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8-11-07聂影
聂影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对于小学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之而来需要教育工作者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学效率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落实;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本文意在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几点建议,以便积极应对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 音乐 教学 多媒体 创新性 教师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203-02
小学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成效对于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过度的重视教学形式,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差,事实上“中小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必要”。[1]
问题:
一、教学效率低,多媒体使用不当
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计算机等一些网络通讯技术作为核心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比较凸顯了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因此出现的一种偏激的现象,有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贯穿课堂始终,似乎一切教学内容均体现在多媒体中,似乎多媒体是万能的。尤其在试听课、公开课等课堂体现的更为明显,甚至成为评比的必要条件,很多时间学生们只是坐在座位上机械的浏览多媒体中的影像,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不到很好的施展。
二、音乐教学主体被忽视,创新能力差
新课程对于小学音乐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理念和要求,正常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融合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的过程,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限制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教师往往只盲目执行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低,教学的主体被忽视。
忽视个体差异,创新能力差。教学过程中,忽视不同个体对于相同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程度不同,抒发体验方式不同。每个学生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这种个性特长往往未被发掘,甚至被抑制,这样持续长久的模式,课堂缺乏活力,抑制着孩子的天性,学生自身自主能力差,主体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低,创新理念和意识在中国的教育中理论上的重视与执行上的缺失形成了巨大反差。
三、轻视音乐教育,师资水平影响教学成效
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及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从高中到初中甚至到现在的小学,只注重数学、语文、英语等高考必考科目的学习,对于音乐等所谓的小科目完全不重视,这样尴尬的位置必然注定着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轻视、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漠视,与新课改对学生所要求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的标准轨道,长久来看,更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均衡健康的发展。
音乐课音乐教师的言行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成败,小学音乐课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比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况。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音乐课教师缺乏,其他任课教师兼代等诸多问题,导致新课改所要求学生达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实施进行。教师得不到有效的培训,掌握专业技能较少。对于教师而言,有效的专业培训一直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较多的,如吹、拉、弹、唱、跳等,而目前小学音乐教师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种类较少,无法很好满足教学实践需要。教师涉猎知识面较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能力受限。
建议: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该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手段和设备的应用以生动性、直观性为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体现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融入多媒体教学的音乐、图片、视频及文字中,由此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音乐,也由此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一些难于理解并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等。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积极性被调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个性创造
新课改明确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才能使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一,兴趣入手,和谐课堂。重视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兴趣入手,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精神上得以放松,从而不但使学生的心智得到美的陶冶,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全面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我,释放自我。
其二,鼓励培养创新思维。相同的教学设计,相同的教学环节,相同的教学氛围,甚至是同一节课,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教学的效果都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如所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知识底蕴,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等等,使得不同个体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有着天壤之别,从而出现了教学效果的非统一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新课改标准的制定要求也并非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效果,而是要充分利用这种非统一性,为学生提供表现和表达的机会,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拥有和具备永久的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2]切忌不接受甚至压制学生非常规和“另类”的表达方式,阻碍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在不同形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各方面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充分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
三、提升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加强师资建设
音乐是小学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实施与成效不仅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其他文化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甚至对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教師等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鼓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和举办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社团如歌唱社团,各类乐器社团;各种类型的比赛和文艺表演,如演歌唱比赛,舞蹈比赛,钢琴演奏会等,一方面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软环境,良好的音乐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音乐教学硬环境,如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与更新。
针对小学音乐教师问题,其一,壮大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提高入职的门槛,争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加入到队伍中来,填补小学音乐教师空缺及匮乏。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薪资水平,使其生活得到保障,国家级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帮助音乐教育工作者解除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和困惑,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社会地位,并充分认识到其所从事的工作重要的价值性。其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并拓宽专业技能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通过聘请,鼓励自愿等方式使新课程的制定专家,各级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家、教师、一线优秀教师代表等举办不同规模的培训、讲座、研讨会,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到推广,新课程的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实施。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可以提升一线教师学习的热情,为教师的不断深造及优秀教学经验得以交流,成功的教学案例得以效仿。
问题与挑战并存,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的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从而培养和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2]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