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法测定津力达颗粒中苦参碱的含量
2018-11-07王淑静范文成王刚李宁
王淑静 范文成 王刚 李宁
津力达颗粒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中药颗粒剂新药, 现已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 处方由苦参、人参、黄精、丹参、黄连、淫羊藿等17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 健脾运津, 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本文采用UPLC法对其苦参碱进行了定量研究, 为本公司该品种质量监控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ACQuity H-class型,TUV检测器);色谱柱(氨基柱:Thermo , APS-2 HYPERSIL,100 mm×2.1 mm, 3 μm);超声波清洗器KQ-500E(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苦参碱对照品(批号:110805-201709, 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津力达颗粒(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批号 :A1510010、A1605002、A1706002、A1804011、A1804012、A1805001);磷酸为优级纯, 其他试剂均为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1-3]
2.1 色谱条件 以乙腈-无水乙醇-2%磷酸溶液(88∶6∶6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10 nm, 流速 0.2 ml/min, 进样体积为2 μl, 理论塔板数按苦参碱计算应≥7000。
2.2 溶液制备
2.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供试品适量, 研细, 精密称取约1.0 g, 置具塞三角瓶中, 精密加入85%甲醇50 ml, 密塞, 精密称定重量, 超声30 min, 放至室温, 再精密称定重量, 用8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 ml, 蒸干, 残渣加水1 ml使溶解, 转移至中性氧化铝柱(120~150目,4 g, 柱内径1 cm), 再用甲醇少量多次洗脱至10 ml量瓶中, 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苦参碱对照品15.82 mg,置100 ml容量瓶中, 加乙腈-无水乙醇(80∶20)使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再精密吸取10 ml于100 ml量瓶中, 加乙腈-无水乙醇(80∶20)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线性对照品溶液。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线性对照品溶液0.5、1.0、2.0、2.5、3.0 μl注入UPLC, 按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 峰面积(Y)为纵坐标, 进行线性回归 , 回归方程为:Y=10182X-4361, r=0.9992, 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在7.910~47.6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见表1。
表1 线性考察结果
2.4 精密度考察 吸取2.2.2中的对照品溶液, 按2.1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 苦参碱峰面积的RSD为0.58%, 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供试品溶液放置0、4、8、12、16、20、24 h, 按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苦参碱峰面积的RSD 为1.23%, 说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6 重复性实验 取津力达颗粒(批号:A1804012), 按2.2.1制备供试品溶液, 平行制备6份, 按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苦参碱峰面积的RSD 为0.67%, 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7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津力达颗粒(批号:A1804012), 研细, 精密称取约0.5 g, 平行称取9份, 按对照品加入量与供试品中苦参碱量之比1.5∶1、1∶1、0.5∶1, 按2.2.1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99.6%, 测定结果见图1, 图2 , 表2。
图1 苦参碱对照品色谱图
图2 供试品色谱图
表2 回收率试验结果(n=9)
2.8 阴性试验 按处方和工艺制备除苦参外的阴性样品,按2.2.1制备阴性供试品,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 按2.1色谱条件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阴性样品无干扰。
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6批津力达颗粒, 按2.1和2.2.1测定含量, 结果见表3。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制备对照品溶剂的考察 在日常生产检测该品种过程中, 发现不同厂家的色谱柱, 经常出现对照品和样品保留时间漂移的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 对制备对照品的溶剂进行了考察, 分别用甲醇、无水乙醇、乙腈、盐酸-甲醇(1∶25)、乙腈-无水乙醇(80∶20)配制对照品, 发现除乙腈-无水乙醇(80∶20)溶剂外, 其余溶剂配制的对照品, 苦参碱的保留时间一直在漂移, 与供试品的保留时间差异较大, 难以稳定下来。故选择乙腈-无水乙醇(80∶20)作为制备对照品的溶剂。
3.2 氧化苦参碱含量的考察 本文对效期内样品的氧化苦参碱含量也进行了考察, 发现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较低, 且随着留样时间的增长, 氧化苦参碱含量在逐渐降低, 苦参碱的含量在逐渐增大, 说明氧化苦参碱转化为苦参碱。因此, 本文只对苦参碱的含量测定进行了定量研究。曾有文献报道[4],氧化苦参碱与原儿茶醛类还原性物质作用, 转化为苦参碱,表3的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我公司该品种生产量较大, 采用U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 既快速, 又准确,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为该产品增加了新的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