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一山 山外有山

2018-11-06李婉宇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张一山写真集低谷

李婉宇

在北京一处胡同的四合院里,有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卧室。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小桌子,就是这间卧室全部的家当。这里是张一山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如今仍然居住的地方。

一夜成名那年,张一山12岁,对于他来说,做演员更多的是新鲜与欣喜。那时的他不懂什么是理想和目标,只知道演《家有儿女》里的刘星挺好玩的,应该继续演下去。

“刘星”火了,张一山从此被贴上“全民儿子”的标。可就算收视率长红、人气爆棚,明星的高姿态光环似乎都与他无关,他依旧是那个经常穿着打着补丁的袜子去上课的初中生,是那个会跟着朋友坐在大排档里撸串闲侃的大男孩。

《家有儿女》四部曲完结之后,张一山虽然接到了出演《扣篮对决》《寻找成龙》等大荧幕作品的机会,但都反响平平。就连偶尔看到关于他的报道,也都跟“长残”“没戏拍”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在众多小鲜花小鲜肉当道的娱乐圈,演技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曾经潜力无限的小童星,开始在许多人眼里沦为了“过气”明星。

可他是那个做自己的张一山啊,娱乐圈的风云变化,跟他没什么关系,做一个好演员才是他从始至终最在乎的事情。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有媒体问他为何还坚持走演员这条路,张一山说:“别的我不会干,演戏可能是我会干的事情里,干得最好的。”

Q&A;

Q=《课堂内外》高中版 A=张一山

Q:高中时光怎么过的?

A:上课,拍戏,补课。

Q:那时最快乐的事或最不快乐的事是什么?

A:开始是拍戏最快乐,补课不快乐。快考试的时候就觉得拍戏不快乐,上课最快乐。

Q:高中阶段对未来的生活有过怎样的设想?

A:想考北京电影学院。

Q:如果你有机会换—种职业,你希望是?

A:篮球运动员。

Q:未来五年,有什么计划?

A:拍戏吧,多拍点。

Q:你眼下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A:眼下的就是最好的。

在北电的四年里,张一山只在寒暑假里接戏,其余时间该上课上课,该回家回家。面对这般低产的节奏,有不少媒体提出质疑,张一山却总是一脸平静地说:“人都是这样,会不经意间地就生活在了别人的眼里、嘴里。只要你自己知道你要做什么就好。而且艺人本身就是要承担外界的评说和议论,这是职业的特殊性。我周围的人都很淡然。我依然是很正常地生活和拍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大家以为的低潮期,实际上是他最幸福的大学生活。他尝试过很多角色,例如《建党伟业》里一腔热血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邓恩铭、《食来孕转》中的“海归派”马瑞、《老炮儿》里痞里痞气的黄毛,这些小配角是张一山演技成长的助推器。这样的低谷,也让他早早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人的一生就像正弦曲线,你只能沿着X轴不停地往前走,是无法停止的。你不会知道你是否到达了1或-1。有高峰有低谷才是人生的常态”。

演员的走红,个人的努力是一方面,而机遇是另一方面。但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他就时刻努力准备着,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他根本没工夫去失落。

越努力越幸运。所谓的幸运,就是这个机会。

2016年,24岁的张一山终于迎来了这个机会。沉寂十年的他凭借在刑侦题材网剧《余罪》中饰演的男一号“贱人余”再度翻红。紧凑巧妙的剧情,演技的爆发,也让他收到满屏“老戏骨”“每一条青筋都在叫嚣着演技”这样的评价。

又一次事业的高峰,按照娱乐圈的固有套路,应该趁热打铁,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作品,可张一山倒好,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演艺圈慢行着,卖力地宣传他大学时代跟老师、同学一块儿完成的一部叫《毕业作品》的电影。名利和实现自我价值,张一山选择了后者,他觉得对待作品不必那么功利,人活着应该有温度,而不是都以冰冷量化的数据来衡量所谓的价值。

今年,张一山在意大利罗马、托斯卡纳等地取景,拍摄了自己的第一本写真处女作《山外有山》。

一般小鲜肉的写真集,不是华丽、高冷,就是卖萌、装酷,这显然不是张一山的路数。他的写真集,没有复杂的拍摄手法,没有绚丽的补光,没有精致的妆容,更像是一部写实的静态纪录片,素面朝天。他所呈现的每个瞬间都是真实的,就像他说的“写真讲究的是真,做人亦是这样。”

对待这本书,他像对待演戏一样敬畏,冈为在他看来,这件事会让那么多棵树为他变成纸张,还会花费他人的时间去阅读,容不得半点的懈怠。

更有意思的是,在写真集里还出现了很多他和工作团队同框的画面。他们都是和他一起工作了十幾年的小伙伴,从经纪人到宣传,他们同吃同住,一同迎接风光,也一起经历低谷,彼此之间早已变成了真正的兄弟和家人。

十几年不变的团队,就像他十几年来,一直还住在那间十平米的小卧室里,还是喜欢拍完戏就回到北京的四合院,在胡同里跟老邻居们打招呼、聊天,跟着父母去见他们的朋友,在那些长辈们的故事里沉淀自己。这是他的长情与念旧,也是因为让生活离自己近一些,才能演出真正好的作品来。

现在有更多的人认识“演员张一山”了。演员张一山行走在走红、低谷、再次翻红的曲线上。但在演员张一山外,一直存在着另外一个张一山。无论红也好,沉寂也罢,这个张一山始终如一。认真工作,平常生活,对待一切真心、长情。

猜你喜欢

张一山写真集低谷
低谷时调整好自己,高处时坚守好本心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低谷”关键在心境
张一山:说我90后老戏骨是观众谬赞了
张一山:刘星长大了
“低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