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宏图客运职工锻炼习惯的培养分析
2018-11-07李艳平李娜
李艳平 李娜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据统计法,对宏图客运公司职工业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职工们锻炼身体的频次较少,其运动目的也不是为了健身而是为了休闲和交友,他们对运动的效果也不甚认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举办了单位内篮球和羽毛球小型比赛。促进大家对运动产生深刻的理解并认同锻炼的必要性,养成定时锻炼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 企业 职工 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宏图公司在册职工。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职工运动频次的分析
在我们小组所调查的人群之中,有大约20%的人坚持每周3次或以上进行体育锻炼;约有33%的人会每周做1~2次体育运动,他们认为这样的频率比较合适,也比较符合他们的兴趣热度,因为他们进行的活动都是自己较为喜欢的,过于频繁地反复进行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兴趣度;大约有16%的被调查者每周进行一次体育运动活动,他们认为体育运动只是自己的兴趣所致,什么时候兴趣来了而且又有时间就会约朋友去运动,这一类职工的运动时间往往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规律;剩余大约31%的职工在生活中几乎不怎么运动,或基于没有时间或基于没有喜欢的运动等,他们几乎在单位不参加任何运动。
(二)企业职工参加运动的目的分析
在我们小组调查的职工中,大约有28%的人表示自己参加体育运动是基于想要强身健体而进行体育运动的;而46%人表示自己参加体育运动,除了健康还因为运动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时和朋友同事在一起,有团队协作的集体荣誉感,进行此项活动的时候心情愉悦,乐意进行下去;约20%的人也表示参加体育运动是想要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更好地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能力;剩下约6%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其他原因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以上所有数据皆为除去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被调查人群后的人数作为总体后的比例)但追求身体健康已经不是他们运动的唯一目的,多数运动爱好者表示,在团队项目(如篮球、羽毛球)中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胜利的愉悦,促进健康的同时更增进同事间的友谊,让大家彼此信任,互相帮助,为了同一个目标团结协作。
(三)职工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分析
在认为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人之中有53%的人认为应该积极宣傳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乃至身心健康的极大好处。39%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一定程度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8%的人则认为体育运动是自己的事,主动与消极自己来掌握,不需要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这其中,约27%的人觉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运动;31%的人则表示是气候和场地的限制无法参加体育运动;其中25%的人表示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不参加体育运动;没有经济预算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占17%。基于此,单位应为运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与设施,安排一些空余的活动时间,让体育运动在职工之间广泛传播开来。
(四)参加体育运动对工作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提升的分析
在被调查人群中有约52%的人表示参加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大约有14%的人则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有了改善,另外28%的人表示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收获是提升了自己的交际能力,6%的人表示体育运动对自己集中精力工作有帮助。约有25.2%的被调查职工认为体育运动对他们人际关系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和平时好像差不多;另有约18.4%的人表示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不会特意去关注这个方面;其余10.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经常参加运动,对此不发表看法。
三、结论
(一)结论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已经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锻炼,通过锻炼身体,他们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况。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访问、问卷、民意考察得出:职工是期待运动的,需要单位提供适合的场地设施,职工中男女比例不均,中青年男职工喜欢篮球的比例大,另外一部分喜欢羽毛球,他们均认为定期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更有益于心理健康。我们将这次调查的结果与主办方负责人进行商讨,决定在提供运动场地设施的基础上,组织职工每周进行2~3次的运动,并于4月上旬进行小型篮球和羽毛球职工友谊赛,满足职工的要求。
(二)建议
建议主办方能够关注他们的运动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按时组织大家参加各自喜欢的体育运动,比如建立篮球爱好者俱乐部、羽毛球爱好者俱乐部,并以微信群等形式集中组织大家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活动,保证大家愉快锻炼。职工提出,适当举行一些大家喜欢和熟悉的体育比赛,来促进运动的开展,通过比赛提高职工的运动水平,也能让优胜者体验到按时锻炼身体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为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李艳平,女,毕业于河南大学,研究方向:大众体育。]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课题组. 21世纪的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秦椿林.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则珊.群众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 卢元镇.中国职工体育全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5] 刘志敏,聂真新,王树金.大中型企业职工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J].体育文化导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