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年代人的从业回忆

2018-11-07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作

林萍姗

改革开放40年,四个年代人青春时期的从业回忆各不相同,不同年代造就了不同的际遇,每一段都刻着社会发展的痕迹,都是时代的见证。

“50后”施学仁:响应上山下乡

出生于1952年的施学仁,是“老三届”(1966年文革开始时在读的初一到高三的六届学生,即“老三届”)的最后一届。1969年底,徐州发动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于12月16日下午召开,“老三届”有两种选择:江苏建设兵团与徐州地区六县农村。施学仁的选择是下农村。

据施学仁回忆,第一批可选的五个公社分别是大庙、大吴、大黄山、紫庄、魏集,他与友人选择了大黄山,而班中多数同学选择了大庙。大黄山距离徐州城市最近,条件相对较好,只种小麦、水稻,没有杂粮。下乡六年,他们净吃大米、白面。而选择大庙的同学在铁路边上,铁路子弟搭乘火车不用票,回家方便。

工宣队通知,1970年1月6日集体出发。他们的户口在数日前已被注销,配发了一张印有最高指示的上山下乡光荣批准证书,凭证书购买一个柳条箱、一个保温瓶、一个搪瓷盆、两双军用鞋……

到了大黄山公社,施学仁与友人被分到传说中大黄山公社最好的大队:可恋庄大队。大队中有五个生产队,施学仁分在了名叫姚圩子的五队。各生产队长领走了各自队中的下乡知青。

姚圩子是徐州专区贺村农科所的小麦试验基地,不做副业,专心种地。粮食打得不少,却没有钱。粮食卖给国家,小麦一毛钱一斤,水稻八分,工分价值不高。早些年一个工分七八分钱,施学仁去的那年一个工分六分钱,后来五分多钱。

他们的冬忙劳动中:一是整地,插秧的时候放水四边同样深。二是积肥,即到徐州城里扒垃圾、刮尿。队里有十几辆平板车,两人一辆,扒满拉回来,每人记一天工分,给三毛钱差费。半夜动身,三点多到城里,天明七点扒满。

施学仁下乡以后才明白抢收、抢种的形容多么确切。阴雨早了一天,或晚收了一天,麦子就会烂在场里。1971年,从麦子黄穗的头一天,就开始下雨,一连下了四十多天。收割好运到场里的麦子来不及脱粒,眼看着在场里发芽。徐州卷烟厂停了产,帮农民烘麦子,各个公社的场里还是绿的一片一片。盼望了一年的水饺、烙饼、白面、馍,眼睁睁看着成了绿芽子,他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不易。

除了抢收、抢种外,扒河也是生产劳动中的一件大事。任务最紧急的是1971年扒港河。4月下达任务,5份全县要水落谷。开工那天,满河都是人,全县的劳力都来了。他们到工地开始抬土,平地开河,筑堤。到晚上十点多,回庵子睡觉,第二天四点起,三餐在工地解决,饭后能歇一支烟的功夫,上下午各有一次休息。

“这样接近人的疲劳极限而又没有报酬的劳动,在改革开放多年后的现在是无法想象的。读读历史,看看现实,才明白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特别是给农民带来的幸福是多么巨大。这个幸福就是择业自由。”

下乡的生活持续了六年,六年后的冬天招工回城,施学仁背回来的还是六年前的行头,不过破旧了。他的青春留给了下乡的乡村,这是他最珍贵的从业回忆。

“60后”君道:赶上工作分配的末班车

1964年,君道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偏僻的村庄,在他的印象里农村总是与贫穷落后相关联。农民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孩子长大走不出农村生活圈,能外出找工作也是四处漂泊打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农村的孩子读好书、拿到铁饭碗就成为可能,成为工作的另一条出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要能挤上独木桥,往后就是光明大道,不愁工作没着落。

那时国家政策实行只要能考上大中专学校,毕业后工作是包分配的,只是理想与不理想的差别而已。在君道看来,农村穷苦的孩子靠自己找工作几乎不可能,勤奋学习方有机会成为幸运儿。因此,读书、考上大中专学校、拿到铁饭碗是那个年代有志青年的奋斗目标。

1982年,高中毕业的君道报考中专,以所在中学中考成绩第一的高分被省属重点中专学校——福建交通学校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录取。

据君道介绍,对于农村能考上中专在当时已经是天大的喜事,那年考上中专,全村500多户就他一人,是学校“状元”,也成为村里的“名人”。尽管如此,当年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如今看来并不算理想,深居农村没见过世面不晓得什么样的专业较适合自己,更谈不上兴趣。家人对社会欠了解,没有提出建议,君道仅听取一位同村人说从事航海不错,便报考了当时门槛不算低的该校。

两年学业完成,对口工作分配去向只有两种可能——走船或岸上,都是从事船舶无线电通信方面工作。君道最终选择在岸上,被分配在福州岸台从事与船舶有关的无线电通信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船舶与岸上之间的通信由传统的摩尔斯电报通信逐渐被先进的VHF/HF、DSC等通信手段所代替,工作将近二十年,学校所学专业已不再有优势,岸台萎缩逐渐被“吞并”,减员成为必然,求变求进、适者生存又为当务之急。

2003年,单位系统内人员和岗位“重新洗牌”,实行竞争上岗,为了不至于在岸台中丢失工作,君道在不惑之年仍拼命读书、应考竞争,最终竞争上岗,进了理想的单位。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岗位,君道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日积月累,工作很快上手,“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成为工作主线,为地方建设保驾护航成为他的工作奋斗目标。

“70后”许磊:从军人到人民警察

许磊出生于1977年,是一名“70后”警察,他的从业经历是战士考军校,而后分配至地方,为人民服务。15年的军队履历,是他青春时期的“神话”,也是这代人最傲人的谈资。

1995年12月13日凌晨,一趟军列,将许磊连同四百多名新兵,从东海之滨拉到了长江北岸的一座军营,他们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活从此拉开帷幕。

新兵训练持续了三个月,完成训练以后,他们就地开始专业学习。许磊的专业是空军地勤的机加工,四个多月后,训练结束,许磊与他的战友们分赴全国各地的军用机场。那时候,兵役制是海、空军四年,陆军三年,这意味着在1999年12月之前,许磊都是人民空军的一员。

同期一千多名新兵里只有七名有机会入选组建中的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而许磊正是其中一名。作为港团进驻前最后一批补兵,他与战友们搭上了1997年进驻的最后一班车,一年多的训练后,许磊所在的部队于1997年按时进驻香港。许磊亲眼见证了血洗百年国耻的全过程……

1998年,许磊如愿考上了军校,作为进驻第一批考学的军官苗子,他幸运地在军营中重拾书本,也因此,他不得不告别香港,只身奔赴位于京郊通县的遥远的军校,做一名陆军航空兵学员,三年制大专,专业为航空发动机维护与使用(直升机机械)。

2001年7月,许磊学成毕业,分配回原来的广州军区——位于佛山的一座军营。在那期间,许磊从一名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普通的基本军官,直到2010年,满本级别军官基本服役年限以后,他申请转业,回到自己的家乡福州。通过当年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调配和公务员考试,及考试成绩依序择岗的原则,许磊被分配到了福州市公安局,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80后”贾涛:思想求新,学以致用

贾涛出生于1983年,2003年“非典”风波刚过不久,贾涛结束留学,回到家乡大连,开始人生的职业生涯。

那一年,贾涛走进亲戚的工厂,做了四年工人。直到2007年末,他深刻地体会到做实业的艰难,而学习国际贸易的自己在一个只做内贸的企业中没有用武之地。渴望学以致用的他最终离开了工厂,他想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然而,贾涛毕竟没有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抢手人才。企业不愿意耗费太多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一个新人,四处碰壁的他选择从头来过。

在国际贸易这个行业的链条中,从现场到报关报检、货代、船务公司,最后到货主(甲方),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深度的理解,才能做好国际贸易。于是,贾涛选择从最基础的场地和货代开始,他有幸进入国内物流行业百强公司之一的大连分公司,仅仅三个月,又转入许多物流人向往的船务公司。

这时,金融危机爆发了……经过世界顶级船务公司洗礼的贾涛在行业进行整合之前离开了人人羡慕的岗位,加盟一家处于创业初期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直接进入公司的管理层。他运用在船务公司时期积累的经验,很快让销售团队有了起色,并在当年的绩效中取得行业前三的成绩。也正是那时,他开始逐渐转型到培训以及管理的岗位上。尤其是一件事真正触动了他,使他投身到新人的培训中去。

在创业公司负责销售团队的时期,贾涛认识了一个新人,新人每天比谁都努力、勤奋,但是三个月的坚持没有换回一个客户。作为主管的贾涛答应再给新人三个月时间开发客户,可是在第五个月零十天的时候新人选择了辞职,理由是:“我是公司最努力的新人,没有之一。我用了五个多月不停打电话、开发客户,却一无所获。我确实没有脸面再待满三个月却没有一个客户了……”

新人离开公司的第五天,之前他拨打过的客户以每天5个的速度开始回访,五个多月的辛苦有了回报,只不过新人没有坚持到享受胜利果实的那天。经过此事,贾涛下定决心着手有关大学生入职前的培训与指导。

从2014年开始,由于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导致当地各高校开始重视有关大学生就业前的培训以及相关创业大赛。让与贾涛同龄的大批“80后”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角色,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职场经验分享给在校的大学生们。贾涛开始在当地的部分高校担任大学生创业大赛指导教师、评委等客座职位,主要从事大学生从实习期到公司转正期间的相关职场内容的培训。今年,更是引入诸如日本百年以上企业职场礼仪培训等相关课程,为更多的企业服务,使当今的年轻人有更好的职业归宿。

对于改革开放的成果,贾涛浅谈了自己的体会:“首先,改革让许多有真本事的人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吃大锅饭般混日子;其次,‘80后’作为一代独生子女在改革开放初期享受到了能享受到的一切,父母出于补偿的心理会更加精心地呵护;再次,没有改革开放,我做梦都不敢想自己可以出国留学……”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