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脑实质囊泡型、慢性钙化型脑囊虫病的价值分析

2018-11-07黄路洋黄雨农

医药前沿 2018年32期
关键词:头节囊虫囊性

黄路洋 黄雨农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2至2017年8月收治共31例脑实质囊泡型及慢性钙化型脑囊虫病患者,各病例均为藏族,疫区生活史,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3岁至67岁,均有疫区生活史,其中有21例患者有食生肉病史,5例患者行手术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CT采用SIEMENS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120KV,80mA,重建矩阵512×512,层厚7mm,层间距7mm。5例多发囊性病例推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每公斤体重2ml,推注速率3ml/s。推注60秒后扫描。

1.2.2 MRI采用GE MR355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参数 T1:TR 600ms,TE 80ms,T2:TR 2000ms,TE 120ms,DWI:b值1000s/mm2;层厚7mm,层间隔1mm,重建矩阵512×512。5例多发囊性病例推注钆喷酸葡胺,剂量0.1mmol/kg,推注90s后扫描[1]。

1.2.3 各病例由两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读片、诊断并作出分析。

1.2.4 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采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表1 CT及MRI检出病灶

图A1、A2、A3 多发钙化病灶图B1、B2多发囊性病灶,B1图右额叶病灶未见囊壁钙化,其余病灶均见囊壁钙化灶

2.1 病灶一般情况

其中5例病例为脑实质囊泡型,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囊性病灶,病灶大小约8mm~22mm,囊性病灶总共43个,35个囊状病灶边缘可见点状钙化灶,8个囊状病灶未见钙化;其余26例慢性钙化型,表现为多发钙化病灶。

2.2 CT表现

5例脑实质囊泡型病例共发现43个囊性病灶,其中8个病灶信号均匀,未见囊壁钙化改变,另35个病灶边缘均可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仅有4个病灶边缘可见轻微强化改变;其余26例慢性钙化型病例仅见脑实质内多发小片装状钙化灶。

2.3 MRI表现

5例脑实质囊泡型病例病灶表现为多发长T1、长T2信号改变,数量与CT发现一致,一共43个囊性病灶,但仅3例病例29个病灶边缘见确切点状长T1、短T2信号灶,增强扫描显示6个囊性病灶边缘轻微强化,1个囊性病灶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信号水肿改变;3个囊性病灶可见头节影,CT未发现; 26例慢性钙化型病例CT所见多发钙化灶,在MRI检查仅19例可见明确点片状长T1、短T2信号灶。DWI序列显示5例囊性病灶病灶中心为低信号改变,其中4个囊状病灶边缘呈等高信号;26例慢性钙化型病例DWI均未显示病灶。MRI显示CT未发现头节钙化病灶内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CT发现头节钙化病灶内信号欠均匀,T1信号较前者增高,T2信号较前者减低。

2.4 CT与MRI比较

5例多发囊状病例共43个囊性病灶,CT及MRI均清楚显示,其中CT发现病灶边缘钙化病灶总共35个,MRI发现病灶边缘钙化共29个病灶,26例脑实质多发钙化灶病例,MRI仅发现19例,MRI显示钙化能力明显低于CT,发现病灶个数并没有增加,但有1个病灶发现小片水肿带,另有3个病灶发现CT不能显示的头节。

2.5 数据统计

根据表1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判断CT对脑囊虫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MRI。

3.讨论

3.1 流行病学

脑囊虫病,指猪链状带绦虫感染人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常见于牧区,人脑血液丰富,是囊虫病寄生常见部位;可寄生于脑膜、大脑皮层、白质、脑室、脑干、脊髓蛛网膜下腔、脊髓;人是猪绦虫中间宿主,又是其唯一终末宿主。大多是非绦虫患者误食绦虫卵或妊娠节片而感染,一般从误服虫卵经3月至1年不等出现症状,无明显性别、年龄差异[3]。

3.2 临床表现

根据病灶发生部位不同,症状不同,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病灶发生部位决定脑神经损害症状程度,癫痫[4],等。

3.3 实验室检查免疫学诊断

人感染尾蚴后可产生抗体,最长可达10年之久,对囊虫诊断有肯定价值,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包括酶联免疫法间接血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3.4 病理学特征

猪绦虫可侵犯人体任何组织,以脑和肌肉最易发生,于血供丰富相关;囊虫的病例变化与寄生部位、数目、发育时间有关[6]。

3.5 CT分型及表现

脑囊虫病按CT表现分为四型: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以脑实质型最常见;其中脑实质型又分为急性期及慢性钙化型,前者另分脑炎型、囊泡型、多发环形或结节强化型;各型在CT表现有所差异[7]。根据囊虫在脑内感染时期不同,其CT表现亦不相同:(1)急性脑炎期:其表现与脑炎改变相似,表现为片状密度减低区,边界不清楚,脑沟裂显示不清,脑池室系统受压变窄改变,强化通常不明显。(2)小囊形成期:其表现为活的囊尾蚴被囊包绕,囊内密度均匀,呈水样密度,CT上可见头节影。(3)胶样囊泡形成期:此期为囊虫死亡退变,囊虫释放代谢产物,致囊液浑浊,破坏血脑屏障,由于囊周围炎性反应,因此周围水肿及边缘强化在此期可出现。(4)肉芽肿形成期:头节出现钙化是改期典型表现,期囊皱缩,囊壁增厚[8];脑实质囊泡型CT改变:平扫显示单或多发,病灶常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域;囊样低密度改变,有的密度近似脑脊液,有的略高于脑脊液,CT可显示囊内头节影,此为诊断脑囊虫病的特征性改变。病灶边缘一般不强化,无周围水肿或轻微水肿。慢性钙化型是囊虫死亡后囊液吸收,虫体钙化,CT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钙化灶[9]。

3.6 鉴别诊断

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其为囊性表现,故需与颅内囊性占位性病灶相鉴别。(1)多发脑转移瘤:多发颅内脑囊性转移瘤:其发病部位亦好发于脑灰白质交界区,瘤周明显水肿为其显著特征,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可有原发病灶[10];(2)蛛网膜囊肿:外侧裂池好发,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病灶,壁薄,无壁结节,无强化;(3)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小脑三角区,沿脑室塑性生长;(4)低级别胶质瘤:可有壁结节,也可完全囊性改变,壁结节一般比囊虫头节大,强化更明显;(5)血管母细胞瘤:其囊性部分呈均匀球形低密度影,密度常高于脑脊液密度,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11]。

3.7 CT诊断优势

脑囊虫内头节钙化、脑实质内多发钙化灶为诊断脑囊虫病特异性改变,为其主要定性征象,其与脑内其他多发囊性病灶鉴别诊断提供依据[3],多发囊性病灶病例CT均发现多个病灶边缘头节钙化,而MRI有2例病灶未发现钙化灶,对诊断存在疑问,CT及MRI发现病灶比较,CT发现钙化率明显高于MRI,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CT在诊断脑囊虫病由于发现钙化有其独到优势,MRI分辨钙化灶能力明显弱于CT,而囊壁钙化灶又为诊断的重要依据,故CT应作为脑囊虫病首选检查方法;而磁共振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发现囊虫头节、病灶周围水肿带,可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故可作为CT检查的补充。

猜你喜欢

头节囊虫囊性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模型的构建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缺氧对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表达的影响研究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邯郸市中医院脑囊虫病科
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温度对体外培养泡球蚴原头节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MRI对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