题及改进方向。同时,以大数据技术助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建设也为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申天恩,Richard Morris.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比较与建设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1):23-29.
[2]刘振天.系统·刚性·常态: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个关键词[J].中国高教研究,2016(09):12-16.
作者简介:马罗丹,女,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侯利杰,男,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