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市砖头坳银铅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8-11-06邹辉辉
邹辉辉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砖头坳银铅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体围岩及夹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银铅矿床。
关键词:银铅矿;地质特征;成矿标志;矽卡岩
1.区域地质背景
区位于粤北山字形构造的中部,粤北凹陷北端,九峰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的部位。本次区域地质概述以图1为准,区内地层残缺不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明显,金属矿化普遍。区域内地层主要分布在北西部,出露有泥盆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构造主要为断裂,断裂较为发育,纵横交错,相互叠加,有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地质内容单调,构造简单,主要为震旦系下统、泥盆系中统地层及燕山二期九峰花岗岩体。
2.1地层
区内仅出露部分震旦系及泥盆系地层,简述如下: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分布于矿区北东,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65°。岩性为灰、灰白色大理岩化灰岩,与火成岩接触带有大理岩及矽卡岩。勘查结果显示矽卡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震旦系下统鹰阳关组(zy):分布于矿点西北部和东部,地层走向为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35°~65°等。岩性为灰、深灰色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母板岩。
2.2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接触带。
(1)断裂
矿区主要断裂为北东向断裂。
F1断裂:在矿区内长约400m并延伸出区外,宽0.5m~2m,走向北东,倾向西北,倾角40°~60°,破碎带内为碎裂变质砂岩、灰岩,上盘岩性为震旦系变质砂岩,下盘为泥盆系灰岩,属逆断层。F2断裂:分布于1号~2号勘探线间,长度约90m,断裂宽度0.3m~1.0m不等,走向40°~50°,倾向西北,倾角50°~66°。倾向上呈上窄下宽趋势。断裂在1号勘探线西南方向逐渐尖灭,沿走向北东端及倾向延深均有进一步延伸的趋势,破碎带内为碎裂大理岩,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隐伏逆断层,与银铅矿化没有明显关系。
(2)接触带
区内花岗岩侵入震旦系下统、泥盆系中统地层,接触面多呈波状弯曲或不规则状、起伏变化较大,与泥盆系中统灰岩接触带附近往往见有银铅矿(化)体,表明花岗岩侵入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3.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定Ⅰ、Ⅱ号银铅矿体2个,Ⅰ-1、Ⅱ-1银矿体2个,矿体产于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中,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2°~70°,沿走向控制长50m~275m,沿倾向控制长40m~205m,矿体呈稳定的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矿体以银铅共生为主,局部锌表现为共生,大部分为伴生,矿区银、铅、锌平均质量分数为259.51g/t、Pb1.61%、Zn1.32%。主要为Ⅰ号银铅矿体,其它均为单工程控制矿体。
(1)银铅矿体
Ⅰ号矿体:该矿体是本区的主要工业矿体,矿体在平面上呈似层状、脉状,在倾向上呈似层状或小脉状,有分枝现象。矿体产状走向47°~50°,倾向317°~320°,倾角42°~59°。含矿岩性主要为矽卡岩、极少量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围岩主要为大理岩、矽卡岩,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少量为硅化、萤石化、绿泥石化。
矿体平面上分布于877m、917m中段的5线、3线、1线、0线、2线,在826中段只见于1线,有PD1CM5B、PD1CM1B、PD1CM11、ZK002等15个工程控制,矿体工程控制标高826m~936m。矿体在走向上工程控制长度为275m,倾向上延深205m;矿体厚度0.42m~13.98m,平均水平厚度7.18m。平均质量分数为:Ag262.99g/t、Pb1.63%、Zn1.34%。
Ⅱ号矿体:矿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倾向上呈小透镜状,矿体产状走向58°,倾向328°左右,倾角70°左右,含礦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
矿体分布于0线、2线,有PD2、PD2CM2B二个单剖面工程控制,矿体工程控制标高830m~881m,矿体推测长度为50m,倾向上延深50m,矿体厚度0.92m~5.40m,平均水平厚度3.16m;矿体平均质量分数为Ag1l28.18g/t、Pb0.84%、Zn0.49%。
(2)银矿体
Ⅰ-1号矿体:矿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倾向上呈小透镜状,矿体产状走向55°,倾角60°,含矿岩性为矽卡岩,围岩为矽卡岩、大理岩,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
矿体只分布于2线,有PD1CM2B单工程控制,矿体工程控制标高917m,矿体推测长度为50m,倾向上延深50m,矿体厚度1m,矿体平均质量分数为Ag82g/t,伴生Pb0.22%。
Ⅱ-1号矿体:矿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倾向上呈脉状,矿体产状走向55°,倾角58°,含矿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
矿体分布于2线,有PD2CM2B单工程控制,矿体工程控制标高877m,矿体推测长度为50m,倾向上延深50m,矿体厚度1m,矿体平均质量分数为Ag63g/t、伴生Pb0.26%。
3.2矿石质量
(1)矿石物质成分
矿石物质成分,根据肉眼观察及光薄片鉴定资料,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银呈微细粒赋存于硫化矿中,且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脉石矿物为石英、硅灰岩、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以前三者为主,余次之。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有:它形不规则粒状结构、镶嵌粒状结构、浸染分散粒状结构等轴粒状结构、变晶结构等,以前三者为主,有用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等呈它形晶粒状、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之中或岩石的含矿裂隙中。
矿石构造有:团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分散状构造、分散条带状构造、条带状裂隙状构造。以前二者为主,后者次之。
(3)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中造岩矿物主要为SiO2、CaO、MgO、Al2O3、FeO等。矿体中共(伴)生有用元素为铅、锌。
4.矿体围岩及夹石
矿体的围岩有:矽卡岩、大理岩。顶底板围岩单样含银0.83g/t~35g/t、铅0.08%~0.25%、锌0.01%~0.37%。围岩蚀变强烈,有矽卡岩化、硅化、萤石化、绿泥石化。局部地段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是渐变的,无明显界限。
矿体内夹石为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这些夹石均因矿化不均匀而引起,它们厚度不大,多为1m以下,岩性与赋矿岩性一样,二者难以区分,靠采集化学样进行区分。
围岩和夹石无含量较高的有害组分,围岩和夹石对矿体的完整性没有影响。
5.找矿标志
矿体直接找矿标志为矽卡岩、花岗岩与泥盆系灰岩接触带。间接找矿标志为大理岩化、硅化等蚀变。
6.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矿体产出层位、矿体的形态及产状、矿体的物质成分、矿体围岩及找矿标志等分析,矿体控矿因素为花岗岩与泥盆系中统灰岩接触带,银铅矿大多赋存在矽卡岩中。初步认为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银铅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