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生活中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的手段
2018-11-02黎明玉其展
黎明 玉其展
摘 要:农村初中寄宿生总人数通常都会占到在校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每个班级的寄宿生人数也是如此。然而寄宿生与外界环境、人群的接触非常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校生活中都要按照严格的制度来执行,这在寄宿生自律性的培养方面非常有益。为此,如何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也非常值得关注。
关键词: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培养手段
一、 引言
农村初中寄宿生日常生活相对单一,并且有着非常强烈的集体性和规范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寄宿生往往更愿意接受和采纳他人的意见与建议,这样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寄宿生的自律性往往效果更好。为此,本文就结合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观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培养寄宿生自律性起到一定的推动工作用,确保农村初中寄宿生言行举止及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二、 日常生活与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培养的关联性
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日常生活起居都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接触的人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日常生活起居所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有着明显的集体性和规范性两个特性。而寄宿生某些日常行为不够规范就说明其自律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为此,农村初中寄宿生日常的生活起居与自律性培养存在紧密的关联,日常生活起居中的行为举止能够反映寄宿生自律性培养的基本情况,同时寄宿生自律性的养成也会帮助寄宿生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体现出寄宿生个人素质。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理想的途径之一,需要广大教师能够加以高度重视。
三、 在生活中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的手段
(一) 提高组织寄宿生参与各种生活实践活动的频率
农村初中寄宿生往往生活范围局限于校园之内,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参与极少,可是学生无论是否住校都不能脱离生活,都要在生活中成长,这是各种能力、意识、素质养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自律性培养也是如此。为此,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寄宿生参与各种生活实践活动,并且要保持一定的频率,频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做到适当。在这里,笔者认为每星期组织1~2次寄宿生生活实践活动最为适宜。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班主任,在每个星期都组织至少一次以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洁净校园实践活动、绿植播种与保护等生活实践活动,每一项生活实践活动时间都能保持在3~4小时。洁净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让住宿生动手清洗全班的桌套、椅垫,而绿植播种与保护的内容就是让住宿生将草坪、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种植。在这一过程中,寄宿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必然会有收获,一些不好的行为、举动也会有意识地得到克制,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达到了培养寄宿生自律性的目的。
(二) 经常结合日常生活的某个言谈举止为学生进行引导
农村初中寄宿生与走读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走读生每天放学后都能离开校园,融入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有机会接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住宿生则不然,每天放学后依然要面对校园生活,接触的人群也十分固定,因此个人言谈举止往往都比较随意,久而久之“不自律”就成为当前农村初中寄宿生的一大特点。为此,教师要在课下积极观察寄宿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举止,并且经常结合日常生活的某个言谈举止为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一步步改掉不好的言谈举止,并逐渐养成自律性。笔者在工作中十分重视这一方面,在课下经常走入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中,观察寄宿生之间的言谈举止,一一进行记录,并且在课余闲暇时间里与学生进行交谈,就课余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言谈举止进行引导,帮助寄宿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某一言谈举止存在哪些不當,会造成哪些后果。这样寄宿生之间会形成快速的传播,既可实现广大寄宿生同时改正不良言谈举止,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自律性。
(三) 鼓励师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进行相互监督
农村初中寄宿生人际交往的对象无外乎同学和老师,老师作为他们学习中指路的明灯,而同学则是他们寒窗苦读的陪伴者,无论是同学还是教师都是他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在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为之付出努力,而鼓励师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互监督就是一条重要渠道。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了这一方面的重要性,在监督学生日常行为举止的同时,鼓励学生监督笔者的行为举止,只有让学生发现笔者存在的不足才能唤起他们的意识,进而帮助他们有意识地克制、约束自身行为举止。例如,笔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忘记随手关门的情况,而寄宿生在长期观察后便发现了笔者存在的这一缺陷,并向笔者做出提醒。笔者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刻意地加强了这一方面的强化,而寄宿生则感受到了这一行为习惯所存在的不足,并且也有意识地进行克制,无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尽量做到随手关门。反之笔者也针对寄宿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加以监督并提出建议,他们也能做到及时的克制和约束,进而为自身自律性的养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 结论
切实做到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的培养需要广大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律性自然也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各个层面进行细致的研究方可实现,为此本文所提出的研究观点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还望广大教师、学者们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J].师道:教研,2012(11).
[2]邱普先.缺乏自律性的学生之特点及培养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
[3]屈丽娜.自律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
作者简介:
黎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第二初级中学;
玉其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