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解读图文结合素材的实践研究
2018-11-07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很多的数学素材都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学生们在面对图文结合的数学素材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因为他们需要在解读文本素材的同时解读图片素材,只有将两者提供的数学素材有机整合,才能对图文结合的数学素材解读做到准确无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有效图文结合——有效解读的前提
分析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典型错题,学生们总是不能有效地将图文进行结合,或是不理解文的意思,或是不在意图的作用,导致解读失误。
在图文结合素材中,对于其中的图片素材,学生第一个解读技巧应当是把看到的图片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准确描述。如能描述说明孩子对图片素材的解读基本正确,也说明他们已经拥有把单个数学素材转化成数学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其中的文字素材,学生更要认真去解读其中的每一个字,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例如,教材中有一道题,有两幅图,上一幅呈现了孩子们去划船,租了6条船,每条船坐了4个人,箭头指向下一幅图,呈现他们去玩碰碰车,但是图上只画出了12个人在排队,还有两处文字描述,“碰碰车,每辆坐3人”和“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出现了两种算式:12÷3,24÷3。很明显,有些学生认为坐碰碰车的人数是12人,他是从下面这幅图中数出来的,还有一些学生觉得是24人,也就是上图中乘船的人数。所以,在这里,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我们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请大家再次看图并思考,并在小组里说说想法。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就会去观察题并思考,他们是先划船,再坐碰碰车,所以应该是用4×6=24(人)就能求出共有多少人,再用24÷3=8(辆)。也有学生看到了图上有个箭头,说明他们先划船再坐碰碰车,划船的人就是坐碰碰车的人。此时老师再追问:如果只有12人的话,需要两幅图吗?是啊,只要用下面这幅图就可以了!
笔者在听特级教师叶柱讲座时,他引用了一个例子来描述数量关系,引发了笔者对图文结合素材的思考。例子是这样的:图中一共有四种文具的价格,铅笔一打5元,橡皮1包2元,文具盒一个8元,笔记本一本7元;问题是“买3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元?”有些学生会随便选一个来算总价,有些学生则会根据文中的信息,去对照图中的信息找出对应的单价来求总价。这反映出学生能否有效地将图与文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量关系——有效解读的基础
低年级教学时教师需重视学生对图片素材的理解,用简洁、合理、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包括信息和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数量关系的概念。例如,图中呈现了三个小朋友跳绳的个数:文文跳了8个,欢欢跳了5个,皮皮跳了12个。下面分别是三个问题:①文文和欢欢一共跳了多少个?②文文比欢欢多跳几个?③文文再跳几个就和皮皮一样多了?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结合图文把需要用到的信息和问题联系起来说一说,这样完整地表述既有利于学生数学信息的选择,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相应数量关系,即文文跳的个数+欢欢跳的个数=他们一共跳的个数。第二个问题处理的方法也是类似的,数量关系不同而已,即文文跳的个数-欢欢跳的个数=文文比欢欢多跳的个数。第三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去思考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图文结合素材的有效解读。
再如,买2个文具盒要用18元。照这样的价格,填写下表。
要让学生根据“买2个文具盒要用18元”这个信息来填表。学生首先应该根据数量关系“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文具盒的单价,然后再选择“总价=数量×单价”和“数量=总价÷单价”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来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像这样的一道题,老师就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才能求出未知的量。只有在建立了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素材进行正确有效的解读。
三、组织学生开展变式练习——有效解读的关键
所谓变式练习,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练习。通过变式练习,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让学生更加重视题目中每一个素材,并常给学生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1.看信息提问题。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这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一项内容,也是小学生必须获得的一项基本技能。例如,图中给出四种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地球仪168元,铅笔盒25元,书包148元,耳机39元;文字中呈现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①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共需多少钱?②买一个耳机比地球仪少花多少钱?③请你提一个问题给你的同桌听。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素材的敏感度更高。
2.看问题选信息。在练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数学素材中的多余信息。这样在大篇幅数学素材面前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需要长期训练,训练得好,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才会好,学生也渐渐能体会到不是什么数据都可以拿来用的,也不需要把题目中提供的数学素材全部用起来,只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信息就可以了。
3.补信息提问题。先补充数学信息,再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力的训练并不突出,一旦学生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似乎就“全军覆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多练习这样的提问模式,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图中呈现了三种动物每秒的速度,分别是“鲸每秒游11米”“猎豹每秒跑31米”“羚羊每秒跑22米”;下面有三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请你补充一个合适的信息,并提出一个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数学背后的意义,还能让学生感知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思维,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数据的敏感性。
4.看问题选算式。从难度上讲,这样的练习难度相对前面的几项稍微偏高一些。因为即使算式写在那里,但是不同算式会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带来干扰。有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数学素材时,他的思维并不是那么清晰,属于混乱状态。
例如,图中呈现一堆煤20吨和2辆卡车,文字中呈现“已经运走了14吨,用2辆车运完剩下的煤,平均每辆车运多少吨?”和“每运一趟要花3小时”,同时提供给学生以下4个算式供选择:A.14+20×3;B.14-20÷2; C.20-14÷3; D.(20-14)÷2。 有的学生面对4个算式就是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选哪个是正确的。所以,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能够更多地进行这样一些练习,相信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因为他知道只要从问题入手,去分析问题,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了。
四、培养学生及时反思习惯——有效解读的保障
从学生们日常的作业看,他们的反思意识太差,反思能力薄弱。要知道学生的反思意识是需要教师培养的,学生的反思能力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1.反思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都要带领学生们在解决问题之后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反思回顾。长期坚持,学生们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不需要提醒的情况下就能形成反思的习惯。
2.反思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具有反思意识,如果没有相应的反思方法,反思也将成为一句空谈。笔者认为,常用的反思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加减乘除的关系进行验算。小学阶段计算量大,但正确率都不高,掌握验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正确率;②用估算的方法反思结果的合理性。估算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问题情境素材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③用代入的方法进行反思。什么是代入的反思方法呢?就是将得到的结果重新置入数学素材情境中,进行逆向或顺向思考,看是否每一个数据都符合问题情境中的数学素材。
总之,小学生对数学素材解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图文结合的素材,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去重视、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