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素养
2018-11-07蔡述铃
【摘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这样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实践证明,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从简单到困难不断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转变现有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132-02
前言
在课堂教学中反思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化处理,通过相关的总结与归纳,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效地指导。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进入到数学活动之中,如果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不是非常高,教师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无法使学生良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对学生的相关活动进行关注,是反思中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行,学生如果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都不能较好地掌握,就更别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相关知识延伸和多角度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引导,巩固生成,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快乐,掌握知识,收获成功。
一、教学素养的研究过程
我国在研究教学素养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初至2005年左右,主要对教学素养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并在教师与学生的基础上教学素养进行了研究,最后尝试性的寻找更好的提升教学素养的方式。第二阶段指的是发展阶段,主要在2005年到2010年之间的研究过程,这一时间段,教学素养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很多学者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就教学方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国际上的教学素养研究内容进行了关注。最后一阶段是深化阶段,主要指的是在2010年至今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之中,有关教学素养的研究不断的深入,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地加深,而当前人们更多的是进行反思,尝试找出当前在教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二、数学教学素养的反思与提升
(一)关注基础知识的把握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主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却没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认为教材中的内容非常的简单,不能有效地应对升学考试中以综合题为主的考试模式,所以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多采用简单讲解,一语带过,然后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题,以期学生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刚刚接触到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利用相关的公式与定理,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只是机械的套用公式,不熟悉使用公式的背景,不能有效地掌握使用公式的原因。教师没有收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样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原因,只是为学生提供更多习题使学生不断地进行锻炼。例如教师在讲解“点线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有关的基础知识往往非常快的速度带过,没有就其中的重要内容、相关的背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在讲解后续知识的过程中,如利用平面的无限延伸性,判断平面与直线交点的位置等类似的题目时,学生就可能因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好,而无从下手,从而造成更多问题的累积,对其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关注学习状态的调整
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明显地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调节课堂学习气氛,保证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涣散,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观察学生反应,判断是否是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存在疑惑,亦或是只单纯的身体问题,如果学生出现这些状态,教师需要及时停止继续讲解,获取其中的原因,或者是通过学生的复述,找出讲解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知识的获得方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每节课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重难点,教师在围绕这一重难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保证后进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使其内心产生正向的波动,进而鼓励其进行学习。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定义,以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来作为任意三角函数定义的切入点,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出初中学过哪些三角函数及如何定义?现在角的概念已经推广到任意角,则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应如何定义?让学生自己探究、思考、议论,因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正弦、余弦、正切这三种三角函数,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当时是针对锐角做出的,而引进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在学生学过角的概念的推广以及弧度制的基础上推广到任意角的基础上进行,过渡性较好学生容易接受。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反应,特别是后进生的状态,如果学生的听课状态较好,教师应加以肯定,活跃整个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思考定义的合理性,启发学生分清新旧知识的异同。如果学生存在疑惑,则通过提问、置疑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疑惑,并针对性的解决。
(三)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收获,所以数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则。当前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是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通过对习题进行讲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听讲,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学生对于课堂并不满意,教师讲解也非常耗费体力与精力,所以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课堂交还到学生的手中,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置疑、设问、引导等方式的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会自行寻找简单解题方法,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在学习新内容之时,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身的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与演绎,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问题、目标、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其中,但要注意参与的时间与方式,通过引导式的方法,更多地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内容。例如在学习定积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理解定积分的思想方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求解,使学生真正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定积分的实际含义,使其可以更有效掌握相关内容。
结论:
反思是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在反思的过程中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能更好的通过数学思维解决相关问题。课堂实践可以证明,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学更有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重视学生的学习规律,从简单转向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巩固,通过最有效引导,使学生更愿意進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游宪龙.培养数学素养 顺利衔接初小——浅析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07):29-30.
[2]张志明.浅析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J].教育:文摘版, 2016(12):127.
[3]赵玉辉. 浅谈高中数学的反思性教学[J].新课程导学, 2017(14).
[4]徐达明,聂荣.湖南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研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7):203-205.
作者简介:
蔡述铃,男,一级教师职称,研究方向: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