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空间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保护初探

2018-11-07王飞宇袁犁

报刊荟萃(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

王飞宇 袁犁

摘 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本文针对如今传统村落的不合理开发,从逆向空间角度出发,引导以后的开发与保护走向一个合理的方向。

关键词:传统村落;逆向空间;非物质文化;空间演变

传统村落是与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1]。绵阳市丰谷镇二社区作为传统村落中的一员,符合逆向空间的组合特征,且种类丰富,底蕴浓厚。

一、分析框架和研究对象

(一)分析框架

传统村落的形成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许多传统村落在选址上,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古人在选择居住环境时注重择高、避风、躲灾、向阳、通风、防潮等方面[2]。伴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号角吹起,大多传统村落选择了旅游开发模式来获得人的关注,也出现雷同化、商品化现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在尊重当地文化、地貌、风貌、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等地域特色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更不能对其进行模式化的、盲目的旅游开发、商业开发。

通过研究四川黄龙溪古镇逆向空间的景观构成及演化,袁犁、姚萍二人找出了潜在的规律与方法,但与历史古村落相比,如今的传统村落中,更多了一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整体传承性[3],所以本文对逆向空间的序列及组合模式进行了补充,“驱动力”中的非物质文化也是决定空间演变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以空间演化作为落脚点,通过运用逆向空间的序列及组合分析讨论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特征。

(二)研究对象

通过对历史村落的研究,袁犁、姚萍提出逆向空间主要观点:主张“自下而上”的自然式规划。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当今传统小城镇规划和改造设计误区[4]。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在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后,选择了四川绵阳市丰谷镇二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逆向空间的组合分析。

如今的二社区中保留着许多的历史古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陶家大院、建于清康熙中末期的党家大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的狮子龙门,康熙三十五年建的天佑烧坊等,除此之外,还保留下了5条历史街巷:北街、东街、萝卜丝巷、隆昇巷和水巷,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有丰谷酒、传统毛笔制作手法、涪江号子、民宿璀璨正乡音、鑫田粮艺等。

二、丰谷镇二社区传统村落逆向空间的构成

前三类空间构成要素基本不变,笔者总结完善了前三类空间并补充了第四类空间,即内外文化空间,空间做到承转启合。

(一)内环境空间构成

是形成村落内部大环境的骨架,此空间确定各部分功能,明确道路的走向,主要包括阻碍转折空间:例如市场、巷道转折部分等;转向引导空间:例如老北街岔口空间;收敛引导空间:为了避免因地形、自然等因素影响视线,从而延伸街巷空间,例如尿巷子尽头,水巷子尽头,临江小路等;阻滞停留空间:使得人们长时间休息停留的空间,例如凉亭、广场等。

(二)内生活空间构成

此类空间提供居民通勤和居住生活,包含居民的生活空间以及日常活动空间,主要包括转换连接空间:例如隆昇巷、水巷子以及巷道间的过道等;院落空间:包括了各个居民住房的院落,隐私性较强。

(三)内外文化空间构成

此类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而存在,使得历史得以传承与铭记,不受地域条件限制,一般存在于传统文化遗留的地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空间:丰谷酒酒厂、涪江边等。

三、丰谷镇二社区传统村落空間演变及保护

民国三十二年时期的丰谷镇建筑大多为清朝建筑,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与之相比,如今的二社区变化了许多,同时也保存下了许多。明清时期,丰谷镇西北为江,因码头而兴,放羊山与周围节点形成视线区域,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流的连续性得以保持,而江边因人的需求逐渐形成江边小路。村落内的民居建筑样式丰富,有一字形、L形、三合院、四合院等,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许多珍贵建筑被破坏,现存古建筑也有一些成为了危房,院落空间变得稀缺,笔者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在二社区的民居修缮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修缮者不懂相关知识而进行的不科学修缮,这样容易对建筑进行二次破坏,同时还存在许多违建棚户,使得许多巷道的连续性被打断,内环境空间相比原来缺少了许多连续性。所幸的是部分传统文化在得以传承,尤其是丰谷酒,不仅成为文化更已形成产业蓬勃发展,涪江号子则体现了古人艰苦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则通过村落里的人代代相传。

四、结语

逆向空间的运用还不广泛,仍然有许多探索的余地,是历史古镇、传统村落空间潜在的发展规律,本文补充了文化载体空间,初步考虑了文化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影响,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实践来探索。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01):7-12.

[2]姚萍,袁犁.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J].规划师,2010,26(01):21-25+31.

[3]孙九霞.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J].旅游学刊,2017,32(01):1-3.

[4]林岩.基于“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城镇聚落研究[D].东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飞宇,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解读
初探贵州花苗“长衫龙”芦笙舞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