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同化”辨析研究
2018-11-07曾南华廖平平邓璠郑巧巧何阳龙志吉周文民钟建南
曾南华 廖平平 邓璠 郑巧巧 何阳 龙志吉 周文民 钟建南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253-02
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先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只关注外显的行为,转而关注人类内在的思维过程,出现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认知理论。面对多元化的认知理论,我们在接纳、引证之时,理应做一些分辨的工作:孰优孰劣。而事实上,我们却常常见到只管引证、不加分辨的现象,在这其中皮亚杰和奥苏泊尔的理论因为相似,而常常被误用,所以有必要对二者的相同部分——同化进行辨析。
一、奥苏泊尔的同化概念
奥苏泊尔的同化是为了说明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的过程。同化过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一)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指的是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低的概念归属到认知结构中概括程度更高或包含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之下。它包含了两类学习: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
(二)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例如学生在学习豌豆之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
(三)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当学生的新概念、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上位学习又不产生下位学习,但新知识与旧知识可以组合为其他的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例如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二、皮亚杰的同化概念
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的目的在于形成图式。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而在形成图式的时候,个体会通过两条途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原有的图式不发生变化。而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原有的图式会发生变化。
三、两类同化的辨析
(一)区别
1.同化的过程不一致
奥苏泊尔的同化包含了三种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派生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在这些模式中包含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包含关系、被包含关系、并列关系。其中上位学习还涉及到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而皮亚杰的同化概念只包含了新知识与旧知识存在下位关系,不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需要改变原有概念的是另一个过程:顺应。另外奥苏泊尔提出了并列结合学习,这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是没有的。而并列结合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这无疑是奥苏泊尔的进步之处。
2.同化的前提条件不一致
皮亚杰的同化前提为图式,这种图式包含了先天遗传图式和后天图式。一个婴儿先天就具有抓、握、听、视等行为,而这些先天遗傳图式为婴儿适应环境提供了生理准备。之后的行为首先依靠先天遗传图式,再通过同化、顺应、平衡化的作用不断形成了后天图式。而奥苏泊尔的同化前提条件为:首先要有同化的意愿。其次,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固着点,即新旧知识存在联系,而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建立这种联系。最后,新知识必须存在逻辑意义。在奥苏泊尔的同化前提中并没有关注先天的图式(遗传、成熟)对同化的作用,他所关注的同化条件均为后天培养而成的。
3.同化的对象不一致
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为“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即皮亚杰的同化过程涉及到行为和思维。而奥苏泊尔的同化过程最初是用来说明语言学习的内在机制,后来再拓宽到概念、命题学习范畴。皮亚杰的同化对象范围更广,但因为皮亚杰并没有对行为的同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使得后人只关注到皮亚杰认知理论中的思维转变过程。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语言学习理论更全面,更系统,使得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被广泛使用在教学过程中。
(二)联系
虽然皮亚杰和奥苏泊尔的同化有不一致的地方,但两者也有共同点。
1.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与顺应相一致
从前述对概念的界定中我们知道,这三类学习都会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或限定、扩充、修饰、精确化。相关类属学习是在已经具有概念的基础上,对原有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了修改。而上位学习是原观念中没有概括程度高的概念,在同化后,形成了一个包含程度高的概念。无论怎样,都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即是顺应。
2.派生类属学习与皮亚杰的“同化”概念相似
从前述对概念的界定中我们也知道,这两类学习都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新知识放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新知识只是原有知识的派生物。
四、总结
综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奥苏泊尔的理论奠定了前提,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随处可见皮亚杰理论的影子,但是奥苏泊尔同样也拓展了同化的范畴,使得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