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快乐阅读
2018-11-07孙伟
孙伟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培养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教学必须要让他们从中得到情感上的享受,这对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让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并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也发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阅读形式流于表面等一系列不容乐观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开展快乐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找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新措施以更积极的态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快乐阅读的实现。
【關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094-02
1.为什么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快乐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这说明,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阅读带给学生的乐趣,认为阅读应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育,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难理解,学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让阅读带给学生以愉悦的体验和情感上的享受,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进而形成“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阅读的能力,精神世界不断得到扩展、丰富。
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发挥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积极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念,还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从中都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必须将重点投放在学生的内心体验及产生的共鸣上,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始终贯穿“快乐”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快乐阅读收获愉悦的体验和情感上的享受。
2.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快乐阅读面临的问题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正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在课堂上开展快乐阅读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对实现快乐阅读造成困扰的问题。
2.1 学生阅读的兴致不高,课内课外的阅读量都不足以满足应有的要求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难以形成积极的阅读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昂的阅读兴致和积极的阅读行为能够积极推动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收获愉悦。然而,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喜欢阅读、自主阅读、享受阅读的学生并不多,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到阅读中去。造成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学生正处在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年龄阶段,他们无法在缺乏有效引导的前提下沉浸在阅读中。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也逐渐加重,他们无法挤出大量时间来投入阅读,他们更多的是在零散的时间里进行一种碎片式的阅读。此外,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方式也在一点点占用学生的阅读时间,也分散了学生对阅读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也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难以达到标准的原因之一。
2.2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难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课堂中难以形成愉悦舒适的阅读氛围。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还是以问答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讲解问题固然能够传递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但这种方式缺少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内心对阅读文本进行感知的机会。很显然,这种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不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从这样的阅读方式中获得体验,感知共鸣。
3.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快乐阅读的方法
要应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快乐阅读面临的问题,激发、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得到享受和启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运用各种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胜利、心理特点,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着力点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阅读。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在这一的气氛中讨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开展阅读,以此来激发、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致。另外,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会对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也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将多媒体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
3.2 以课本阅读为基础,积极开拓课外阅读层面。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将阅读范围局限在课本内容里,而是要以课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基础和出发点,将阅读的目光和范围拓展、延伸到课外,结合课本阅读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材料,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的广泛性,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对于小学生来说,所提供的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和注意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消化、巩固课本内容阅读所得到的收获,加深理解,也能够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3.3 开展丰富的主题阅读活动,做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思维活泼、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抓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以此出发开展适合学生的主题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展示和分享,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阅读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这些成就感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从而更有效率地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阅读的内涵,体会阅读的快乐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4 改革阅读课堂教学手段,让阅读教学更积极,更高效。语文源自于生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就更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生活化,将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里,要给学生带来生活的真实体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上来。除了创设有效的阅读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多样的科学性的阅读方法,做到“授人以渔”。掌握了阅读方法,学生便可以举一反三,自己进行阅读拓展,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体现“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
4.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阅读教育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甚至是基本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对此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变成快乐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从而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致。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周涛.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