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治理分析研究

2018-11-05刘慧

法制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共享单车

摘 要:共享单车自2016年入駐成都市以来,带给市民短途出行方便的同时,乱停乱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笔者通过对成都市的七大区的现场调查,实地走访,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从共享单车的发展与现状、乱停乱放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033-02

作者简介:刘慧(1996-),女,汉族,四川大竹人,成都文理学院,本科在读。

一、成都市共享单车的发展与现状

(一)成都市共享单车的发展

2016年底,共享单车迅速在成都的街头走红,截止2017年4月15日,成都共享单车总量在50万以上,注册用户460万以上,累计服务人次多达1亿人次,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与ofo小黄车共同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全国骑行指数中成都位于第二。

在共享单车诞生之前,成都人民通常以乘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以及新兴的滴滴等方式解决出行问题。相比前者,共享单车的通达性更强,切实帮助用户实现点到点的出行,有效解决早晚高峰短距离出行的问题。如今,成都市街头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的身影,其已经成为居民短途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不二选择。经笔者实地调查,发现成都市主要有摩拜、OFO、哈罗、永安行、青桔单车、智聪、黑拜、1步单车、赳赳单车等品牌的共享单车。

(二)成都市共享单车的现状

根据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17年12月中心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成都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总量约138万辆,运营企业7家。其中OFO小黄车约80万辆,摩拜单车约45万辆,两家运营企业投放车辆占全市单车投放总量90%。

笔者对成都市一环到三环的各地铁口,公交车站台,大学、医院及购物广场附近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显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1、车头车尾不一致;2、用户骑行或停放占用人行道,盲道,机动车道;3、部分路段车辆数量不均衡;4、“僵尸车”无人认领等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对共享单车的停放的现场统计显示:

1.地铁口、公交车站台、大学门口、医院门口、十字路口以及购物广场周边,随处可见零散的,朝向不统一的,颜色不一致的单车堆积在附近,如金牛区地铁羊犀立交站、一品天下站,武侯区成都体育学院正门、华西医院正门及各侧门,大量的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影响行人通行,无人维护管理。

2.共享单车占用人行道、盲道、机动车道。如天府大道沿线、中环路地铁高朋大道站附近人行道上数十米停车点被数百辆共享单车占用。

3.大量共享单车堆积在建筑施工区域、小区以及偏僻的街道附近,个别单车停在立交桥下的隐蔽角落,无人处理,形成“僵尸车”。如一环路北一段134号,堆积了几十辆共享单车。

4.各路段共享单车停放不均衡,以天府广场中心,天府广场以北,只有两辆共享单车,而几十辆共享单车主要集中在天府广场的南部人民南一段和东部的东御街。

二、成都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原因

面对目前共享单车最典型的乱停乱放问题,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宽阔平坦的地形优势,无疑为共享单车的骑行体验加分

各单车企业在单车投放初期为抢占市场,吸引消费者,纷纷推行“2元包月骑行”,免费骑行,甚至骑单车领红包的活动,因此,这种出行成本极低,随停随放,性价比极高的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成为成都人民出行方式的“新宠儿”,但随之也产生了乱停乱放的问题。

(二)法律法规滞后

在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等问题出现之后,2017年3月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首次联合颁布了《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试行意见”),但由于其效力位阶较低,内容规定过于简单和粗糙,对于用户的违法使用单车的行为还需借助其他法律法规予以惩处,且有效期只有一年,旧的意见失效之后,新的具体规章没有及时跟上,从而使乱停乱放处罚无据,在这种既找不到处罚主体,也没有具体案由的情况下,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因此,如何制定有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具体处罚措施,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单车企业调配不及时

共享单车企业为占据市场份额,扩张投放量,而又为节约成本少雇、甚至没有线下运营的维护人员,虽然个别共享单车企业增加了线下维护人员的队伍,但单车企业的投放量与线下维护人员严重不匹配。线下维护工作人员没有统一着装、挂牌等身份标识等问题。经笔者现场调查,发现单车线下维护工作人员地域分布严重不均,人手严重不够,就拿成都市武侯区的著名景点锦里为例,笔者经实地调查发现三家单车企业的维护人员。据了解,某单车企业是三个人为一小组负责以锦里为中心3公里以内的单车维护。然而,其他街区零散的单车停放却不见维护人员进行维护。

(四)单车投放量与单车停车区域规划不协调,非机动车停车区域规划不合理,在地铁口、公交车站附近、购物广场、写字楼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缺乏单车停放点和停放指示牌。

(五)居民规则意识不够强

某些市民为上下班高峰赶时间、图方便将单车停在盲道、人行道、机动车停放区域,影响行人通行,说明居民的文明停放单车的意识有待加强。

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的对策分析

2017年8月3日交通部等十部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成都市也出台了“试行意见”,以规范共享单车的乱象问题。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笔者就此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下思路,以期解决问题。

(一)政府层面

1.政府应尽快将规范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纳入立法计划,目前,已经有北京市和深圳市将对非机动车的管理纳入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作为一线城市对共享单车的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政府应当吸收借鉴北京、深圳出台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处罚规定,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构建制度保障。

2.构建信用体系,设立“违规停放黑名单”。目前,已经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与支付宝合作实行“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行”,即用户凭借个人信用即可获得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权,一方面信用分的担保可以使用户省去交押金的步驟,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有利于培养用户的共享消费习惯,另一方面,随着信用分作用的增强,用户对自身信用分的关注可以促使用户规范使用共享单车,有利于构建信用体系。

3.加大对地铁站、公交站、著名景区、医院、大学门口附近增划单车停放区域,增设共享单车停放指示牌,取缔不合理停车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4.通过大众媒体倡导市民文明出行。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职能,利用公益广告、大众媒体等媒介来向公众宣传爱护共享单车,引导居民合理使用共享单车。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通过相应的处罚机制,引导公民有序停放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共享单车出台了信用惩戒条款,提醒用户停放在规范区域内,例如摩拜后台有一套积分系统,每位用户有100分的原始信用分,用户一旦停放不规范,下一位使用者对其进行举报,摩拜后台系统便会扣除上一位单车使用者的信用分,当用户信用分过低,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使用权利。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类似这种经济处罚机制来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2.扩大并规范单车企业线下维护队伍,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维护与保养

截至2017年11月底,成都市投放量较大的运营企业均增加了线下维护人员数量,其中摩拜单车专职维护人员已有380余人,OFO小黄车线下专职维护人员有980余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不能满足正常维护调度的需要,且存在着维护人员地域分布不均、无统一着装、挂牌等身份标识的问题。对此,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扩大线下维护队伍,加强对维护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公开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使公众实际参与对共享单车的维护,引导用户文明用车。

(三)公民自身

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对于共享单车乱象问题的治理过程中,有效监督实施成效;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共同维护公共资源,努力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1]唐芬.共享单车乱象与多中心合作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7)09-0096-06.

[2]张润民.反思共享单车治理中的行政监管基于随停乱放问题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8)03-0026-02.

[3]朱萍.2017-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报告[J].中国商论,2017(11):143-147.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共享单车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