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下“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
2018-11-07林景
林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以下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性。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
一、把握朗读基调,重视对比朗读
一篇课文,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基调是指课文的基本情调,它是一种整体感,是各个局部的有机综合。小学语文课本按照朗读基调可以分为高昂型、凝重型、平实型和委婉活泼型等。
(一)选取不同基调的文章对比朗读,激发情感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选取不同基调的文章进行对比朗读,仔细琢磨它们在节奏、声音、语势等方面的差异。
1.高昂型。在小学课文中有一些课文属于慷慨激昂,起伏有致,多含昂扬、振奋、震怒、激愤的思想感情。像朗读《囚歌》《我的自白书》这类文章时,声调要高扬,语势要上行,声音要坚实,节奏快速,读起来要给人以激情飞扬、威武雄健、势如破竹之感,让听者享受到的是阳刚之美。
2.凝重型。有的课文属于感情深沉、文字徐缓、含意深邃,抑或郁闷凄凉,如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文章时,声调一定要低沉,语势要平稳,节奏缓慢,胸腔共鸣较多,读起来让人句句有力、字字入钧、令人遐思。
3.平实型。有一些像《只有一个地球》《太阳》这类自然常识性的课文,作者用简洁明了、质朴无华的语言来论述事理或说明事物的本来面目,带着客观性的叙述成分,朗读时一定要稳定、舒展,语势不能起伏太大,读到关键性词语时要重音突出,复句、长句的逻辑关系要区分出来,要在平稳之中求变化,舒缓之中求韵味。
4.委婉活泼型。有些诗歌、散文写得意境优美、清新活泼、隽永飘逸。如《匆匆》《桂林山水》《荷花》这类文章朗读时,声调要适中,语势要轻盈,优优雅雅,婉转流利,多扬少抑,声音柔和抒情,读出诗文间盎然的诗意和优雅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不同基调的文章时,要运用对比朗读的方法,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律动。
(二)同一种基调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朗读情感
革命烈士诗两首《我的自白书》和《囚歌》,虽然同属高昂型的课文,表现的都是革命者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但是,《我的自白书》讲究的是酷刑面前决不妥协的情怀,基调是自豪的、高昂的;而《囚歌》虽然表达渴望自由的愿望,但讲究决不愿以投降换取自由的情怀,基调是自豪的,却是深沉的。
即使是同一篇文章,随着情节的推移、场景的变化,朗读的语调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叶挺将军的《囚歌》这首诗,爱憎分明的思想,忠贞不渝的气节、坚定不移的信念充溢字里行间,朗读教学时必须讲究形式,营造氛围,渲染情绪,把握朗读的语调。笔者教学时这样做:(1)第一节的第1~2句男女分读,强调两种人的对比,第3~4句个别读,表示对敌人的无情嘲讽和极端蔑视,朗读的语调低沉到高扬。(2)第二节的第1~2句男女分读,突出“我”对“自由”的正确认识和选择,第3句齐声读,表现出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和可贵的品质气贯长虹;朗读的语调低沉坚定。(3)第三节的第1~3句逐句增加朗读人数,第4句分男女错开一个节奏前后跟读,再齐声重读“永生”结束,昭示反动势力日渐灭亡,革命力量日益强大,革命先烈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朗读的语调逐渐高扬坚定。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对比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受到语感训练的同时,也得到到心灵的震撼、情操的陶冶的教育效果。
二、教师范读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情感
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示范朗读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如教授《再见了,亲人》这课时,笔者声情并茂地范读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时,事先安排的课件开始播放离别的音乐,笔者在朗读中不知不觉眼眨泪花,这种情景也触动有的学生眼含泪水;之后,随着音乐,列车的声音缓缓远去,师生共同沉浸在对亲人依依惜别之中。因此,教师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能使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示范朗读后,用自己的真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较好地让学生感悟到这篇文章的内涵。
三、推敲字词,比较品读,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推敲字词是人们写作时精益求精的表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部分,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推敲字词是语言文字最基本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字词,设置相应的情景比较品读,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语言的精练、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例如,笔者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中第四自然段时,其中的一句话,我特意将其读出来:“……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读完,我问学生:“如果把‘赶’字换成‘接’字有何区别?”有的学生回答:“用‘赶’字比用‘接’字好。”我接着追问为什么时?一个学生回答:“‘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起伏的节奏慢;‘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伏的节奏很快。”紧接着,另一个学生回答:“从‘赶’字我体会到浪花很活跃,更显示出草塘的美丽。”通过这样比较品读体味,学生对“赶”字用得比“接”字好就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同时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用词准确。最后笔者让学生读好这一段,这时候全班学生对草塘的美感受更深了,读得特别有感情。
可见,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文字,感悟作者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涵的情味感。学生通过比较法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惊喜,较好地激发学生有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