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序贯放化疗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探讨

2018-11-0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生存率

何 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肿瘤科,广东 广州 511400)

鼻咽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早期鼻咽癌患者常进行放疗[1],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早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的5年后,其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可高达89%[2]。但对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化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接受治疗后其总生存率较低。有资料显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 1月至2017 年 3月期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的病情均被确诊为局部晚期鼻咽癌。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24例;其年龄为 1 5~76 岁,平均年龄为(39.4±3.6)岁;其病程为1~5年 平均病程为(3.5±0.4)年。在B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22例;其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为(38.6±3.5)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4±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接受化疗前,对其进行抗过敏、止吐等常规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和调强放疗进行治疗。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方法为:1)对患者使用25 mg/m2的顺铂进行静脉滴注,在第1 d至第3 d使用,每隔3周化疗1次。2)对患者使用135 mg/m2的紫杉醇进行静脉滴注,在第1 d使用。同时对患者使用顺铂25 mg/m2进行静脉滴注,在第1 d至第3 d使用,每隔3周化疗1次。进行两种化疗的时间均为40 d。在以上两种方法中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化疗。进行调强放疗的方法为:调强放疗的部位为患者鼻咽部的肿瘤区域及周围发生肿瘤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区域。对患者上述区域进行照射的处方剂量为:肿瘤TNM分期为T1及T2 期的患者,其GTV的处方剂量为69.96 Gy;肿瘤TNM分期为T3及T4期的患者,其GTV的处方剂量为72~74 Gy;其亚临床高危区靶体积的处方剂量为60~64 Gy;其淋巴结阴性引流区的处方剂量为50~54 Gy。每周照射5 d,共照射6~7周。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加用辅助化疗进行治疗。辅助化疗的方法与A组治疗方案中新辅助化疗的方法一致,可在A组使用的新辅助化疗的方法中选择一种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放化疗前,需对其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等检查,以确保其对放化疗无禁忌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及发生毒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A组患者的OS为40%,其PFS为16%,其RFS为8%,其DMFS为4%;B组患者的OS为38%,其PFS为14%,其RFS为12%,其DMFS为20%。两组患者OS、PFS及RFS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DMFS为4%,B组患者的DMFS为20%,B组患者的DMFS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B组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56%(28/50),其听力下降的发生率为54%(27/50);A组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40.0%(20/50),其听力下降的发生率为48%(24/50)。B组患者听力下降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患者(P<0.05)。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和调强放疗均是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法。对早期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可很好地控制其局部及区域癌变的发展,且可减小肿瘤病灶对其身体的损害程度,杀灭其微转移的癌细胞。但采用此放疗方法对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不能提高其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还可增加其骨髓抑制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3]。有资料显示,对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可克服常规放疗及化疗中靶区内剂量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该方法可让患者的肿瘤靶区都得到充足的照射,从而提高其局部癌细胞的控制率。该方法还可有效地改善具有高远处转移风险患者(TNM分期为N3期或IVA期)的病情[4-5]。笔者认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其病情谨慎为其选择进行治疗的方法,在保证其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OS、PFS及RFS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DMFS、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患者。综上所述,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其DMFS较高。

猜你喜欢

鼻咽癌放化疗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