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看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018-11-07余晓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8期
关键词:旷达苏子赤壁赋

余晓莲

【摘要】“导入”让学生对苏轼的成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用找关键词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从“乐”“悲”“喜”三方面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理解苏轼乐观旷达人生态度,对苏轼的成熟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赤壁赋》 情感 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059-0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中的情感思路。

2.情感为何会变化。

3.认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乐”“悲”“喜”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写道: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来到黄州。苏轼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挫折,真正成熟起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赤壁赋》。

二、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到赤壁游玩,面对赤壁的山水、明月,苏轼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明确: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作者因何而“乐”?《牡丹亭》中写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苏轼月夜泛舟游览,可谓四美俱全。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在文中勾画出人生的良辰、美景、乐事、赏心来。

明确:

1.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这里“徘徊”一词用得好,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亮对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学生展示)

3.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此时,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原文怎么说的?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4.赏心:“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面对良辰、美景、乐事,诗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怡然自乐,我们应该用怎樣的语气来读出这种心情呢?——舒缓、柔和。

全班女生齐读。配乐《高山流水》。

四、解“悲”之情

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苏子为何“愀然”呢?客子为何“悲”呢?而在苏子的一番说理之后,客又是如何转“悲”为“喜”的呢?接下来,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一、二组讨论“苏子”之悲,三、四组讨论“客”之悲,五、六组讨论“苏子”的说理,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讨论5分钟)

小组展示:

明确:

1.客子为何“悲”?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

2.客子为何“悲”?

(1)物是人非之悲。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曹操,英雄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悲。

(2)人生无常之悲。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个体渺小、人生短暂,表达了人生无常之悲。

(3)现实苦闷之悲。

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来到黄州,无俸禄、无房屋、无朋友,作者生活在现实苦闷之中,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全班学生朗读第三段。

五、悟“乐”之理

既然作者如此之“悲”,苏子是怎样说理?使得客人思想上有了顿悟。

明确:

角度一,变与不变。 水一刻不停,月圆月缺,总在变化,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又都是永恒存在的。

角度二,取与不取。“非吾所有”不取,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东坡志林》有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子讲完道理,客人释然没有?——释然了。

学生朗读。

“客人”最终“喜而笑”,二人一醉方休。

这里的主和客都是苏轼自己,主代表作为道者的苏轼,是达观的;客代表作为儒者的苏轼,是悲观的。此时的喜是悟透人生之后的喜。

板书:前面的“乐”是欣赏赤壁美景而产生的山水之乐,后者的“喜”是悟透人生之后的达观之乐。

作者从游之乐,写到生之悲,写到喜而笑。透过赤壁美景,苏轼悟透了人生。

六、结束语

被贬黄州,苏轼的人生趋于成熟,形成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乐观而不圆滑,入世而不拘泥,用时而不苟且,身处政治的漩涡,不偏不倚,贬谪蛮荒之地,不怨不叹,始终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苏轼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和知识分子中最为健全、最为圆融、最为后人仰慕的文化人格。

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当你们人生不如意时,像苏轼一样用心去欣赏美景,去反思人生,去回顾来时的路,去思考走向何方,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寻找精神慰藉,这样,还有什么坎儿跨不过去呢!

猜你喜欢

旷达苏子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我爱你,祖国
旷达者
我的房间
苏东坡《前赤壁赋》
我被克隆了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