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2018-11-02朱荣荣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通常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来搭建常见物体,以此来展示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反映。这种游戏对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出于对幼儿兴趣培养、品质培养、技能锻炼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结构游戏;有效指导;重要
对于幼儿来说,其行为和心理特点大致包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不愿受拘束以及情绪作用大、思维活跃等等。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其游戏以及生活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在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动手能力不足,心理脆弱,很容易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所以这时教师的正确指导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和心理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指导。
一、 游戏前情境导入
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游戏时,由于幼儿好动、不愿受到束缚的天性,使得部分幼儿并不能跟从老师的引导主动投入到游戏中,这不仅影响幼儿集体游戏的氛围,也对其他比较乖巧的幼儿造成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结构游戏的特点,通过创建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主动地投入到结构游戏中,为教师在游戏中实现有效指导做好准备。
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房屋搭建游戏之前,我先给幼儿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有很多动物在聚会,有小麻雀、小绵羊、长颈鹿等等,它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快活。可是森林里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倒了很多树木,大风过去以后,很多小动物都哭了起来。那么大家想一想:小动物们为什么哭泣呢?”幼儿们的注意力明显都被故事吸引住了,这时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小麻雀被吹跑了……我摇摇头,继续讲到:“因为大风一吹,把小动物们的房子都吹坏了,小动物没有房子住,晚上睡觉会不会很冷呢?而且还可能被大灰狼欺负呢。”幼儿们的脸上明显担忧了起来,于是我继续道:“所以我们一起用这些积木给小动物造一个房子好不好呀?”幼儿们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十分积极地开始准备积木,投入到房屋搭建的游戏中。由此可见,在幼儿进行结构游戏之前利用故事情境来导入游戏,是提高幼儿参与度、提高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好方法。
二、 游戏中适当介入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为自己的冒失和想当然引起幼儿的逆反情绪。所以,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好胜、注重个性的心理特征,教师不要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过多干涉,让幼儿凭着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建构物体,这能有效地保持幼儿对游戲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要在幼儿受到挫折时适当介入,通过鼓励给幼儿重塑信心,培养幼儿坚持的品质,从而实现有效的幼儿游戏教育。
仍以搭建房屋游戏为例,在我巡视幼儿们的积木作品时,发现部分幼儿搭建的房屋十分奇怪,但是我并没有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扰幼儿,而是指着其中一个屋顶有洞的房子问:“这个房子顶上为什么有洞呢?”结果幼儿说道:“这是长颈鹿的家,房子太矮了,它要把脖子伸出去呀。”由此可见,幼儿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强行干预很可能让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致。然后,我发现还有个别幼儿沮丧地看着自己的半成品一动不动,于是我过去询问,原来幼儿在安窗子时发现怎么也安不上。于是我先赞赏幼儿的院子很漂亮,小动物一定很喜欢,在幼儿情绪好一点后,我再和幼儿一起想主意,并鼓励幼儿把房子搭建完整。结果,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表现都很积极,作品也是五花八门,几乎所有幼儿都成功搭建了一个房子。所以说,要想提高在结构游戏中指导的有效性,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就要适当介入,多多予以鼓励,这对于维持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 游戏后引导交流
游戏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教师也不能忽略游戏结束后幼儿的动态,为了帮助幼儿在一次次结构游戏中积攒经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每次结构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游戏心得,一方面让幼儿在交流中回味游戏的乐趣,并在分享自己的动手成果时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搭建技巧,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师在结构游戏中指导的有效性。
例如:在幼儿们用雪糕棍搭建交通工具的游戏结束后,我鼓励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点。这时一个幼儿指着自己的小轿子说道:“我做了一个小轿子,轿子里面有一个小板凳,轿子顶上还有小流苏呢。”于是我夸赞道:“真棒,那你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轿子的,并且你是怎么做得这么漂亮的呢?”在此叙述中,其他幼儿听得十分专注,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建立幼儿的自信,也能使幼儿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从而体现出教师在结构游戏中有效指导的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品质这几点出发,运用创建情境、语言鼓励等方式让幼儿积极投入到结构游戏中,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成长,从而实现教师在结构游戏中的有效指导,以及实现结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育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中班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胡新宁.幼儿教师积木游戏指导能力提升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朱荣荣,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会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