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模式 创建和谐课堂

2018-11-07刘丹凤

卷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模式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在高等院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对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性提出了“四增四减”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证明。

关键词:教学改革;模式;教学创新

当前,在高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学正在着力推进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内容结构,从教学模式到考评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和谐课堂,发挥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创新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教师抱怨学生学习课程不主动、完成课业不积极,不好“教”;学生埋怨教师上课形式太死板、上课内容太枯燥,不愿“学”。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灌输式传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选择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顾讲解的内容学生能不能理解,能理解多少。导致很多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被动的将教师讲的东西死记硬背。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没有掌握,学完和没学一个样。二是教材理论性太强,脱离实际。专业课程的教学,很多课程偏重于原理方面的阐述,概念较多,理论性很强,而一味的背诵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由于课程偏重于理论讲解,与实际脱离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三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由于课时设置少,课程内容多,上课时间很紧,因此,很多教师喜欢一直对着课件的内容讲解,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他們感觉枯燥无味,逐渐失去兴趣。

1.2 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为实现教学创新,开辟新的途径,找到新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坚持以下“五主”:一是以创新为主题。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推动高校建设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二是以课堂为主轴。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创新,能够带动其余各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以学生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课堂活动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谈得上创新。四是以问题为主线。教师如果能设计好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展现、分析、解决来引导学生的思维,那么,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五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创新要求教师真正立足于“导”,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2 “四增四减”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教师在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了“四增四减”教学模式。

2.1 减少被动接受的负担,增加主动学习、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利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讲台,选择适当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发表观点、介绍思路,鼓励大家多提问、共探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解不同章节的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再由教师来总结、归纳。

2.2 减少灌输性学习负担,增加合作探究性学习机会

课堂讨论既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问题和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适当的课堂讨论有利于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讨论时,要允许学生产生各种合理的疑问,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对与正确答案不一致的想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课堂讨论可以采取集中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对问题的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激励,一方面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

2.3 减少苦学负担,增加乐学情感

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料,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如适当的加上一些图片、小故事或者视频资料等,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能够主动去了解,去把握知识;教师也能讲解得更加具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4 减少学生心理负担,增加学生批判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由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与指导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学习。鼓励学生挑战权威,营造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任何一位教师,不论其学识有多深、职称有多高、资格有多老,授课时难免存在错误的地方,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挑战,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让其它学生来回答,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找出正确答案。实践证明,鼓励学生挑毛病有以下优点:一是使学生与教师真正地互动起来,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二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最大限度地避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3 实践结果及反思

笔者对使用本文的教学模式和没有使用该方法的两届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采用“四增四减”的教学方法之后,6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8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得到了很大提高。

实践证明,本文所述的“四增四减”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总结以上实践成果可知,好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首先,教师会通过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教堂教学的轻松高效,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使其对待教学工作时更加积极投入,富有成效。同时,从现实角度看,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是无奈地被动接受,不再感觉知识与自身互不相关,而是真正去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勾通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琴,李红君.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3]迈克尔.普罗瑟.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5.

[5]安奈特·布鲁肖.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04.

[6]艾丽斯·乌德瓦里-索尔纳.快乐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与你互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01.

[7]周彬.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8.

[8]丛立新.郭华.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作者简介

刘丹凤(1981-),山东青岛人,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模式教学改革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