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触媒引导下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青岛影·巷电影博物馆设计为例
2018-11-06郝赤彪张景国
郝赤彪 张景国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起源之处,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城市文化。它联系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青岛市中山路从德占时期、日战时期、民国时期发展至今,作为商业中心区浓缩了青岛商业历史发展演变。近年来,中山路几经更新改造,不断尝试赋予这条历史街道以现代商业街功能,却收效甚微。与此同时文化建筑逐步多元化的发展,告别以往“高大上”的形象开始向日常生活迈步,这种现象为以文化为触媒引导历史街区更新提供了有利契机。
1 概念简述
1.1 触媒
“触媒”即催化剂,源于一种化学概念,通常是指那些能改变或激发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如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图1)。在常温下双氧水的自然分解速率为1,但加入无机触媒氯化铁后其分解速率为1000。美国城市规划师韦恩·奥图和唐·洛于20世纪末提出的城市触媒理论,可理解为在城市中策略性的植入触媒元素以激发周边元素的改善,随着各元素之间相互影响深化产生共振作用,形成更大规模的触媒点,对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更新产生促进作用,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联动连锁反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图2)。
图1 淀粉酶作用原理图
图2 城市触媒作用过程图
韦恩等人认为城市催化剂具有以下8个基本特征:(1)新元素是多元的,可能来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是能够引起该区域现存要素积极响应的;(2)引入城市触媒的目的是提升现存元素的价值,或使其产生积极的转变,而不是摧毁或贬低旧元素;(3)其催化反应是可控的,不会损害原有的城市环境内涵;(4)触媒的选择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深思熟虑的、因地制宜的;(5)任何催化反应都不是事先预测好的,一种模式只能适用于一种情况;(6)触媒设计是影响城市未来形态的战略性决策,不是简单干预,而是精心策划的结果;(7)触媒反应整体反应效果大于各部分反应效果之和;(8)反应之后的触媒并没有被消耗掉,而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丰富城市内涵。
1.2 文化触媒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展了以文化政策推动城市再生的运动,匹兹堡文化地区的建设,巴尔的摩的内港开发等项目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样影响到西欧国家,文化元素逐渐被视为城市发展与旧城再生的驱动之一。吴良镛教授也曾在2004年城市规划学会的年会上提出“(城市规划发展的)出路在于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从文化深层结构中探讨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
触媒没有固定形式,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是无形的意识要素。因此文化同样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因子,用以传递和激发城市环境中的其他元素,进而推动旧城的更新,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更有利于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这对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好的城市环境可以推动和刺激潜在的商业投资,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环境的提升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如此的良性循环效应,是本文提出以文化为触媒的根本原因。
1.3 触媒运行效益分析
如今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网络数据,如POI分布信息数据、图片信息数据、UGC类评价信息数据、移动轨迹信息数据等的获取与分析,采取问题导向性的观点去切实解决“触媒”选取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实现触媒理论最大化效益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触媒理论的核心在于其传播与聚集的作用,据政府网络管理部门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各种网络信息载体中,微博账号12亿个,新浪、腾讯微博日均发帖2.3亿条,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QQ日均发送60亿条。这些均为“触媒”的传播提供了基础。有这么一个案例,重庆市巴南区顶山村是个天然避暑佳地,当地投资建设了第一座养生养老公寓,因地处偏僻而无人问津。最终通过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大量人流,甚至先后聚集5家公司的开发投资,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由此可见这种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裂变所带来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2 文化触媒的特性
2.1 文化的凝练与萃取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文化之于城市便是灵魂,是文化的差别赋予日益趋同的城市以独特的风貌,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足球之城罗马,又如苏州建筑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富有古色古香历史风韵的平遥和丽江古城,这些城市蕴含的文化肌理铸就了各自城市的性格魅力。
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要求我们在文化这一元素中凝练出具体元素,以便生成与之对应的物质设计要素。触媒理论的应用成败在于点阵效应的充分发挥。青岛灵秀,山、海、城、礁、滩、湾交相辉映;青岛典雅,儒、释、道与西洋文化在此相互交融,这就为在萃取文化触媒的过程中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中凝练出与之相切合的文化触媒,形成点阵布局,并将其转换成为该环境更新发展的主导因素,充分发挥触媒以点介入、以阵扩散的特点。
2.2 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是建立其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保障。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易于唤醒大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以便触媒能够迅速融入周边环境并产生化学反应,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上海新天地项目通过保留具有文化意义的石库门里弄与街区肌理,改善空间环境,将居住功能置换为与当地文脉相切合的产业,使之成为时尚和品味的场所,最后利用品牌效应的影响,带动周边土地开发,将卢湾区营造为文化艺术的聚集地(图3)。
2.3 文化的互补与促动
触媒并不是终极蓝图的描绘,其最终目的是利用文化的互动与促动使触媒集群效应与联动的特性得以发挥,具体体现在功能聚集与功能补益两个方面。功能聚集表现为同类功能产业借助文化触媒所带来的人气,聚集在一起共享客流提升整体竞争力;功能补益表现为文化触媒本身功能复合化发展,及与其他触媒互为补充,以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同时激发城市活力。这种功能的聚集与补益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使得触媒迅速产生聚变,产生级数效应,在更大范围与更深层次上激发引导周边地区持续发展。
3 基于文化触媒特性的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文化触媒特性及价值,本文提出功能补益,增强公众临场体验,系统性设计及开放式管理策略,释放自身能量以聚集公众视线、资金投入、周边产品等元素,激发城市活力(图4)。
3.1 功能补益策略
触媒并不是真空中独立的存在,他们是庞大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在各自的环境中起到了特定的作用。功能复合化是指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单一和固定的“功能”概念,表现为功能的有机集聚。功能复合化从两方面来阐释功能和空间的关系:一是动态功能观,以动态的观念来看待空间与功能的互动关系,注重空间在不同时段对不同功能的包容性;二是注重不同功能有机复合进而创造出多元化使用的复合的功能观,如建于1994年的南京玉环桥是我国第一座宽体人行天桥,在桥上设置有精品店。文化触媒所复合的功能是主体功能的派生,与主体功能相互补益,本体功能与复合功能并重。
3.2 临场体验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是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城市形态已经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作为“娱乐机器”而存在的城市,文化、艺术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市民参与和消费实践正演变成为一种新动力,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增长发展。文化触媒所发挥的触媒效应以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使建筑成为多种场景的真实表达,所谓“有人有戏有故事”。就如拍电影一样,把不同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白、场地、道具、音乐等要素形成一种外在和内在的元素传达给观众。文化触媒以主动姿态介入生活,并创造出多向互动的生活场景和多维关联的体验“空间”,唤起大众本能的好奇心,增强公众的参与感。由某一场景所激发的一系列行为,促进整个事件的健康发展,是形成触媒反应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3.3 系统性策略
系统观指出:“作为系统的事物必定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延续,整体地跟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城市中任何区域都不可能脱离城市整体而单独存在。文化触媒的系统性包括整体性、渐进性与反馈性。系统的能量大于个体能量之和,文化触媒效应的成功得益于对未来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同时应将其融入城市发展的系统中,充分利用其反馈的连锁反应去影响城市更大范围的变化。触媒的效应绝不是在描绘一个单一的终极蓝图,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变革。随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触媒效应以严谨的策略对周边产生聚集,影响和激发新的行为,并对结果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馈和调整,以修正触媒作用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
3.4 开放性策略
图3 上海新天地图
图4 文化触媒的设计策略图
2016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开放性策略是指触媒本身在面对社会或者个体的时候在空间、市场及政策三个层面允许公众介入。空间开放性侧重于空间允许公众的营造参与,在一定限度内允许个人或者团体通过合法程序和方式参与共建。之所以需要市场的开放是因为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借助市场的双手,将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经济的双赢。触媒反应对城市的发展是长期性的,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动力,离不开国家、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政策与规范的支持与引导,为触媒不断注入新活力。因此自身的开放性使文化触媒始终保持可持续的生机与活力,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保障。
4 案例研究——“影·巷电影博物馆”设计
4.1 以电影文化作为触媒载体的萃取背景
中山路作为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持了较为完整的近代青岛特色,沉淀了不同时期、多种风格及各类功能的建筑,包括具有鲜明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公共建筑;庭院式独立建筑,统一采用红瓦屋顶,体量追求小巧舒适;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里院建筑,拥有着长方形或券顶的门洞,院内设影壁、公厕,“底商上住”的功能模式,如今已沦落为闹市中的“棚户区”。许多大型商场皆已歇业或经营惨淡,中山路北部地区以小型零售业与餐饮业等低端业态功能为主,服务对象单一且缺乏成长动力。老街区内道路交通服务能力差,停车位的不足致使司机违章占道停车。如今汽车成为道路的主角,街区尚未明确慢行交通系统,步行及外部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较差,整体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不足。随着中心城区东迁和商业的衰落,大量居民从街区迁出,临时住户进入街区,导致人口流动大,社会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0世纪末期中山路迎来更新改造,发达商厦等高层建筑的建设严重破坏了街区风貌,城市的内涵特色与历史记忆逐渐丢失,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矛盾日益凸显。
青岛电影文化底蕴浓厚,早期电影院大多分布在中山路,如1900年亨利亲王饭店开辟的仅放映国外电影的场所,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院水兵俱乐部等等。作为“天然摄影棚”与“万国建筑博览会”,百年来,这座城市几乎每个场景,不论是滨海景区、名人故居等地,还是大街小巷,都在影片中向世人展现青岛魅力(图5)。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青岛“电影之都”称号,自此青岛正式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电影之都”。
图5 中山路文化底蕴分析图
4.2 电影博物馆的触媒特性
电影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最平凡的艺术,中山路所沉淀的电影文化促使电影博物馆在中山路历史街区改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作为纽带联系着街区周边的各项职能,为街区居民与游客搭建一个公共交流平台,向公众展现青岛电影文化的同时提升街区品质。
电影博物馆的多元化设计改变了其传统的收藏展览职能,这种功能属性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利用价值还激活了城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电影博物馆通过恰当的设计参与到历史街区的更新中,逐步改造着街区,形成一个可容纳多种生活场景的“容器”,在满足基本的收藏展览功能之外形成激活和联动效应,并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形态功能,进而吸引更多新触媒元素的植入,共同引导街区走向良性发展。
4.3 影·巷电影博物馆设计方法
4.3.1 从孤独到繁华——基地的蜕变
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内,南部或是独立式别墅、商业办公建筑,或是经过近年来改建的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现状保存完整。而北部街区以传统里院建筑为主,具有鲜明的青岛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部分建筑年久失修,建筑质量较差,大量人口外迁,致使街区失去活力,亟待更新。而基地位于四方路南侧,潍县路东侧,与博山路相邻,交通可达性高,且该地块距天主教堂150米,距青岛群众艺术馆200米,距劈柴院350米,周边人文气息浓郁,但因建筑年久失修早已沦为一片废墟,与周边格格不入,甚是孤独。将此地块改造成为电影博物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文化交流活动场所,为废旧的地块注入新的活力,以期完成蜕变(图6)。如法兰克福现代美术馆便被修道院、教堂、市政厅及新老公寓所包围。博物馆将成为街区人文性格的体现,历史文脉与城市记忆的传承者,同时借此契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起到街区更新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图6 基地周边环境分析图
4.3.2 从单调到趣味——功能的复合
目前我国已步入消费社会,投资者更应该考虑消费场所和消费形态。电影博物馆在功能业态上运用电影文化与现在生活相结合的功能复合策略,营造能够相互补益的新型公共空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展览功能。这种功能复合使得博物馆从一个简单的收藏展览建筑转换为一个多功能的可激活周边的触媒载体。
在满足博物馆收藏展览需要的同时,一方面挖掘电影相关生活形态,在一层空间集中电影周边产品,如音像制品、其它相关衍生产品售卖等;另一方面,引入现代生活娱乐功能,如二层三层部分空间设置以电影为主题的轰趴、书店、咖啡厅等;明星效应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适当引入明星产业可帮助实现街区的复兴,如赵薇的梦洛酒庄,杨澜的澜珠宝等。
广大电影爱好者与游客为博物馆提供了客流基础,其功能的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与交往空间是对博物馆空间的延伸与补充,功能的多元化为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的历史文化的体验和消费,使得传统的文化形态既不显沉重,也不落市井俗套。
4.3.3 从空旷到丰富——叙事性空间的可变
功能的复合要求空间是可变的,通过空间可变以适应和容纳功能多样化需求。博物馆为框架结构,采用8m*6m的模块组合,增强同一空间对不同功能的兼容性和空间组合面对功能转换时的适应性,根据人数和使用性质的不同以及之后的反馈信息决定和调整模块的数量及空间形态,并运用可移动墙体分割空间(图7)。
图7 功能复合的空间组合图
电影需要建筑来定义和组织空间,而建筑的空间则具有强烈的体验性与观赏性,本方案将空间的开合转换,玻璃、钢材与红砖建筑材质的混合使用创造了丰富的光影空间。建筑中引入“内街”的概念,增加游客空间体验感,内街的共享中庭设计加强了各层空间的联系性,实现情景的分割转换;单向光源具有一定的神性色彩,在设计中运用穿插的手法,在博物馆的一侧插入三个以实为主的体块,仅单侧开小窗形成三处冥想空间,使人心灵得到升华。最终以不同形式的空间转换形成初见、结缘、邂逅、感悟、离别、行进、重逢、反思、冥想的叙事空间。这种空间的塑造手段吸引公众的聚集,给观光者以心理暗示与无限的遐想空间。
4.3.4 从被动到主动——连续场景的营造
将博物馆单调的收藏展览空间营造为一种有“细部”的场景空间是我们设计的初衷。通过将博物馆转变为一个城市活动的发生器,完成了从行为到场景,从场景到事件的结构转换。将博物馆单一枯燥的参观行为转化为不同场景下的临场体验。
首层空间透明玻璃橱窗与大量的开口设计,将一些展品以非卖品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使来往行人在丰富的看与接触之间,情不自禁的驻足停留。这种通透的、吸引人的且具有生机的建筑形态赋予了街区空间一个精美的人性化尺度;广场是街道的汇集处,也是街道的扩展。方案中拆除地块东南角建筑,营造具有摄影棚气息的休闲广场,布置摄影器材如摇臂、轨道、升降机等,给公众带来全新体验,这种充满活力能够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场景就是最好的广告(图8)。
图8 影·巷电影博物馆轴测图
5 结语
日常生活有其庸常的一面,更有其丰富多彩的一面,后者尤其应该成为我们设计灵感的不竭源泉。本文旨在以电影文化为切入点,从城市触媒的角度论述历史街区中被时代所淘汰的空间更新策略,以功能复合的、增强临场体验的博物馆建筑来激活周边生活。与整个街区此类空间改造共同形成一系列的激活效应与联动效应,引发触媒效应,为具有相似环境状态的历史街区更新提供新思路,并改变城市未来。由于该项目为虚拟项目,未能付诸实践,从构思到设计恐脱离实际,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说明:
①本设计曾获得2017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优秀奖;
②参与设计人员:张景国、侯永禄 设计指导:郝赤彪。
③文中图1、3来源于网络,其余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