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意雄浑属榆社

2018-11-02魏守文

文史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化石

魏守文

榆社县位于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河北源之畔,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武乡毗邻,县域面积1699平方千米,總人口14万人。这里的历史极为厚重悠久,曾是炎帝神农榆罔的旧地,县名因榆罔氏祭祀之社而得名,也是一代名臣箕子、晋国宰相孤突的故里。榆社春秋时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建县称涅县,晋泰始元年改名武乡县(治所在榆社社城镇社城村),魏太和十五年迁涅城于南亭川(今武乡县故县村),隋于北亭川分置榆社县,唐初改榆社县为榆州,后罢州以县属辽州,宋熙宁七年榆社县并人武乡县,元复置榆社县至今。

古榆州土城墙遗址

榆社是“华夏文明之巢”,早在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史前地球的“生命信息库”,全县百分之六十的地域分布有种类繁多、保存完整的化石,特别是距今约500万年至200万年的化石填补了世界古生物地质研究的空白;是古时贤达仁者的邦邑之地,上古时期,炎帝八世孙榆罔氏在此居住、活动,商代时是纣王叔父箕子的采邑之地,是赵国名将廉颇和西晋末年的一代霸主后赵皇帝石勒的故里;是佛教文化的“博览室”,有天下第十八塔大同寺佛舍利塔(抗战期间被毁,现仅存遗址),埋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北魏、后晋、隋、唐、元、明、清不同时期的石刻、庙宇、壁画、塔楼等佛教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享誉太行的出兵、出粮、出干部、出经验的模范县。

1980年9月,法国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海西希博士和美因兹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托宾教授,在王宁村小南沟考察

1987年7月,我国署名古生物、地质、古人类、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在对银郊、赵王地质剖面进行考察

1987年10月,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戴福德博士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道斯教授,对馆藏化石进行考察研究

一九八八年,美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地磁专家奥普太克在榆社高庄、北王村等地采集标本

榆社是驰名中外的化石之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瑞典、法国、芬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源源不断地来榆社“寻宝”。世界科学家们眼中的宝,就是榆社化石。榆社全境一半以上的土地蕴藏着距今700万年至1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亲赴榆社考察,1961年,国务院将榆社全境列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1987年至199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榆社盆地联合考察后,在榆社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有丰富哺乳类化石和古地磁年龄的上新世完整剖面。

在榆社化石博物馆保存和展览有化石1000余件,包括一级品85件,二、三级品915件,其中榆社剑齿象、大唇犀、三趾马、剑齿虎等都是该县独有、闻名全球的珍品,是山西省唯一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馆内有世界上唯一的连体大唇犀骨架化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榆社原大羚化石,世界上最丰富的榆社剑齿象化石……当你置身于古生物化石厅内,才会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震撼。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700—100万年前的史前地球。

通过对榆社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500万年至200万年之间的榆社化石填补了世界生物进化链条上的空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说,古生物学家们在研究古生物演进的过程中,研究到这个时间段时,因为没有实物材料做参考,便出现了无法继续研究下去的断代。所以,当榆社化石被出土发现,便注定榆社化石在研究古代环境演变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美国考古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德纳斯·埃特勒认为,榆社化石是升起在茫茫古生物研究史上的一颗明珠。此外,榆社化石独特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它是开启研究地球环境变化秘密之门的一把钥匙。现在,榆社已成为世界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生物进化、地质演化的重要基地,当地一些高庄、海眼、麻则沟等名不见经传的村名,也因化石而被确定为世界地质年谱中特定“年龄段”的代名词。

剑齿虎与鬣狗狗虎化石

陆龟化石

披毛犀化石

榆社县史上第一位重要人物是箕子。箕子(前1173一前1080),名胥余,是商纣王的叔父。他性耿直,有才能,担任太师一职,辅佐朝政。因为封国在箕,所以被人称为箕子。箕子的封邑“箕”,其中心在距今榆社县县城东南30里的讲堂乡讲堂村,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榆社全境、太谷东部及左权、武乡部分地方。讲堂村正好位于箕的中心,所以当时的讲堂被称作箕城。讲堂村依山势而建,石砌的城门还在,老街犹存。商朝未年,纣王荒淫残暴,箕子屡次劝诫都无济于事,最后惹怒纣王,被囚禁了起来。武王伐纣,箕子不愿辅佐周朝,带领殷商遗族五千多人,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在远离故土的日子里,箕子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为,汇集写成《洪范九畴》,将这部治国大策献给了周武王。

榆社县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石勒。石勒(274—333),本名匐勒,羯族,古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石源村)人。石勒本是匈奴羌渠部落的后裔,祖上曾是個小小将领,但到了他这一辈,穷困潦倒,以致沦为奴隶。石勒28岁那年,并州(今太原)遭了旱灾,百姓四处逃荒。逃难的过程中,石勒被并州刺史司马腾的士兵强行绑走,卖到山东一个地主家,失去人身自由,成了奴隶。后来,被人救走开始军旅生涯。公元4世纪初,石勒率军队攻灭西晋、前赵,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后赵,迫使汉族统治势力纷纷南逃,使得秦汉以来蒙古草原与黄河流域的对立全方位南移,变成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对立,中国政治格局从此大变。石勒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的主角之一,也是史上唯一的从奴隶登上九五之尊的第一人。当上皇帝后,石勒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支持西域高僧佛图澄开发的达活泉,至今仍在造福河北邢台人民。在政治实践中,他大胆改革创新,重视文化教育,主动吸收汉民族文化,特别是其惩贪奖廉的执政理念,即使今天看来,依然给人启迪。后赵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去世,遗诏“后事从俭”。如今,在榆社县城北25里赵王村北山上,有石勒墓,墓东有赵王庙遗址,与古籍中记载史实吻合。

榆社地处太行山偏僻闭塞之地,与外界沟通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历史上的榆社,却“山山有寺,村村有佛”,佛教在这里曾盛极一时。榆社与佛教文化的渊源,始于两个皇帝:后赵皇帝石勒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石勒本是羯族,信奉的是火祆教(又名祆教、拜火教)。但他在南征北战、烧杀抢掠的时候,遇到西域高僧佛图澄,以佛法感化石勒,石勒称帝后,与侄石虎提倡佛法大行于天下,短短几十年内,“所经州郡,建立佛寺,共893所”。对于皇帝的家乡榆社,佛图澄自然更加不遗余力地推广佛教文化。志书《上党国记》中有记载:“赵建武元年(335年),澄(佛图澄)奉虎(石虎)命,携徒道安诣榆(今榆社县城),适城空空也,唯衙门独处。澄喜极,曰:‘吾之志逞也。”于是,佛图澄请来县宰督办修建寺庙,“集民夫三千,且将半城花插佛地,留半城为民居,凡五载毕,城内外立寺庙316所。僧尼二千,澄与徒传教说法。”由此可见,佛图澄耗费5年时间,在榆社县城建立寺庙316所,榆社一半的土地上都有了寺庙。正因为此,榆社当时被称为‘小西天。即使在今天,榆社的每座山上都能找到古寺庙的遗址。而后到了北魏时,推崇佛教的孝文帝要迁都,把皇室贵族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而古榆社,是平城到洛阳的交通要道之一,在北魏政治集团大迁徙的过程中,笃信佛教的王公贵族和大批佛教石刻艺术工匠们途经榆社,在此歇息、停留,留下了佛教的思想文化,也留下了精湛的佛教石刻、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技能。

文峰塔

虽然榆社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存,但经过历史上几次灭佛运动、战争、“文革”、自然灾害等,许多佛教建筑和石刻被毁坏得所剩无几。但榆社县依然幸运地保存了规格较高的寺院4处,其中两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金代的崇圣寺,另一处是元代的福祥寺。此外,榆社还有一座座无可计数的北魏、北齐及唐代的佛教石窟、石刻造像,如一枚枚散落的佛珠般,记录着有关佛教文化的遥远信息。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大同寺舍利塔的消亡。佛教百科全书唐代《法苑珠林·敬塔篇》详细记载了我国19座舍利塔的所在地、建造时间。其中,榆社县大同寺舍利塔赫然在列,名列第十八位。大同寺舍利塔也因此被称为“天下第十八塔”。据一些专家推测,早在清代早期,舍利塔就已坍塌,光绪年间虽有重建,后大同寺被洪水冲毁,剩余部分则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飞机轰炸。2001年,榆社县文物工作者在大同寺旧址上发掘出140多尊佛教石刻造像。从佛像题记上看,雕造年代跨越了北齐、北周、隋、唐4个朝代。大同寺舍利塔虽然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对于“佛舍利今何在”话题的关注,一直没有停止过。文物专家分析认为,佛舍利应该还深藏于塔遗址下的地宫之中。省内外诸多专家都对此深表期待,他们说,如果有一天,榆社舍利塔的地宫重见天日,那么其中安奉的文物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恐怕不亚于陕西法门寺。

霸王鞭,起源于古代军队的军舞,雄壮威武,令人遥想千年前金戈铁马龙虎争斗的古战场。周末节假日,去榆社县城街头或社区转一圈,准能发现舞霸王鞭的身影,男女老少都有。一米左右的木棍或竹竿,两端系上铁环或铜铃,还有火红的绸布或金色的穗条,舞动起来,叮当作响,彩绸飞转飘扬,格外醒目好看。霸王鞭并不是榆社独有的民间艺术,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个地方会像榆社这样全民投入。西晋末年,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的压迫,率众反抗,百姓纷纷响应,石勒的势力不断壮大,被誉为“王朝之魁”。他打仗获胜后,兵将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便自发地持枪械手舞足蹈起来。后来这种舞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为霸王鞭。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是“老八点”,即: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后来,经过专家反复琢磨,创新发展了“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双鞭互磕、触打地面。在省、地群众艺术馆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将霸王鞭的动作发展到磕、打、推、转、挑、翻、荡、摇、摆、甩等10个花样,丰富了表演队伍的造型变化。同时将整套舞蹈分为《祝福篇》《丰收篇》《欢庆篇》三大部分,并配以更加时尚的音乐,使它既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榆社县历史文化悠久,但如今,县城里只剩下唯一的一座古建筑,就是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榆社县城东南箕城镇板坡村南岭山上,近三百多年来历经风雨仍能巍然矗立,对榆社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文峰塔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成。此塔乃是根据“塔在巽(xun,东南方向)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为振兴榆社文风而建,初期直呼“文风塔”,其后年湮代远讹名“文峰塔”,现在已经成为榆社县的一个地标、一个文化图腾,象征着榆社人对文化的追求。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砖雕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文峰塔的修建动机是为了振兴文风。清代张浚在《文峰塔记》中记载了此次修建的原委,他首先表达了榆社当时科举不第的焦虑,所谓“迄今又历七十余年,科第几绝。尝讶而疑之,是天之生才独啬此地耶?是士之积学竞无共人耶?抑亦因塔之废坠而然耶?”对康熙朝连续脱科现象的忧虑弥漫在当时整个士绅阶层,张浚只是忧虑者之一。幸运的是,这种焦虑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普通民众的期盼中,而是成为地方政府的要务之一,引起了时任知县的高度重视。有人建议在巽山上建塔以补文风之颓。终于在雍正三年(1725)功成告竣,塔成后取名为文峰塔。巧合的是,塔还建造中的雍正二年,榆社县就有人中举,于是留下了“开百里之风气,一事而留万载功德”的说法。文峰即文风也。县志亦对此作了详细记载:“州县既捐,公项绅士亦陆续报捐,尚若不敷,汉英先捐银二百余金,既又独建六级,费不下千金”。从修建文峰塔的初衷来看,的确寄托了古人渴望榆社文风鼎盛的美好愿望。关于文峰塔的建造,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板坡之南的南岭山,沟沟岭岭好似一个蝎子形状。榆社经常遭受自然灾害,老百姓生活困顿,就是因为有此“蝎子精”作怪,故建塔于蝎背以镇之。

链接

大唇犀化石

1980年9月出土于榆社王宁村,距今约450万年。大唇犀体型矮壮,四肢短,前后脚均为三趾,头骨短,鼻骨长,无角,因下嘴唇特别宽大而得名。这件化石是由两具大唇犀被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以中间为界,可以发现他们肋骨的方向相反,而且左右各有一个头。据专家考证,它们是在一起饮水、吃草或戏耍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强大的地质灾害,把它们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的。这件化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一件化石,是榆社化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剑齿象头骨化石

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榆社王家沟村,距今约350万年。因为首次在榆社发现,所以就以榆社命名了。这是榆社剑齿象头骨化石中一对粗大的象牙,长达3米,径粗53-25厘米。据专家考证,它的体长8-10米,高度4-5米,体重可达10吨以上,它是榆社老百姓心目中的“大龙骨”。

崇圣寺

崇圣寺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河底村上赤峪自然村西北禅山山坳,创建于唐,初名崇严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改称崇圣寺,后毁于兵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重建。元至正九年(1349)、清康熙、乾隆、嘉庆十四年(1809)及民国十八年(1929)屡有修葺。1988年重修。现存殿宇亭台、廊坊僧舍五十间,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现存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其中大殿和南殿,以建筑宏伟壮丽、庄严大方著称。寺内存有重修碑17通,元代石塔2座、明代砖塔1座。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祥寺

福祥寺坐落于榆社县县城西25公里岩良村东200米处,后晋开运三年(946),于土丘之上创建,占地面积844.6平方米。金大定时重修,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正殿5间,进深3间,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富有金代建筑特色。殿内东、西山墙有元代壁画,线条流畅,色彩和谐,构思生动,形态传神。另有南殿3间,进深3间,明代重建。1983年在院内发掘石刻造像6尊、六角形石幢1节,刻有“大晋开运三年”、“岩梁”(岩良前称)等铭文。2001年又在正殿内发掘北齐至隋唐石刻造像75件。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季子青铜剑

吴季子青铜剑于1985年8月出土于县城三角坪,保存较完整,锋刃锐利,柳叶形剑身。中起脊,斷面呈扁菱形,柄两端呈喇叭形,圆首。通长45.2厘米,身长36.2厘米,首径3厘米,剑身后半部一面有铭文两行,24字,释义为:“工吴王(gu)发訾(zi)谒(ye)之弟季子肵(qi)扃(jiong)后余厥(jue)吉金甸(dian)曰其元用剑。”据考证此剑铸造于公元前560年,即春秋末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吴季子青铜剑是目前全国出土为数不多的春秋青铜剑中保存最为完好、刻字最多的一把剑,弥足珍贵,是榆社化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吴季子青铜剑

猜你喜欢

化石
哇,化石
恐龙是怎么变成化石的
便便化石里的秘密
岩石中的化石
恐龙怎么变成化石的
化石大反攻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