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2018-11-07吴森
吴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55-01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以极强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并彻底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枝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状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能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仅就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作用。
一、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一节多媒体课所展示的内容是傳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下无法完成的。它可以在极短时间里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从而拓宽了学生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增加知识的密度,节省板书时间,使授课环节更加紧凑。它还可以将丰富的影视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中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文言文教学的“累”,不仅仅是讲授的累,更是板书之累。因为文言文内容距现在年代久远,涉及资料多而杂,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教师常常要写满一块黑板,擦掉再写满一块黑板。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一张幻灯片就可以记下很多内容,生字须注音的,生词须解释的,一词多义的,古今异义的,通假字的,都可以利用幻灯片把它们展示出来,这样节省了老师板书的时间,还强调出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加深印象,加强记忆。尤其是在总结归纳阶段,信息密度之大,转换切割之快,条理之明晰,刺激程度之深,是其他手段望尘莫及的。
二、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感知和理解
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颖、境界开阔的文本,这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但是如果仅凭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学生是很难领会到文章的这些特点的。而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沟通现实,引发想像,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可以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掌握多媒体本身的特点,根据语文的具体内容,恰当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加以渲染,是讲活语文课的途径之一。《口技》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篇幅较长,描写场面较多,我们的学生虽然都知道口技表演,但对文章描绘的紧张急迫的场面还不能完全感受到。一般来说,学生对离他们距离较远或未曾见过的东西都不容易理解。而传统的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可感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相关图片和影像,再现了那惊天动地的景象,一个个绘声绘色的场景,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响,一个个宾客的几欲先走……这些从视觉、听觉两个不同的角度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象直观,激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大多介绍科普知识,因缺少文采,读起来往往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听,老师没有兴趣讲,所以说明文的教学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鸡肋。多媒体的引进,使这个情况得到改观。如《巍巍中山陵》一文,介绍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群,课文对中山陵做了详细介绍,但是这种介绍再具体再详实,也只能是抽象的文字,学生无法从感官上得到认知。运用多媒体后,我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以上建筑的图片,配上悦耳的古典乐曲和生动的解说,让学生在观看实物的同时,体会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如何进行说明的。
四、突破重点难点,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多媒体是新兴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我们利用多媒体完成语文教学,必须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进行辅助教学,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与主体,应该始终把握教学重点,如《苏州园林》一文,教学重点是通过比较学习,掌握苏州园林和其它园林的构造特点。在进行教学前,我先上网搜索了园林建筑的相关图片,包括它们的截面图,并制作了课件,这样在比较中,学生很轻松理解了各处园林的不同构造和各自的特点。所以,语文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延伸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我们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作文教学的普遍问题。追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之不详的现状。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作文的引导材料制作成课件,千方百计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叩开学生想象空间的钥匙,指导学生将画面上的内容变成活生生的人或物。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