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工整的字
2018-11-07吴立里
吴立里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050-02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字是技能,就得练,得有章法地练,持之以恒地练,这样才能出成效。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引导学生把字写好,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做的事,但在教学实际中,我发现在中年级学生中间存在部分不良习惯。主要问题如下:
一、结构松散,笔顺写错
经常发现学生写字时,没有一个字的整体概念,往往只是将字的部分随便拼凑在一起,不注意如何组合,常常是提笔就写,因此,动笔后常常写到哪里是哪里,根本不讲究什么写字规范。这样字的结构就松弛,比例不当。笔顺相对而言似乎不会影响字的准确,但是書写的顺畅及美观却是离不开的。除一些易掌握的笔顺易写错外,一些应该掌握的,也有不少尚未掌握。
二、行款凌乱,不规范
在作业批改时常常发现学生的行款令人啼笑皆非,不是“晴空一鹤排云上”,就是七上八下跳着写,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规范写字的重要性,据观察分析,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教师的忽略,到了中段学习的重心有所偏重段篇的学习,于是僻重就轻,写字教学很明显被人为削弱了;其二,作业量的增大,中段由于作文加入,作业种类一下子多了,使得学生在写作业时疲于奔命应付,书写的质量,以及习惯陡然下跌。
那么,如何提高中段小学生工整书写的能力,让他们写一手漂亮、流利的好字呢?
(一)端正意识,渗透教学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套用在此:如果老师有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并且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学生都不需要老师的命令都能够将字写好。所以中段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写字不只是低段老师的事情,它贯穿整个语文学习阶段的,每一阶段均有各自的任务如三年级上下册写字要求: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每一课后均有生字描红,每个练习中有按汉字偏旁和常见结构形式归类集中。很明显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定位就是让学生从结构中入手将生字写好。所以一定要将新课标研透。在教学中,基于学段的特点是不能在识字写字上花太多的时间,所以在进行生字新词教学时教师应该有的放矢进行写字要领渗透。
(二)删繁去简,保质保量
作业量多少老师可以把控的,作业品种老师是可以设计的,这是一线教师众所皆知的,但是作业的书写质量可不好说。所以我认为课上精讲精练,将作业分流。例如,《庐山的云雾》一课中要求: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恰巧在相关配套的练习册中最后一题便是:仿照课文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把下面一句话写具体。“校园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于是在第三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复习总结二三两段的写法后,播放课间十分钟课件,让学生有感而发,提笔就写,在静思默写中,巡视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的片段仿写不仅书写工整,而且内容丰富,比回家的作业质量高多了。将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而且在其间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提醒,学生的书写及写作的档次上升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把握窍门,巩固训练
第一步:使用方格,规范开始;我们都知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换而言之,规范的入手是成功书写的关键,对刚开始练习行款的学生更是如此。方格,将字的间距行高均已规范,初学者只要在其间正确书写,要求不出格,练至一段时间,自然会对行款的要求会心领神会。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学生这段时间作业本换成带有方格的本子以便巩固。
第二步:巧用尺子,风趣提示;对刚接触行款的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横线上字的排列整齐,特别容易跳上跳下,没有定性,我就让学生在横格的宽度的四分之三的高度画上一条横线,告诉学生:这是写字的上上线,也就是地雷线,只能轻碰不能超过,同样字脚下的线也是地雷线,也不能“伸脚”,中间再画上一条“中位线”,提醒:这就像烤羊肉串中的竹签,咱们得把字一个一个穿在上头,注意,得串在字的中间。刚刚开始严格要求,个个过关,等到养成习惯后,可以允许辅助线消失。
第三步:妙用记号,自我暗示;经过先前两步走的学生此时对行款的书写已有一定的基础了,这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如何在没有辅助情况下进行书写,让其在横线上书写一个字,接着根据这字的大小身高来制定属于自己的行款规格,可以提笔在大概字间距点上一个小点,像这样依次多点几个,做到自我暗示,等到写熟练,这点便可省略了。
话说得好“授人以渔,使其终身受益”。将写字踏踏实实落实到我们的每一节课上,一点一滴,认真对待,帮助学生打好写字基础,让我们的孩子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