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探索
2018-11-07罗联峰
罗联峰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针对刚刚升入高一的新生而言,如何能够在入学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提高数学课程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合理布置练习和作业,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路径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新高考制度下的普通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146-01
引言
刚刚跨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对高中的学习充满了向往和好奇,这些孩子刚刚经过了中考的洗礼,觉得进入高中阶段,可以在学习上喘一口气了,殊不知前面有更为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就拿高一数学学科来说,进入高中,学生开始接触到“对数函数”“冥函数”“函数模型”等等新的数学概念,许多学生对新知识无从理解,更别提创新思维了。面对这种局面,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要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做出大胆的尝试和努力。
一、高中数学课堂学情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备课时把关注目光点进行了转移,由原来把目光盯在教材、教参上,转向关注学生这一课堂的听课受体,更多的老师在备课时会把学生的状况也就是学情考虑进去,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师们发现,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普遍面临着两极分化现象。也就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已经对知识进行了提前的预习,而后进学生却对新知一無所知。面对这种局面,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这两类学生同时能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中受益,这时候,老师们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打破数学课堂两极分化局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本文将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条可行性路径
1.提高数学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教育名言道出了学习路上唯一的捷径,那就是“乐学直径”。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上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对以后的数学教学将有莫大的帮助。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偏于理性思维,对高一新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形成,教师要保护这种能力,要尽量将数学规律设置在新奇的悬念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不是短时期就能完成的,更不可能在乏味无聊的环境下形成,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生成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先喜欢上数学课,然后才有可能培养出创造性数学思维来。为了营造这种轻松的环境,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模式,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在小组学习中,允许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对新知识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养成了自学的学习习惯,而且形成了相互帮助交流的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土壤。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
创新性思维产生的基本前提就是敢于质疑。传统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师基本都是满堂灌的模式,然后还会觉得课程完成不了。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难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的。新课改以来,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对这一传统课堂模式进行了重新思考,觉得这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于是,教师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提问,甚至可以质疑课本、教师和权威,哪里有质疑,哪里就有思考,哪里有思考,哪里就会有创新诞生。
4.合理布置练习和作业
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经过检验方才能看出效果,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广大教师在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征途上绝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布置,提高学生切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创新绝不是表面现象,而是会真正促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语
高中数学知识庞博复杂,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尚且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师共同探索、相互交流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希望更多高中数学教师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数学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