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健身绿道的营建及其植物配置

2018-11-05罗旌满

绿色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林带绿道绿地

罗旌满

(上海徐汇园林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1 引言

绿道(Greenway),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人将此翻译为绿色的通道、长廊。green的原意是浓厚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观不仅有林木、野花、野草,还有野生动物,而way是由人参与修筑的长廊、通道,这种通道可沿江、湖、河也可顺着山坡延伸,故green和way是自然景观和人为参与结合的线型绿色通道产物。绿道功能是多元化的,主要有①文化功能,将绿道引申到名胜古迹;②连接功能,将城市与农村、镇与镇之间连接;③旅游功能,将绿道引申至旅游景点;④健身功能,作为人们锻炼休闲场所。20世纪绿道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就十分盛行。国内重庆、深圳均有这方面的报导。上海近几年开始重视绿道建设。众所周知,上海缺乏自然的森林资源,但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建造了大量的绿地、绿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这些营造较早的绿地、绿带中一些苗木已长成参天大树,并形成次生林木,野生松鼠、鸟类常出没于林间。就其景观和生态效应而言,与自然没有多大区别。上海从实际出发利用已有的景观林带等资源改造成绿道并将绿道发展定位于健身和休闲这是正确的。本文归纳了上海健身绿道的几个类别及其相应的植物配置,并就“绿道”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 上海健身绿道的几种类型

2.1 在景观绿带中营造健身绿道

20世纪80年代所建设的市政公路,其两侧都配有绿带,这种绿带不仅有一定的宽度(多数3~8 m)且植物配置十分完善。一般为多层结构——乔、灌、草。这种绿带与车行道合并统称为景观大道。景观绿带的条件为健身绿道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上海杨浦区在沪松公路两侧的健身绿道就是穿行在景观林带中。

2.1.1 健身绿道走向、规格和有关苗木的处理

健身绿道走向无疑是顺着景观绿带展开的,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些挡道苗木的搬迁和伤害。绿道选择正确的入口和具体走向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方选择了原苗木的株间或行间为道路入口并穿行于株行间。这样便可使搬迁或受伤害的苗木数量降到最低点,见图1。若遇上较大规格苗木则道路绕开之,形成稍曲线的道路,反而增加了曲线美。抽查近1000余m的道路,搬迁、受害的寥寥无几。绿道的规格是指①路面的宽度;②路面的材质;③路基的高度。本案中路宽为1.2~1.5 m,路面为沥青铺设,路基高出地表3~5 cm利于排水。

图1 在景观绿带的株行间选择绿道入口及走向

2.1.2 抽稀、控高、改善绿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本案中的景观绿带已有20余年历史,绿带长期未得到充分的修剪,加之苗木自身的生长,故林内十分密闭,透光度差。为此,施工方对沿绿道周边的苗木做了一定的疏枝,对一些长势差的、枯死植株一并清理掉。留存的苗木全做整形修剪,提高乔木一级分叉点高度至2.5~3 m处。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使林间的透光度由30%上升至40%~50%,达到豁然开朗的景观效果,见图2。

2.1.3 健身绿道周边地被植物配置

本案中,绿道周围原有地被植物如吉祥草、花叶蔓长势尚好,故予以保留,见图3,只做少量的调整。紧贴道路两侧选用沿阶草,不仅有美化道路,更有阻止土壤冲到路面的功能。

图2 抬高乔木一级分叉高度至2.5~3 m以改善绿道周边的透光度

图3 保留了原地被植物吉祥草

2.1.4 河岸坡上的植物配置

本案健身绿道西侧紧靠小河,施工方充分保留了原有亲水植物,如芦苇、水葱等,但做了大量的疏枝,河坡上铺了复合草被,保护河坡,防止水土流失,又提升了景观效果,见图4。

2.2 人行道变更为健身绿道

本案中将人行道变为健身绿道,见图5,可视为一特例。众所周知,人行道两侧均种植行道树及相应林下植被,其功能为人行通道,但也包含着健身通道之功能。前者成份多一些,后者功能少一些。本案中将原有道路面层烧结砖改成了彩色沥青,对道路两侧的苗木做了整形、修剪。当然机动车、自行车均不可入内,这些举措均强化了绿道的健身功能。

图4 绿道一侧河岸植物配置

图5 由原人行道变更为健身绿道

2.3 由居民住宅绿化地改建成微型健身绿道

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居民居住小区,由于年限已久道路设施陈旧,而由于长期失管和人为破坏景观乱象比比皆是,近几年上海为打造美丽家园,出台了旧式里弄改造的计划和政策,小区绿化改造也在计划之中。上海杨浦区某居民小区借助此契机将一杂乱无章的绿地改造成以微型健身绿道为中心,为亮丽、富有特色新型绿地做出了示范。

2.3.1 原绿地基本情况

该地块南北长100 m,呈三角形,最宽的10 m最窄仅为2 m。地块东侧为防潮墙,西侧由金边黄杨等构筑的绿带。绿地原种植的品种有棕榈、广玉兰、蚊母、蜡梅等,地被植物为麦冬,但所剩无几。绿地长期失管,杂草丛生。

2.3.2 地块的清理、乔木修剪

将原绿地中麦冬、次生苗木、垃圾一并清除干净。将地块西侧金边黄杨等移栽至东侧防潮墙边,全面抬高乔木一级分叉点的高度,使之达到2.5~3 m的高度。使地块林下透光度上升40%~50%。

2.3.3 增补一些开花植物

为增加景观亮点,在健身绿道两侧分别加种了红枫、早樱、红花檵木等色叶开花植物。

2.3.4 绿道的走向、规格

本案中的道路完全穿越苗木之株行间,达到不伤、不搬树苗的水平。道路成南北走向,路基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路面高出地表8~10 cm,路宽1.2~1.5 m,路面用无毒红色塑胶铺设。

2.3.5 铺设草坪

由上操作所形成的林下透光度具备了铺设草坪的条件,在选用草坪品种时充分考虑到人口高密度的因素,故选用耐踩踏的马尼拉草种。

2.3.6 保留便于居民生活的晾晒设施

该居民小区人口密度高,室外原有晾晒设施施工方不仅便于保留,而且做了整合维修。由上所述的旧式里弄绿地改造所形成的绿道之健身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景观功能得到提升,原有晾晒设施得以保留,可谓一举三得,见图6。

图6 小区绿地改造成微型健身绿带保留居民晾晒设施

3 讨论

3.1 健身绿道的营建提升了景观绿带的功能

众所周知,原绿带具有生态和景观之功能,在绿带中营建了绿道便增加了健身的功能。事实上在营建绿道过程中对原有的林带做了优化整合,进而改善了林带中的生态环境。加之曲线型道路在林中穿行,又成一景,原景观带的景观、生态两大功能均得到了提升。

3.2 关于降低健身绿道的营造成本

据不完全调查健身绿道营造的总投入,道路费用约占65%~70%,劳务投入占比25%,苗木仅占5%~10%。可见降低绿道建设成本,关键在道路上,而道路投入多少又取决于路面材质。据调查塑胶面层约180~200元/m2,沥青面层约150~180元/m2,烧结砖约为90~100元/m2。这3种材质就防滑性和行走舒适度而言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营建规模性健身绿道时,应综合评估投入、功能、养护各方面,最终确定道路材质的选择,此外除上述3种路面材质外,是否有更廉价、功能与其相当、耐久的材质,这有待进一步挖掘。

3.3 建立长效管理体制

任何路面的材质都会有磨损,应及时修补。路面上的枯枝落叶应每天清理,否则将影响人们通行。绿道两侧的林木更是动态的,每年应做必要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控制。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方可实施,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现象的发生。

3.4 对于绿岛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绿道是自然生态林或林带与人工参与所形成绿色长廊道路的线形空间。而上海和我国其他一线城市都不具备自然森林或林带的条件。那么人造林带景观林下营造的道路算不算“绿道”?这里关键在于自然林和人造林有何本质的区别。笔者以为,就功能上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差异,而且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越来越小。也有文献指出Greenway就是绿色通道,其内涵核心是绿色生态。至于自然还是人为的森林或林带,不必拘泥。

所以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森林带中,有人为所建造的道路或者通道,其功能各有侧重,这种通道就是“绿道”。从绿道形成的时间点上,不管是林在前道在后,还是先有道后有林,或林道同步均不必计较,学术界在这方面应充分展开讨论,以达成统一认识。

猜你喜欢

林带绿道绿地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走进绿地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