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平等的眼光中自由生长

2018-11-07唐黎明

创新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笔者班主任同学

唐黎明

“每一个天才,都有可能来自于一个卑微的个体。”这句话出自于江苏卫视一档著名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科学评审员Dr.魏对其中一位参赛选手周玮精彩表现的动情点评。

周玮,是一位来自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青年,当时参加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某期节目。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徐振礼负责给周玮出题测试,这是三道十分复杂的计算题,有乘方计算,有16位数字的14次开根号运算,还有乘方和开方的复合运算。这些题目连徐教授都要用笔和纸推演,挑战过程中嘉宾梁冬曾为题目增减数字以提高挑战难度,但周玮只用心算就能给出答案,特别是最难的16位数字开14次方,现场心算用了仅仅1分钟。在现场,他用几近完美的天才呈现,给了曾经无视他、小看他的人们一个非常大的震撼。

在一次幼年的意外中,周玮偶然被异物砸到且受到惊吓,接着身体出现异常,父母带着他前往大城市诊断,没想到被诊断为顽固性低血糖、智力发育低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中度脑残患者,却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能力,特别擅长速算,对自然数的高次幂运算,两位数、三位数以及四位数之间的相乘,高位数的开平方、开立方,等差数列,循环小数化分数都会快速、准确地给出答案。

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现场评委之一梁冬两次哽咽落泪,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平复下来以后,梁冬解释道,每一个调皮的男孩,小的时候总会拿他身边的某一些小朋友来嘲笑。似乎这样的方法可以证明我们有很好的优越感,然而他在看过周玮的表现后,深深地为曾经的嘲笑,为自己的无知忏悔。“为曾经的嘲笑忏悔”的,絕对不止梁冬一个人,大量的网友都被深深震撼了,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珏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谁都不要以为自己比周围人略显聪明而洋洋得意,山外有山啊!”

回想起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在2012年毕业的那届学生中,有一位王同学,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看上去十分机灵,做事灵活有条理,然而学习基础却比较差,特别是数学。在一次与他推心置腹的聊天中,王同学终于向我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在小学3年级的时候,因为一次作业上的失误,遭到了数学老师的无情嘲笑和讥讽,从此他就对数学这门课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和抵触,以至于不管是哪个老师来教,成绩一差再差,终究无法改善。

笔者或许不该否认这位数学老师的敬业精神,然而在基本的师德修养与教学能力水准方面,恐怕是不及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她无知而简单粗暴的行为将一位少年的求学上进之梦硬生生地扼杀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如果她事后有知的话,我想定会忏悔终生。在之后对王同学的教导中,笔者始终坚持把树立信心放在首位,发挥他做事负责、积极主动的优势,让他负责寄宿同学每周去会计室充值饭卡的工作,连续三年,从未出差错。在学习上引导他尽力而为,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和要求,每天超越自己、进步一点点,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在笔者不断地激励鼓舞下,王同学始终保持了积极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学习热情,在最后的中考中他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中专专业,为自己的理想继续拼搏努力。在中专毕业后,王同学又实现了自己的参军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与我最近一次的交流中,他开心地告诉我,由于在部队表现良好,已经顺利转为士官,即将在新的人生舞台上大展身手。

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长和优势,也有着自己不擅长的方面。目前教育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就是标准的整齐划一,很难做到结合学生具体的实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差异化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笔者一直认为,而国外恰恰也是这样执行的,越是低年级的班级任课老师,其基本素养和能力应该是越高的,而我国的教育现状却恰好相反。在与多位同事、亲戚、朋友的交流中,感觉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还存在着不少行事简单粗暴的教师,在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下,在许多老师的眼里,那些成绩出色、遵守纪律的才是好孩子,往往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和赏识,而其余的很多都被归为差生的行列,要忍受着各种责备挖苦甚至责罚。这种现象应该得到国家、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老师不仅要教学业务精湛,更要耐心细致、充满爱心,对孩子一视同仁。

最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走读班的班主任。与寄宿班学生相比,这些孩子确实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笔者始终秉承一视同仁的观点,努力去发现、挖掘班上每个孩子的优势和闪光点,通过个别谈心、班会课、每周家校联系册、期末评语激励等各种个体和集体教育形式,努力让走读班的每个孩子都能认识到自身蕴含着巨大的潜能,都是可以通过付出持续性的艰苦努力,让自己逐步取得满意的佳绩。笔者对孩子们的这种积极态度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回报,特别是在公认的初中最难阶段—初二学年,全体学生团结努力,斗志昂扬,奋发向上,学业成绩比初一时有了巨大的进步,各项常规管理在全校名列前茅,连续两个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争红旗班”。

2017年秋学期开始,由于学校整体工作安排需要,笔者被调换到教师发展处工作,不再担任原班级的班主任,不能带领孩子们继续奋斗初三了。在开学后,陆续收到了不少家长发来的短信微信,纷纷表达了对笔者过去两年工作的肯定,以及不能继续担任班主任的遗憾。每到逢年过节,也总是会收到这个班级家长发来的祝福与感激。在2018戊戌新春到来之际,有一位家长给我发来了一条这样的微信:“您一直是孩子最信任最尊敬的老师,您曾经单独教导过他作业要完成,做事不能拖拉。虽然您不再是孩子的班主任,他说想偷懒时就会想到您的话,在您不再是他班主任的时候,他作业基本都能主动完成。也是无意中从孩子的作文中了解到您是一位最公平的老师,他最高兴的是您虽然不是他班主任了,却还能每星期上到您的课,谢谢老师!”

尊重、欣赏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杜绝任何形式的讥讽和嘲笑,因为,很有可能被你扼杀的,是一个难得的天才。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都能以爱心与善良去保护、呵护每一个孩子,那么类似于周玮和王同学的遗憾就可以不再发生。或许我们没有那么强的大脑,但是我们有很热的血与很强的心,一起来保护和鼓励那些需要的孩子,让他们的未来,起码,不要受到任何阻挡与伤害。

猜你喜欢

笔者班主任同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老师,别走……
夸夸我的班主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