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思想的转化
2018-11-07刘璐
摘 要: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中重要的思想,民本思想的产生几乎和国家、政治的产生是同步的。民本思想诠释了中国几千年来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发展结构。传统民本思想既与现代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又是中国人在观念上走向现代民主思想的起点。
关键词:民本思想;现代转型;观念
一、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
传统民本思想起源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完备于隋唐,衰落于明清。[1]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较完备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导着传统政治思想的建构。
二、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的比较
民本思想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时代,民本思想的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都是为了适应极其庞大的政治系统。“民本”思想毕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构件,隶属于政治思想范畴,是传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典范性政治构想之一。民本思想的提出和建立的基点是是“民”,这就从政治关系层面揭示了“民”的基础性地位。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延伸,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影响,民本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西方民主观念,形成了带我国特色的民主主义。尽管民本不等于民主,但民主主义的形成继承了许多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联系。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观,但在其本质上,还是相互联系的。两者产生于一定的时代,对被统治者来说,都是民众觉醒的体现,民众从愚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自身的利益。对统治者来说,都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民众在国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民心向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亡,只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得民者得天下,國家才能长治久安。
两者都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从早期的思想家的阐述中可以体现出来。民本思想方面,如:贾谊《新书·大政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2]充分表明人的重要性,民为国之根本,没有民一切则无从谈起。民生思想方面,西方民生思想同样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西方民生思想和我国产生的背景不相同,但都是以“人”为中心。主要强调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把人从观念中解放出来,立足于现实的人,进而研究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现实的幸福,实现他们的平等地位。
(2)民本思想与民主主义的区别。思想发源不同,我国民本思想来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重视民本思想,我国民本思想是处于政治层面,统治者在统治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到民的重要性,进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颁布了许多利民、保民、惠民的政策,使得自己的统治能够长久以往的统治下去。西方民主主义来源于哲学层面,近现代以来西方在思想上极力宣扬“人”的主动性、主体性。认为人是社会的中心,要求回归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发展。人本思想的实践影响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运动。人们从思想上的解放,发现了人的重要性,并极力的宣扬个人的独立,从而使民主主义得到了发展。
两者的实践途径不同,民本思想是统治者压迫民众,使得民众苦不堪言,要求实现自己的权利,民众的反抗就是掀起了暴动,为了消弭暴动,顺应民意,统治者才颁布了利民的措施,保证了民众的生活。而西方在维护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同时,也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本主义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促成了民主、法治等政治文明的生成。
三、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型
(1)实现臣民向公民的根本转变。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君王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独立个体,而个人只是附属物,是构成国家的子集,从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接受国家的支配和统治,因此,传统民本思想下的“民”实际上是毫无人权可言的,只是作为顺从的被统治者,别无选择地接受统治者的统治和恩赐。所以,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里只有“臣民”而没有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概念。民本思想向现代转型,首先,民的地位被提升了,处在最底层的民从封建统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不再屈服于统治者的统治下,不再以臣民的身份自称,而成为社会的主人。其次,民的法律地位提高,法律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能够指导公民更好的生活,在现代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为公民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保证了公民能够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最后,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在长期的民本思想的影响下,公民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社会的各项活动中。
(2)实现德治与法制的结合。中国统治者历来重视德治的作用,统治者要有道德修养,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以感化和教化劳动人民,要求为政者加强德行、推行德治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的政治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民本思想也特别重视德治,要求修身养性,但传统的民本思想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说教方面,完全靠民众的自觉性,没有强制的约束力,所以,民本思想也是只是一小部分的思想,不能代表全社会。
(3)实现民本与人本的当代融合。在人本主义中所强调的是人的价值的至上性,而民本思想仅仅只是停留在人的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所以人本主义给民本思想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并不是要强调人的价值的至上性,而是适当的提高人的价值,要实现民本和人本的融合,必须找到“度”这个度是十分关键的,不能丢掉我国民本思想的精华,也不能全盘吸收人本思想的观点,只能保留符合我国社会实际问题的思想,在新的时代下,总会出现新的问题,关键在社会发展与政治治理中,要充分尊重人的正当利益——无论是作为群体的还是个体的人的利益,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要保持社会宽容尊重人的自由,张扬人的个性等等。因此,就有必要做到两者的汇通与融合,在汲取人本思想的长处中努力实现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庆乐,丛培卿.传统民本思想向现代民本思想的转化[J].2000.
[2]龙翔鹰.浅论民本思想的现代化.载《知识经济》,2010.
作者简介:刘璐(199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