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维度

2018-11-04黄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教材

黄峰

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语文课程开发的维度就是指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不同层级和不同角度。具体来说,包括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

一、教材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已经筛选了的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对教材内容与功能上的选择,体现了语文教育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理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由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教材功能则不完全一致。不同的国家传统和不同的社会需要秉持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对课程资源的价值进行取舍,以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材的功能构成对话。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势必尽可能地拓展语文教材内容的领域,向社会、生活、儿童的身心发展以及语文学科自身等方面拓展。教材的概念和范围也在日渐扩展,传统意义上的作为教学全部依据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正在淡化,电影、图画、网络以及其他一些音像资料等辅助性的内容也以教材的形态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教材的内容在社会规定与学生个体需要之间通过对课程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得以丰厚地展现。

二、教师

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素质的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内生性,它可以推动一般课程资源产生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意義。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利用和积累。例如,教材作为筛选过的课程资源在具有代表性和浓缩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覆盖面狭窄的局限,语文教师的知识积累、内在底蕴、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教材的补充和辅助,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拓展和延伸。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也是课程实践的根本资源,如,创设教学氛围、营造问题情境、开发活动主题等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一篇课文,在不同语文教师手里,会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师对新的课程方案、教育资料和教育理论的参与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在深层次上的成长,教师探究行为本身就是新观念的源泉。

三、学生

学生的经验、情趣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学生搜集的课程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和筛选,形成一些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课程资源带入校内,成为校内的课程资源,他们可以将零碎的课程资源整合成为系统完整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过程还可以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除了要研究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与兴趣,了解学生的现有状态,掌握他们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还要注意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并相应地设计多种方案。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对象改变了——不再是现成的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而是来自社会和自然的某种问题或现象;学习途径改变了——不再是理解和接收来自教师和教科书的结论和答案,而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揭示某种现象的一些系列活动;学习结果改变了——不再是获得系统的间接经验,而是由直接经验而来的包括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发展。无论是态度的形成还是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依靠个体的行为,通过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与外部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才可能实现。

四、环境

从空间分布上分,课程的环境可以分为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学校的语文课程环境资源,既指语文教学常用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也包括学科融合的教师、资料、语言运用舞台,更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学习气氛。比如,有的学校开办的“即兴交谈与采访” 课,既利用了学校的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资源,还利用了由百名师生所组成的小社会这个无形资源,通过对“陌生人”的采访,锻炼了学生的讲演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判断分析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学生的潜在资源充分挖掘了出来。语文新课程则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学校的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田野,走进家庭。中国是一个语言文学大国,文化典籍丰厚,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鲁迅,耸立着一座座文学高峰;中国也是艺术大国,从高雅的琴棋书画,到消遣性的花鸟虫鱼,再到生活化的酒经茶道,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都是建设语文课程的绝好材料。世界上有近二百个国家和地区,地理风貌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异彩纷呈,这些丰厚而博大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样也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还有,社会历来是教育的大课堂,尤其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经贸一体化,整个社会正面临新旧体制的转型,新事物大量出现,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生事物都将为语文课程提供层出不穷的生长点。另外,家庭环境资源是家庭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所能提供的条件,其中包括家庭的物质基础、家庭的生活质量、家庭成员的职业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家庭环境氛围等。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资源教材
教材精读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