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域下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对策研究
2018-11-05徐浩然郭幸丽葛双双
杨 明,徐浩然,郭幸丽,韩 超,葛双双,王 静
(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浏阳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湖南 浏阳 410300)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衍生出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因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近几年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增多,校园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尤其是校园垃圾。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行动。因此,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的校园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校园垃圾处理现状
校园垃圾是由校园生活垃圾和绿化垃圾组成,其中生活垃圾的种类多,数量大,产生区域主要有宿舍、食堂、教学区、办公区和校园主干道,不同区域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不同,主要包括废旧塑料、废纸、厨余垃圾、废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电池。绿化垃圾主要是一些枯枝落叶。
学生在丢弃垃圾时,不进行分类,直接倒入放置在楼道的垃圾桶内,清洁人员将各楼层的垃圾集中后,将塑料瓶及易拉罐等可以变卖的垃圾进行收集,其余的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
3 校园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3.1 硬件设施不齐全,分类处理难度较大
某高校在校师生人数约7000人,按照人均垃圾日产量0.5 kg计[2],则校园生活垃圾日产生总量约为3.5 t,垃圾产量基数大。学校日常产生的垃圾主要由外包服务部门的清洁人员进行收集处理,垃圾用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相关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学校产生垃圾的区域分别设置有垃圾桶,教学区每层设置4个垃圾桶,宿舍区每层设置2个垃圾桶,办公区每层设置2个垃圾桶,食堂区每层设置4个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均为传统的垃圾箱,并且使用塑料垃圾袋,无分类功能;校园主干道的垃圾桶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简单分类垃圾桶。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校内的垃圾桶设置存在死角、某些设计不合理,且没有有害垃圾回收箱。
3.2 多数师生缺少环保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垃圾应该分类收集处理,但实际仅有约10%的人在扔垃圾的时候会注意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开投放[3]。
教学区的课桌抽屉及机房的键盘托经常塞满了废纸、食品袋等,桌面上随处可见学生扔弃的空水瓶、早餐粥杯、废纸巾,楼道里丢掉的烟头;办公区常见的是只用掉一半的打印纸。由于缺少环保意识,使得校园环境一片狼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也没有得到重新利用。
3.3 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大
通过调查结果得知,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师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不知道怎样投放垃圾,且没有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
“混合收集—定点运输—集中处理” 这种粗放的处理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探寻新的处理方法——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4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策与建议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包括校园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和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同时学校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的实施[4]。
4.1 校园垃圾分类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5]。校园垃圾按照产生区域可分为宿舍区、教学区、办公区、食堂区、校园主干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校园垃圾进行了分类,见图1。
图1 校园垃圾分类
4.2 校园垃圾的分类收集
4.2.1 宿舍区
在宿舍各楼层分别放置纸类回收箱、塑料回收箱、空瓶回收箱、厨余垃圾箱及有害垃圾箱,学生自觉投放,然后保洁员按照要求分类收集。
4.2.2 教学办公区
教学办公区各楼层分别放置纸类回收箱、塑料回收箱、金属回收箱、厨余垃圾箱,在每栋楼的楼底放置一个有害垃圾箱,师生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由保洁人员分类收集。
4.2.3 食堂区
食堂产生的垃圾种类比较单一,且大部分是厨余垃圾,产生量大。在食堂每层出入口处分别放置两个垃圾桶,用于剩饭剩菜及瓜果皮的收集;食堂工作区放置垃圾桶,收集菜叶、果皮、茶渣等。
4.2.4 校园主干道
校园主干道在间隔一定距离放置塑料回收箱、空瓶垃圾箱、绿化垃圾箱及有害垃圾箱。
4.3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
可回收的纸类、塑料类、空玻璃瓶类由保洁员分类收集回收后交给相关部门,出售后进行再生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宿舍区、教学办公区、食堂区的厨余垃圾及校园主干道的绿化垃圾经过压缩后,运到垃圾处理站,或者填埋或者堆肥。
有害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分类收集后交由专门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机构处理。此外,学校设置衣物回收箱,旧衣物可以进行统一的回收与捐赠。
4.4 其他建议
4.4.1 学校制定环保措施
学校制定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
4.4.2 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
校园内要增设多功能垃圾桶,并加强标识区分,可在室内垃圾桶旁的墙壁上张贴垃圾分类知识,室外垃圾桶旁设置公告牌,以利于师生正确投放各类垃圾。此外,垃圾桶要合理摆放,覆盖整个校园,并且要定期维护、及时维修损坏的垃圾桶[6]。
4.4.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措施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参与度,并对学校保洁员进行定期培训[7]。
4.4.4 其他措施
食堂严格实施“限塑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跳蚤市场进行旧物的交换或买卖,实现旧物的再利用;举办公益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环保热情。
5 结论
校园垃圾是一种潜在的资源,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作为循环再利用的原料,使其成为再生资源,不但美化环境、节约资源,取得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为良好生态环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