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两区共建” 助推乡村振兴
2018-11-06
去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构建了区、镇、社区、村基层党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体制,建立128个农村社区党委,下沉902名专职社区干部,上提1032名村党支部书记,有力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在此基础上,为顺应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新要求,即墨区大力推行“两区共建”,并把灵山镇作为先行区和样板来打造,通过建强组织体系、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等措施,探索形成了一条依托产业建园区、围绕园区强社区,通过“两区共建”带动农民就地增收致富、就地实现城镇化、村集体经济同步发展壮大的乡村振兴“灵山路径”。
全面加强社区党委建设,构建乡村振兴组织体系。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关键,组织振兴是保障。灵山镇创新组织设置,集聚优势资源。镇党委按照“党委领导、产业先行、巩固基础、服务群众”的总体思路,以社区党委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设立乡村振兴党委,隶属镇党委统一领导,乡村振兴党委下设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五个党总支,产业振兴党总支下设中医药种植、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三个党支部,将全镇特色农产品、旅游休闲等优势要素资源全部纳入组织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全镇划分为灵山景区、精品农业示范区、玫瑰小镇等五个社区党委,实行社区党委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一起部署、同步推进,各社区党委聚力培育打造优势主打产业,实现党建引领和产业富民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灵山镇安排5名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5名中层干部和27名机关干部担任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出台了50 余项相关制度,从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生活用品等方面为社区党委运转提供保障。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灵山镇着重突出生物医药、文化生态、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吸纳乡村能人、带动普通农户,形成“一社区一特色产业”的“两区共建”发展模式。一是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围绕玫瑰特色与休闲健康养生定位,依托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引进修正药业,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新业态。该项目推动构建“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新模式,带动灵山周边数万亩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效应。二是打造文化生态品牌。岚前岭村依托玫瑰小镇游客基础,发展瓜果蔬菜休闲采摘、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产业,建起10多个乡村旅游观光景点和配套设施,并量身定制了“悠然灵山,乐哉岚前”文化品牌,经过近两年的运作,该村已经初步获得收益,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利用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着重发展休闲旅游业,建立了“一核二廊三谷六园九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创新“两区共建”发展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内在活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来提供新动能。灵山镇在推进“两区共建”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内生动力。一是盘活闲置资源。通过村集体办公用房、校舍等闲置集体资产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吸引供销、粮油、种业、商贸连锁企业入驻,探索构建“村集体+产业经营+农户”合作模式,实现闲置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岚前岭村对村委闲置办公场所进行改扩建,将其打造为石磨面粉加工坊,注册商标“田小磨”,集生产加工、游客体验、产品展销于一体,主打黑小麦全麦粉、全麦粉面条、五谷杂粮等系列产品,为村集体每年创收20余万元。二是加速土地流转。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集中流转土地,激活村庄“四荒”、沟渠、坡岭等土地资源,为村集体带来持久稳定的土地收益。三是拓宽收入渠道。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探索实施股份合作型经营方式,明确资金参股、土地入股和资产租赁三种运营类型,实行村集体与投资人“合伙经营、按股分红”,村庄最终收益用于社员分红、合作社发展基金、村党支部运转经费和集体收入三部分,实现富民、兴社、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