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空间:高校创新教育“设计工厂”模式的案例分析 *
——以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为例
2018-11-06魏泽
魏 泽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断推进和深化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既是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顺应和深化国内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创新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6年9月发布了《创新教育和为了创新的教育:数字技术和技能的力量》(Innovat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ng for Innovation: The Power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Skills)报告[1],报告明确了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因此,探索和研究创新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助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设计工厂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有效模式。设计工厂,英文为Design Factory,是跨学科的学生团队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复杂问题的共创空间。设计工厂首倡者是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于2008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3]。随后,设计工厂活动不断兴起,并逐步形成了设计工厂全球网络(Design Factory Global Network)[4],设计工厂活动遍布全球五大洲。开展设计工厂的全球五大洲大学或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5]、美国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6]、韩国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7]、波兰华沙理工大学(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8]、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9]等。怀卡托理工学院(Waika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成立于1924年,是新西兰主要的公立高等教育院校和最大的理工学院之一,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是设计工厂全球网络的成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Design Factory)模式的案例分析,剖析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教育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理念、思想、方法、特征、实施成效等元素,有助于丰富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也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也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深刻认识到创新人才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西方发达国家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教育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以创新著称于世的美国,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中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创新思想和理念已经融入到了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中。如2006年,美国颁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Leading the World in Innovation)[10],2013年,美国商务部又发布了《创新创业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和创业》(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 Focus)[11]报告,这些政策和法规中都强调了创新教育的重要价值,把创新植根于社会文化和国民精神的基因中,融入到了整个教育体系。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外创新教育研究对创新教育的整体论述较少,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教学与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与设计思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方面,有研究认为,创造力是我们应该培养青年一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一特殊问题的焦点在于包括人文和艺术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12]。在创新教育教学与课程方面,有研究考察了高等教育的当前趋势和教与学的学术,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教师为克服他们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而采用的教学策略[13]。研究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教育机构被迫要创新他们的政策,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合作和创新,以回应学生不断增长的要求和需求,对他们的学习挑战以及全球化世界的快速变化。有研究以本科学位课程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基础,阐释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在英国大学引入新课程和退出现有课程[14]。也有研究对欧盟与英国国家课程在创造力教育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对7659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比较了欧盟27个国家和英国课程在创造力方面的差异[15]。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研究从纵向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创新行为、自主性水平和认知需求与大学生个体创新能力正相关,并对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了讨论[16]。也有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中教师的学生创造力观,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从教师的视角来看,学生的创造力被划分为6个方面的模型,教师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独立的决定、好奇心和动机、产生一些东西、多角度思考、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六个方面来看学生的创造力[17]。在创新思维与设计思维方面,有研究通过一个试点案例的应用,说明了设计思维能够处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定义不明确的问题,以及设计思维在创新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18]。
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构想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也推动和深化创新教育的发展。通过对“中国知网”以“创新教育”为篇名精确查找和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以“创新教育”为题的学术论文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侯自元在1988年发表的《中等职业“创新教育”的方法》[19]一文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方法。而在1998年,我国创新教育才受到重视,创新教育研究的成果也有明显上升(如下页图1所示)。同年,中央教科所联合全国20多个省市启动了“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大型教改实验课题。之后,创新教育研究围绕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在2009年,“钱学森之问”成为众家热议之题,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创新教育受到高度关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讨论和深刻反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推进,创新教育也进一步延展和深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设计工厂”教育源起于芬兰的高校,是基于设计学学科演变而生的创新教育平台。国内外对“设计工厂”全球网络成员的研究有一些,但不多。Vikram Munigala等以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为例,展望了未来创新实验生态系统,研究结果得出了设计工厂的六个未来场景,对一般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影响[20]。Tua Björklund等在2011年发布了《社区眼中的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Aalto University Design Factory in the Eyes of Its Community)[21]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通过对社区成员的深度访谈,考察社区成员对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的见解和看法。Tua Björklund等在《基于激情的共同创造》(Passion-based Co-creation)[22]一书中介绍了设计工厂全球网络的发展概况,各地的设计工厂风格及其科学依据。国内对“设计工厂”全球网络成员的研究较少,“设计工厂”的发展刚跨越十年,应该讲正处深入发展和推广的时期,但其实践和产生的实效已经为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认同。
图1 30年来(1988-2018年)我国“创新教育”研究发文量总体趋势
二、高校创新教育“设计工厂”模式的案例分析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有多种模式和形式,而“设计工厂”是政府、行业合作伙伴、社区、高校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和构建的创新空间。在这个共创空间里,跨学科的学生团队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复杂问题,运用设计思维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和提升。本研究以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为案例,从“设计工厂”的创建背景、运行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实施成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管窥“设计工厂”全球网络成员的发展情况和所蕴含的创新教育思想。
(一)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创建背景
1.应对全球趋势和世界正在经历的快速变化,培养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的快速的变革,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和事物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如何跟上快速变化的世界是教育需要回应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怀卡托理工学院的教育工作者们充分认识到这点,把“设计工厂”作为学院最重要的教育方式。面对复杂而正在不断变化的世界,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和变化[23]。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在不断变革,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创新思维的塑造、沟通交流的技巧等等都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设计工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应对行业和社区的需求,加强学生与教育伙伴的紧密合作
伴随社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和社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而大学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和疏离于外界的现实需求。“设计工厂”是一个共创空间,强调跨学科的学生团队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复杂的问题。设计工厂不仅实现了学校与行业和社区之间的深度合作,也成为学生与行业之间亲密接触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助推学生成长的“立交桥”。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基于行业和社区的需求,以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来解决行业和社区问题,促进学生与教育伙伴更紧密地合作和深度学习。
3.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教育需要更多地创新,应该如何创新并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教育值得探究的深层次问题。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创新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模式,迈向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方式、教育质量等要素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程度反映了各国教育的世界先进水平。新西兰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教育现代化程度高,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把追求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设计工厂”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有效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层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促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育质量。
4.面向未来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前瞻性技能
新西兰高度重视未来教育体系的建立,有报道指出,经济学人智库EIU公布了一个《全球未来教育指数》(WEFI)排名,在所有参与评比的35个经济体中,新西兰以88.9分的成绩排名第一,超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洲[24]。该报告覆盖了各国15至24岁人群,重点是判断学生是否为未来的“人际交往、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等做好准备[25]。新西兰在《全球未来教育指数》(WEFI)排名最高得益于完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人们普遍认同教育要培养未来技能的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政府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使教育体系更好地面向未来。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教育也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体现,重视培养学生具备前瞻性技能(Future Focussed Skills),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二)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运行理念
1.为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准备
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所言“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新西兰高等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为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新西兰教育部与商业、创新和就业部共同发布的《高等教育战略2014-2019》中指出,高等教育是现代生活成功的通行证,它帮助人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周围人的生活,它为职业提供了特定的工具,是知识创造的引擎[26]。新西兰未来高等教育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相关的技能和研究来支持业务和创新,改善教育成果。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正是基于“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的理念,为学生搭建了创新成长的平台。
2.从实践中学习
创新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与探索中才能产生新的智慧和新的思想,同时学生也只有在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究中才能塑造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设计工厂”教育强调以行业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注重从做中学,从实践中学习。学生在设计工厂的学习就是一次历程,一次成长的经历,在实践中的学习,启迪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升了自身的软技能(Soft Skills),是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初步尝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远离传统的课堂学习,这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同时这也是一个他们以前从未有过的工作机会,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建立了新的解决方法。
3.跨学科学生团队的融合
跨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联系。跨学科打破了学科壁垒和传统学科思维的桎梏,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交叉、渗透与融合易于创生新的思维,生发新的创新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科,组建跨学科学生团队,不同学科的同伴一起讨论、反思、合作,寻求最佳的工作模式。跨学科突破单一学科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4.高校、学生与行业互动合作
高校与行业的合作既是高校推进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怀卡托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高校,重视与行业的对接和联系,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学生可以与行业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行业合作伙伴将真实的故事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工作场所获得真实的体验,以培养学生具备未来职业所需的技能。设计工厂搭建了高校与行业、学生与行业互动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是高校与行业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与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在设计工厂,行业人员和学生一起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研究、解决问题和共同创造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创造新的产品。
(三)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创新教育模式
1.“设计工厂”的角色
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是创新教育的新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怀卡托理工学院的旗舰教育品牌。“设计工厂”承担和扮演了以下角色:(1)跨学科学生团队的汇集地。设计工厂为怀卡托理工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与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携手合作的机会,是不同学科学生交流的汇集地;(2)学生未来技能的培养基地。设计工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技能,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需技能的培养基地;(3)创新教育方式的实践空间。创新贵在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衍生新思想、新观点,创造新发明、新产品。设计工厂为学生创新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创新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4)学生与行业的合作平台。在设计工厂,学生与行业伙伴亲密接触,深度交流与合作,接受来自一线行业伙伴的指导和经验传授,增强未来工作的真实体验;(5)行业真实问题的破解者。学生与学院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并合作解决行业的真实问题,以行业真实的问题为驱动力,促进了行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6)创新文化的引领塑造者。设计工厂是怀卡托理工学院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和谐向上的团队合作氛围、浓郁的创新文化推动了创新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
2.“设计工厂”的职能
“设计工厂”肩负了一系列的职能:一是创建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经验,培养软技能。选拔有意愿和热情参与的学生进入设计工厂,参与设计工厂的学生是本科及以上(Level 7 and Above)学历的学生,设计工厂目前向学士学位课程3年级的学生开放,包括媒体艺术、商科、信息技术、工程、社会工作、咨询辅导和科学等学科的学生,学生完成任务后将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设计工厂首先从试点团队做起,通常是由12名学生组成,分成3个跨学科的学生团队,有3位行业合作伙伴参与指导。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和角色模式教学方法,实行以热情为主的教学,以项目和问题为主的创新教育方式。二是加强与行业伙伴的紧密合作。设计工厂寻求打破思维定势,建立实际的专注的物理工作空间,让行业合作伙伴深度融合到设计工厂的教育教学中,促进跨学科学生团队与行业合作伙伴相匹配,他们共同解决一个行业提出的实际问题,致力于解决当地和全球问题,并提出全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三是推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努力把设计工厂打造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创新文化的塑造,从一个致力于推动创新文化的专业空间做起,使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和其它以人为本的设计工具,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生态体系。
3.“设计工厂”的创新思维训练过程
设计工厂采用“设计思维”来解决行业问题,沿用斯坦福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思维”EDIPT 模型[27](如图2所示),该模型将设计思维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同理心(Empathize)、定义(Define)、形成概念(Ideation)、形成原型(Prototype)、检测(Test)。模型的每一个阶段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可以不断重复任何一个阶段,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同理心(Empathize)是设身处地的从客户的角度思考,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是设计思维中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环节。定义(Define)是通过思维加工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界定问题的过程。形成概念(Ideation)是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式生成更多的想法。形成原型(Prototype)是利用身边的材料快速地将想法表现出来,逐步生成最佳解决方案。检测(Test)是设计中为客户提供反馈的过程,是设计思维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设计的终结,而是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此外,设计工厂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流程也采用另外一种模型,包括构建/重构、情境/分析、筛选/合成、形成概念、形成雏形、检测/提交等六个环节(如图3所示),整个设计思维过程也是不间断,不断反复的过程。
图2 设计思维过程图1
图3 设计思维过程图2
4.“设计工厂”的目标与主要特征
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目标是“培养今天的问题解决者,成为世界未来的影响者”[28]。设计工厂关注未来技术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未来技能,设计工厂的具体目标包括能够跨学科进行合作;能够与行业合作并实现共同创作;能够像讲故事一样交流想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软技能(Soft Skills),如共鸣、灵活性、合作、好奇心、效率等,增强可变通的技能和跨学科思考;能应对复杂的不明确的形势;拥有乐观进取和自我激励的态度;树立全球化的意识。设计工厂注重加强学生、行业合作伙伴、社区的紧密联系,从学生试点团队成立起就保持联系和交流,通过社区研讨会(Workshops with Community)建立与社区的合作和联系,建立行业早餐会(Industry Breakfast)来加强学生与行业的联系。同时,设计工厂是设计实践的重要场所,作为硕士生职业健康实践的一部分。设计工厂是运用设计思维将行业与创新者联系起来的专用空间,建立了学习型的创新文化。设计工厂注重跨学科学生团队的融合、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构建了高校、企业、社区、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创空间,形成了“问题、方法、技能、实践、文化”五位一体的良好创新教育生态体系。
(四)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的实施成效
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设计工厂的跨学科学生团队完成了许多有价值的项目,比如“如何防止或减少怀卡托地区四轮车的创伤”“应该如何运用新方法来提高怀卡托地区的福利和相关性”“应该如何测量地下管网的流量和压力”。项目问题往往是行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通过这些项目的合作,学生和行业合作伙伴都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学生有了明显的重大变化。怀卡托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受到雇主的高度追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取得成功,“因为他们在反映‘现实世界’的教育环境中以创新的方式学习行业相关的技能”[29]。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拥有一个活力四射、充满激情的教学团队,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设计工厂的工作,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学习空间并与他人分享。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是设计工厂全球网络的一份子,设计工厂全球网络汇集了研究、教育和商业从业者打造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以实践为主的学习体验[30]。 “设计工厂”模式是已被证明的成功模式,受到设计工厂全球网络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重视。
三、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
创新是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新时代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内在诉求和迫切需要,这就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和大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模式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基于此,我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采取以下推进策略。
(一)深入推进高校与行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
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模式实现了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而我国高校与行业的合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我国高校与行业的合作不够深入,特别是学生与行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深度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行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高校与行业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等。我国高校与行业的教育合作更多体现的是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而行业人员到高校参与教育教学的机会较少,触及到创新教育,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更少。创新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大学生创新也必须在实践中历练才能创生新思想、新发明,而来自一线的行业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是一笔宝贵财富,学生可以在与行业人员的深度合作和交流中知晓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未来技能。因此,我国高校与行业的合作应深入推进,深入到学生,深入到教育教学中,建立和健全合作保障机制,让行业人员积极参与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避免浅层次和形式化的合作倾向,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材搭建平台。
(二)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方法的应用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动力。由于受传统讲授教学的路径依赖和思维习惯,我国大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教育,而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非常欠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设计工厂以源于“现实世界”的行业问题作为跨学科学生团队和行业合作伙伴的破解对象,在学生与行业的合作中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注重设计思维方法的应用。鉴于此,我国开展创新教育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摒除“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创新教育模式的变革。一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重视跨学科思想的融合和交流。二是要把“设计思维”方法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设计思维源于艺术设计、工程设计领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它基于用户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和现实体验,强调从做中学的思想,这与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要求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高度的契合,将设计思维方法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和实际成果转化。
(三)面向未来教育,增强学生未来技能的培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大变革,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既对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未来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战略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创新和变革教育模式。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体现在人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我的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国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未来能力”的培养,注重以“考试分数”来衡量人才的水平高低,这种“高分低能”型的人才必定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教育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未来技能培养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促进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设计工厂是高校、企业、社区、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创空间,通过用行业和社区中的棘手问题来创新并解决复杂问题,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社区、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区在合作与交流中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很好的借鉴经验。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仅仅依靠高校单一主体难以完成,因此,必须协同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建立开放的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一是增强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职能和角色。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引导者,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加大对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二是高校要树立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与政府、企业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载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的教学体系,激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三是推进行业主动积极地参与深度合作。在实现利益共赢的共识下,推动行业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力量、实践场地、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支持,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践实训等注入行业的力量,共同构建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四、结语
本研究以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设计工厂”为案例,从创建背景、运行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为我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对于我国是一大难题,是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历史命题。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开展仍然步履维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继续探索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拓展创新教育新思路非常迫切和必要,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