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甘草汤联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018-11-07梁红梅朱清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芍药肝炎乙型肝炎

梁红梅 朱清静

1.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四川 阆中, 637400) 2.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

目前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仍主要由HBV感染所致,所占比例分别是60%和80%[1],其中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极易发生重症化,进展为肝硬化,缩短了乙型肝炎患者生存时间,增加了死亡率。我们采用中药芍药甘草汤联合综合疗法治疗96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其中治疗组45例,男 40例,女5例,平均年龄(44.84±10.91)岁。对照组51例,男46例,女5 例,平均年龄(43.78±9.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卧床休息,护肝退黄(静滴维生素C、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口服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mg/次,1次/d,及对症支持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芍药甘草汤(药物组成:芍药24g、甘草24g),水煎剂,1剂/d,水煎汁400ml,每日口服两次,200ml/次,疗程为两个月。临证进行辩证加减。血虚阴亏者用白芍,肝火甚者用赤芍;黄疸较甚者,加用茵陈、金钱草、虎杖;腹胀较甚者加用木香、大腹皮、陈皮;纳差加党参、白术、神曲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乏力、纳差、黄疸、腹胀)及肝功能(ALT、AST、TBil、PTA)改善情况,HBV DNA阴转率、重型肝炎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肝功能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 DNA采用PCR法检测,使用上海宏石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下限为500copies/ml。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与《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肝功能、血清胆红素下降7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肝功能、血清胆红素下降不到70%或反而上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5例(11.11%),有效39例 (86.67%),无效1例(2.22%),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显效3例(5.89%),有效 39例(76.47%),无效9例(17.65%),总有效率8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比较 (n)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及重型肝炎发生情况 HBV DNA阴转情况,治疗组45例,HBV DNA阴转41例(91.1%),对照组51例,HBV DNA阴转44例(86.3%)。治疗组重型肝炎发生 1例(2.2%),对照组51例,重型肝炎发生 9例(17.6%)。

3 讨论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是在 HBV慢性感染(持续半年以上)基础上出现肝功能重度受损,临床以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无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升高,A/G比值异常,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酯酶下降。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肝硬化[4]和肝衰竭是由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病情进展而发生。持续HBV DNA高载量[5]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炎症的反复发作和肝细胞变性、坏死[6]均加速了疾病的进展。慢性重度乙型肝炎应采取持续有效治疗,以防止肝衰竭和肝硬化的发生。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祖国医学“黄疸”、“胆黄”范畴,其病势凶猛,传变较快,若不积极诊治,预后较差。肝苦急,以甘缓之,以酸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芍药甘草汤是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组成,方中芍药是君药,其味苦酸,养肝血以充肝之体,苦能泄,以助肝之用;甘草是臣药,味甘补益脏腑,两药合用,合全肝体阴用阳之性,成平肝缓急之能,具有益阴和血,柔肝止痛之功。宋代医家成无己[7]高度评价,谓其“开酸甘化阴之先河,标调和肝脾之楷模”。临床应用中芍药与甘草剂量及比例很多,我们以芍药汤为基础方,芍药甘草按1:1[8]量给药,各用24g[9]。临证行辩证论治,化裁加减。可取得较好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含白芍总苷,具有保肝降酶、抗病毒、镇痛等作用;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酸,具有保肝、解毒、抗肝纤维化、抗炎等作用。刘芬[10]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降低ATL、AST水平,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周丽芳[11]等人研究表明,芍药苷通过抗氧化反应而起到保护受损肝细胞的作用。贾敏[12]等人研究表明,芍药苷可减少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内胶原的合成,从而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甘草甜素中的甘草酸一铵、甘氨酸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转氨酶含量,起到护肝作用。刘艳等[13]人研究表明,甘草酸能够减少乙醇导致的肝纤维化,恢复受损的肝功能。吴航[14]研究表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黄酮可以降低羟脯氨酸量,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当芍药甘草两味中药联合使用时可促进各自有效成分的吸收[15]。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示,芍药甘草汤具有利胆退黄作用[16],保肝降低ALT、AST水平[17],保障肝脏血供,抗肝细胞氧化,降低门脉高压[18],防止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程[19],增强免疫调节作用[20],以及抗HBV[21]的广泛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甘草汤联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抗HBV能力,阻断病情进展恶化,临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芍药肝炎乙型肝炎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陆抑非《芍药》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