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育人实现路径探析
2018-11-06杨意青张智侠苏婧吴保伟
杨意青 张智侠 苏婧 吴保伟
摘 要:文化育人是大学的重要功能,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从注重文化传承,实现价值引领;加强文化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文化实践,增强文化认同;营造文化环境,形成文化氛围;扩大文化传播,提升文化影响,以及文化育人实现的保障机制方面,研究了首都体育学院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实现路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承担的职责使命,指明了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认清了我们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首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党委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制定了《中共首都体育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结合体育院校特点和优势,精心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十育人”工作体系,包括: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体育育人、自我教育,并以“十个行动计划”对其进行有力支撑。
文化育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文化育人是指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化行为活动和文化环境等的影响来实现。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无论哪一个育人方面、育人环节,其实都包含着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文化育人是大学的重要功能,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要求高校要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立德树人。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文化育人的功能发挥得好,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教育资源作用,对培养学校文化之质,传承学校文化精神,对扎实有效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可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体育院校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
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探析
文化育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注重文化传承,实现价值引领
一所大学的悠久历史是其进行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发挥以史育人的功能,通过一系列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活动,传承和践行学校精神,实现对师生的价值引领。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以“挑战者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其贯穿其中。一是推进校史、校情教育。学校博物馆是展示学校六十多年办学历史,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承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二是加强学校文化仪式建设。在学校重大活动中齐声呼喊“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的校训,在大型活动、升旗仪式等时传唱校歌《挑战者之歌》,增强活动仪式感,凝聚师生共识。
2.加强文化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校史校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应通过多平台多途径推动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支部”“进宿舍”等,用详实的校史、校情生动阐述学校精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在文化自信中坚定理想信念。一是成立文化传承讲师团。讲师团以关工委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发挥他们的知识和对学校熟悉的优势,依托学校党校、党支部等平台,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生主题教育、党校党课、主体党日活动等途径开展文化教育。二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教育形式要多思考、有创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等宣传教育引向深入。三是推进人文和艺术教育。体育类院校课程开设以体育及其相关学科为主,人文艺术类课程相对少,可以加强第一课堂人文艺术类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开设人文艺术类选修课程;同时,拓展第二课堂文化育人途径,提升学生审美品味。
3.丰富文化实践,增强文化认同
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文化实践活动,可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传承和践行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一是突出体育院校专业文化特色,打造品牌论坛。可持续加大建设体育学术品牌论坛力度,拓宽学术视野,将“‘一带一路国家驻华大使体育论坛”“体育热点面对面”“体育传媒新视野”“蓟门讲坛”“星期三之夜”等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学术品牌论坛办好、做强。二是鼓励业余文化社团发展,丰富师生文化生活。要鼓励引导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教职工活动社团健康发展;可以“读书宣传月”活动为主开展系列活动,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師生的精神文化修养;积极培育校园文化艺术精品,创作以“挑战者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优秀剧目。三是突出趣味竞赛优势,促进校园精神文化落实。可举办“我的首体院故事”“挑战者精神”演讲比赛等趣味竞赛活动,并展出征文、摄影、摄像、书画等多类主题作品,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精神、校园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师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校园文化的“生动课堂”。
4.营造文化环境,形成文化氛围
精致典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精心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文化改造。学校可经过充分调研,细致规划,增强楼宇、场馆、景观、绿化区等基础设施的文化气息;对校内广告墙、宣传栏、横幅、电子屏等进行精心布置,构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二是坚持润物无声,完善学校视觉识别系统。校徽、校旗等学校标识是学校的标志和象征,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凝聚着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学校可强化以校徽、校旗等为代表的大学文化的宣传弘扬,精细规范校徽、校旗的使用;可拓展校园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校名校训信封、信笺、手提袋、文件夹等,推出“挑战者”系列校园文化纪念品,潜移默化地引领和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三是应坚持正确引领,开展校园节能文化建设。要注重抓好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把“节约”作为一种核心管理理念、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引入校园,通过信息窗、校园网、制度建设等多元创设,让师生在感知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借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节约型校园建设主题广播、主题宣传手册,倡导师生节俭养德,推动节能减排文化的传播和师生习惯的养成,促进节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5.扩大文化传播,提升文化影响
强化校园媒体矩阵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台、官方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大众媒体等对学校办学成果、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列报道和专题推送,可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开展系列采访报道。例如:开展“聆听师道”采访行动,可通过组织学生记者采访、各院系供稿等形式,加强对学校名师事迹及其教育思想理念的宣传,对内宣教的同时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是突出校園文化浸入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展示。学校可结合国家重要纪念日、重大活动事件、学校党代会、学校校庆等重要活动,举办专题橱窗宣传、专题展览、纪念座谈会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鲜明的育人导向。利用校园媒体矩阵推送党史、校史类专栏文章,让有价值、有内涵、饱含高远志向和家国情怀的国史、党史、校史文化故事薪火相传。三是要突出校园文化输出功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应借助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学校特有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学校“高参小”“科学健身示范中心”“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和平台,不断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体育人才、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名片”。学校可依托国际汉语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等平台,面向世界推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不断加强学校文化输出能力。
6.强化保障机制,确保落地见效
学校文化育人要取得实效,除了要统筹推进好文化育人的各方面工作,还要切实建立和完善文化育人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及保障机制,确保其落地见效。一是加强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广泛参与的文化育人工作新格局,学校一段时间内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文化育人工作。二是形成合力。要形成推进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学校—二级学院两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校内各单位积极性,强化群团组织在文化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发挥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其参与文化育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全面推进学校文化的资源整合,形成文化育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和绩效考核。要不断完善文化育人的保障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文化育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文化育人工作绩效考核,将其纳入二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中。要将高等级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师生评优和教学成果认定的重要指标,定期对文化建设工作贡献突出的师生给予评优和表彰等。
综上所述,只有动员好全员参与文化育人,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文化育人,从多方面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并建立完善的组织实施保障机制,文化育人工作才有可能持续推进、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2-27)[2018-03-01].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2/27/c_1120538762.htm.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4)[2018-03-23].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杨晓慧.加强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顶层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7(3):10-14,68.
[4]王丹平.文化力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5]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
[6]王利琳.品牌领航—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7]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EB/OL].(2013-12-01).[2018-03-02]. http://www.wenming.cn/ll_pd/wh/201312/t20131201_1610671.shtml.
[8]上海交大积极推动以文化人以史育人[EB/OL].(2017-07-21)[2018-01-07].http://news.sjtu.edu.cn/info/1005/1455754.htm.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