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宏 創新務實 服務台商
2018-11-07史瑩
史瑩
上海,作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與產業合作高地,一直在兩岸交往與經貿關係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上海常駐的臺胞超過30萬人,台資企業上萬家。
近來,在台灣經濟低迷的推力及上海加快向國際化城市邁進的吸引力下,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上海興業、就業。新來的要落地,原有的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上海台協作為在滬台商、台胞的大本營和娘家,面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如何高效而有質地提供服務?當初作為最年輕的會長接班,3年下來,李政宏給上海台協帶來了哪些不一樣的創新和特色?
2015年,李政宏從老會長葉惠德手中接過上海台協第八屆會長的「帥印」,此時他還是大陸最年輕的台協會長。
年輕會長「有故事」
上海歷來是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與產業合作高地,一直在兩岸交往與經貿關係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上海常駐的台胞超過30萬人,台資企業上萬家,台協會員有1900多家,壓力與榮耀成正比,李政宏肩上的擔子一點也不輕,有許多人曾為此替他捏一把汗。不過只要翻看過他的履歷,你會發現,他的身上,從不缺少奇跡。
李政宏大學讀的是財稅專業,一直以來他人生的追求就是當一個專業、精湛的註冊會計師,沒想到這一夢想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父親的突然離世,只能戛然而止。當年27歲的他臨危受命接掌家業,被派到上海擔任冠龍閥門的董事長。雖然沒有製造業的經驗,但是李政宏善於學習,很快就熟悉了業務,找到了行業的痛點。他认为,技術是製造企業立身發展的關鍵,只有自身技術過硬,才能打開市場,贏得客戶的信賴。
由於冠龍閥門的品質精良,一大批重大工程專案主動找上門來,三峽工程、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市人民政府、洋山深水港等大陸知名建築專案都有冠龍的閥門在工作。李政宏掀起閥門業界的革命,帶領他的冠龍閥門企業實現了「閥門不漏」的神話。
「神話」、「奇跡」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產生,這背後都是不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人一定要挑戰自己,不斷地學習,開拓視野和思路。李政宏經營企業的同時不忘讀書充電。1997年李政宏考入上海華東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系碩士班,一讀就是3年。這3年讀得昏天暗地,常常分身乏術,但還是咬牙堅持下來。學無止境,讀完了碩士還是不過癮,他又讀同校的博士。為何要自討苦吃,把自己搞的這麼累,值得嗎?李政宏一直堅信那句古話「書中自有黃金屋」,做企業的人面臨的不確定性太多,永遠要保持學習的狀態。正是憑藉這種積極務實的做事態度,李政宏不僅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有聲有色,成為業內翹楚,在其他領域他也開始探索人生各種可能性,希望能擔當起更多的責任。從嘉定區台協到上海市台協,從副會長到如今的會长,亦是如此。
充分授權 提高運作效率
自從當上上海台協會長,李政宏开玩笑說有兩大變化,一是自己的腰圍變小了,二是在家裏的時間更少了。採訪當天是週六,按說大家都在休息,李政宏卻趁著週末的時間去公司給幹部們开會,「我現在90%的時間都用在處理台協的事務上,管理公司的時間也就10%,幾乎沒有時間留給家人。」
協會的角色更像一個保姆,常常事無巨細,小到企業內部糾紛,大到兩岸政策,都要台協出面。面對如此海量的工作任務,李政宏認為必須要提高協會的運作效率。「其實管理協會和管理企業大同小異,面對的都是人,只要把組織內部人理順了,權責界限劃分明確,充分發揮各個部門的主觀能動性,效率自然會提高。」
愛心公益部、醫療部、法律部、青年部等11个部,組成了李政宏所謂的「小內閣」,這11個部統合協調台協在上海的所有活動。「大方向我幫他們把握,具體的落實執行他們內部自己開展,這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李政宏舉例,上海台協剛剛舉辦的「台商好聲音」,就是一次很好地創新娛樂活動。不僅得到了廣大會員的支持,在台商朋友圈也引發廣泛熱烈的討論和刷屏。「我們首創的這個模式可能很快就會被其他協會組織借鑒,也有可能擴大規模,組織一次全國台商好聲音。最初這個想法就是我們內部幹部在討論開展什麼樣的娛樂活動更受會員歡迎時,一時靈感激發所想。既應和了當下流行趨勢,又滿足了台商愛唱歌的需求,這比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有意義得多。」
轉型升級 組織會員抱團出擊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形勢的變化,大多企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針對這一普遍問題,台協會也是高度重視,一直在推進相關的服務活動。比如台協不定期會免費舉辦各類管理講座、市場分析、政策解讀的講座。「為了協助台商轉型升級,最近我們和中興大學合作辦了轉型升級EMBA培訓班。」李政宏認為面對形勢的變化,作為經營者首先是要有觀念認識的變化,思想先行,之後再付諸於實踐,才是正確的路徑。
對於上海製造企業來說,用工成本不斷推高,企業經營壓力大,所以此時走出去對於很多台商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2017年上海台辦和台協組織43家台企共60餘人,深度挖掘重慶「一帶一路」商機。對於台商來說,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優勢突出,發展迅速,充滿機遇,投資潛力大。重慶考察現場就簽約了13個專案,投資金額達15.9億元人民幣。2018年上半年台协又組織廣西考察團,廣西2017年獲批海峽兩岸產業試驗合作區,無論是從政策上還是區位優勢上都是台商投資的好地方。
回台征才 助台青一臂之力
2017年4月5日,上海台協在台灣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首屆回台征才博覽會,當天103家台企參與其中,提供了近800個職缺,吸引了上萬青年踴躍應徵。為了回應台灣青年的熱切需求,2018年6月份,上海台協又連著舉辦了第二屆征才會。第二屆在規模上遠超第一屆,參與企業超過120多家,提供1900多個職缺,收到簡歷6200多份。
除了這兩年的回台征才,近幾年來上海台協還通過開展校企實習合作專案、組織台生來滬實習交流等一系列吸引台灣大學生到上海就業實習的活動,鼓勵台青來大陸實現夢想,闖出一片天。4年以來,吸引海峽兩岸近千名大學生前來應聘,已有300多位實習學生被大陸台企留用,有的已經成為企業的新晉骨幹,為台灣青年人「畢業即就業」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為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大陸不斷向台商拋出政策橄欖枝。2018年2月,國台辦出台的惠台31條措施以及隨後上海市出台的55條恵台措施如春風拂面,其開放力度之大、覆蓋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前所未有,涉及為台資企業來大陸發展及台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可見,無論是創業還是求職現在都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作為過來人,李政宏希望更多的台灣青年要走出台灣,拋開小確幸,給自己一個更大的舞台,去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因為隨著西進台灣青年的增多,台協會為了更好地服務在滬台灣青年,將青年部編制隊伍擴大,鼓勵他們開展符合青年人需求的各項活動,受到各界廣泛好評的「京滬騎行」,就是在台青的熱烈倡議下舉辦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30幾位在滬青年台商從上海出發,歷時11天,行程1500公里,不僅切身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在宿遷、曲阜、天津還組織他們與當地青年企業家交流參訪,這些互動會培養兩岸青年團結合作的默契,增加合作機會。
在活動收官儀式上,海協會前會長陳德銘、國台辦前副主任鄭柵潔對於此次活動都給與了高度評價。陳德銘表示,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要多辦幾次,並表示有機會他也想和大家一起體驗騎行的魅力。鄭柵潔稱讚此次騎行活動凝聚了兩岸青年積極向上的力量,很有特色。這種創新的方式可以成為兩岸溝通交流的新橋樑,讓騎行隊伍成為兩岸交流中一道新的風景。
慈善公益 打響上海台商的名片
台商在外打拚,事業小有成就後都有一種感恩回饋大眾的情懷。所以無論兩岸哪裡發生天災人禍的重大災難,台協都會第一時間組織募捐活動,廣大台商企業家也是積極捐款捐物。之前的高雄氣爆以及台南地震,上海市台協就各捐助了160萬以及180萬人民幣。像前不久的花蓮大地震,台协很快募集到了700多萬(新台幣)。
李政宏一直有一個理念,就是臺協會的公益不要只做在天災人禍時,也要做在平時。2016年,上海台協組織去甘肅考察活動,有感於當地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後,決定支援當地醫療事業發展,2017年上海台協向甘肅廣河縣阿力麻土鄉衛生院捐助人民幣70萬元,用以援建醫院綜合住院樓危房重建專案。
台商在大陸投資取得豐碩的成果後,不但在當地積極行善,對故鄉的回饋也念茲在茲,付諸行動。從2016年上海台協組織開啟台商返鄉開展關懷之旅公益專案,目前已經進行了3年,「每次我們都是直接去到當地的基金會或者學校,當場就發給他們,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公益專案上。」李政宏说,這樣的公益專案已經變成上海台商的一個品牌活動,對樹立台商的正面形象有積極意義。
搭建管道 協助台灣企業做內銷
由於蔡英文上台後的種種行為,致使兩岸關係倒退,之前官方組織開展的很多活動都受到限制。像之前台灣貿易中心在大陸舉辦的台灣名品都停辦了,但是台灣企業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的需求和想法並沒有打消,而且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台協會的責任和角色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於是,上海台協舉辦了兩岸台企產品展銷會,為來自兩岸的台商開拓大陸市場助一臂之力。李政宏說:「我們協會可以承擔起桥梁和紐帶角色,協助台灣的中小企業繼續在大陸拓展市場,當然也保留一部分攤位給我們大陸的台商外銷企業,利用這個機會去拓展內銷市場。」李政宏希望這樣的活動不要流於形式,買買東西就走了,要能真的幫助到他們。「所以我們也請上海台辦和商務委組織了一些採購團,能夠跟中小企業商機對接,還辦了電商論壇、青年論壇、農業論壇等相關的論壇,並与京東台企名品館對接,通过各种管道帮助他们找商机。」
上傳下達 積極建言獻策
「台協會就是一個服務的平台,會員的需求,永遠就是我們做工的方向 。」李政宏接任會長後,为了應對上海產業環境的變化趨勢,在原有的行業工委會基礎上增加了永續農業、金融和今年新成立的文創工委會,這樣可以更好地對接相應的服務工作。
除了做好服務工作,上傳下達,收集台商意見建議,積極建言獻策也是台協的重要工作內容。最近有一件事讓李政宏比較欣慰,「經過兩年,我們跟上海市政協提案——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借款很困難,我們非常希望大陸借鑒台灣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做法,只拿你的信用去擔保就能借款,不用抵押。終於,在2017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個上海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保證基金,事後我們知道,當初他們聽了我們的意見後真的去台灣考察了解,回來就推出了這個基金。這件事更讓我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應該更加努力工作,為台商爭取更多權益。」李政宏说。
3年來,上海台協在李政宏的主持下,各項活動不僅形式有創新,內容也有特色有靈魂,更重要的是能夠務實落地,實際地幫到台商。因為協會的服務工作務實周全,會員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李政宏給上海台協定下的目標是2018年會員數量能夠達到2000家。
李政宏表示:「創新與務實,是上海台協工作的兩大主軸和原則。圍繞這兩大中心,上海台協會將進一步做好服務台商的工作。下一步協會內部,重點要做好傳承接班,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讓更多年輕幹部能磨煉成長,脫穎而出,實現台協工作的承上啟下,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