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式护理交班对老年痴呆患者睡眠时长的有效性分析

2018-11-05李茂乾韩菲李超马建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护理观察老年痴呆

李茂乾 韩菲 李超 马建敏

doi:10.3969/j .issn.1007 -614x.2018.2.94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式护理交班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睡眠时长的有效性。方法:收治睡眠时长<2h的老年痴呆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追踪式护理交班,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式护理交班能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睡眠时长,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追踪式护理交班;老年痴呆;睡眠时长;护理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老年痴呆(AD)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老年痴呆是一种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早期出现记忆力、定向力、社会功能减退,晚期患者的智能全面衰退,呈现明显的痴呆症状,最终大部分高级神经系统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1]。据相关资料,44%的A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翻。有学者认为,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节律和结构明显受损,在早期轻度痴呆患者中即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其与正常老年人的睡眠相比,表现为睡眠紊乱的进一步恶化,而且不同于其他疾病所致的睡眠紊乱[3]。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老年痴呆患者睡眠时长<2h,是老年精神科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失眠、早醒、未睡、入睡困难,进而出现游走、自语、行为紊乱等,由于睡眠时长减少,患者起床活动概率增加,有可能出现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甚至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有可能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给护理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加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临床上,在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的同时,我们发现,追踪式护理交班,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还提高了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对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沟通有很好的辅助效果,更主要的是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时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将其更大范围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資料与方法

资料纳入标准:文中所选痴呆患者均符合老年痴呆诊断标准(美国神经学会制定)。

资料排除标准:因生理原因(大、小便,饥饿等)出现暂时不能入睡的,因环境(吵闹,光线刺激)等影响出现的。偶发性失眠经当次医嘱治疗后睡眠改善的。因躯体疾病(如发热,心功能异常等)引起的失眠等。

资料选择:选择老年痴呆患者中睡眠时长<2h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5~ 80岁,平均67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15例,血管性痴呆10例,混合性痴呆7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研究组,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追踪式护理交班。调查人员进行睡眠障碍方面知识的培训。具体要求:①认真学习睡眠障碍方面知识,常见临床表现形式。②客观记录患者入睡的临床表现形式,失眠原因,准确记录入睡时长。③按顺序记录1周内睡眠变化情况。

组织学习自制追踪式护理交班量表:①表格包括时间,班次,睡眠障碍的具体表现,临床表现形式(醒于床,游走,自语等),单次处置后睡眠表现,入睡时长,交班。②下一轮班继续观察、记录,再交班。

资料收集方法:以睡眠时长>2h的患者为有效例数采集数据。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有效14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9例,有效率56.3%。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论

睡眠时长与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有很大的关系。对患者进行追踪式护理交班,准确记录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便于主管医生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提高了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度。

睡眠时长的治疗与老年痴呆患者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由于考虑患者的年龄及用药安全的因素,临床医生用药起始剂量相对较小,睡眠改善情况也就相对较慢。追踪式交班更便于医生对患者药物剂量的调整。

追踪式护理交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度。护理人员应合理规划患者白天的在床时间,发现患者白天在床时间过长时,应及时给予干预。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赢得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患者夜间睡眠程度的改善。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学者认为,睡眠障碍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4],睡眠障碍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恶化,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夜间失眠和夜游是其照料者最不堪忍受的问题。因此,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6]。

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学习有利于促进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的方法,取百家之长。近年来,为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临床上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护理措施,有学者认为,强化心理疏导,增进正性情感有利于患者睡眠的改善[7]。还有分析指出,改变护理及管理的模式,有利于精神科患者睡眠的改变[8]。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排除影响患者睡眠的干扰因素。如患者不能入睡时查看病房环境是否安静;是否耐心询问患者不能入睡的原因,协助其解决问题。争取在非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护理工作。

追踪式护理交班是建立在以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不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与药物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老年痴呆患者在躯体情况影响下,药物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浓度,症状很难出现明显的改变。在幻觉、妄想、焦虑、紧张、抑郁等因素的影响下,护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医生,必要时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约束,防跌倒及坠床的发生。

追踪式交班应客观报告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不应主观性地加重患者的病情变化。追踪式护理交班方便临床护士开展护理工作,也便于医生获取患者信息,更便于医护工作的沟通与开展。希望更多的同仁进行临床验证及推广,为更多的患者赢得治疗机会。

参考文献

[1]覃汝天.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2011.9(7):50-51.

[2] Carpenter BD, Strauss ME, Patterson MB.Sleep disturhances in com-munity-dwelling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ClinGerontoL1995.16(2):35-49.

[3]

Vitiello MV, Prinz PN, Williams DE,et al.Sleep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mild-stage Alzheimer's disease[J].J GerontolSci,1990,45(4):131-138.

[4]黃流清,邵福源.Alzheimer病相关的睡眠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5):307-308.

[5]

Me Curry SM,Pike KC,Vitiello MV,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concordance and van-ability of sleep quality in persons withAl-zheimer's disease and their caregivers[J].Sleep,2008,31(5):741-748.

[6]楚向丽,王荫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47-148.

[7]江皋轩,崔梅,李明秋.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5(12):214-215.

[8]徐止浩,金海英,李凤芹.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观察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5(15):1951-1952.

猜你喜欢

护理观察老年痴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痴呆采用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与盐酸美金刚的治疗效果分析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