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11-02刘来刚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生态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学形式,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对话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一个相互激励、相互碰撞的过程。在倡导生态课堂构建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构建生态课堂的对话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

一、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价值思考

(一) 全新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相对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用具,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和各类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 创新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强调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学生与学习环境和教师的互动,实现“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 丰富的课堂生活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师生的互动。通过丰富的课堂生活,可以实现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使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新的景象,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二、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

(一) 构建生态课堂中的师本对话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文本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载体。师本对话的本质不仅体现在教师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更体现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和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使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增加趣味,增强特色。

如教学“垂直与平行”时,通过阅读教材,教师能了解到: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这堂课要教学的是直线最基本的两种位置关系。教学目标是:帮助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与平行线。由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可以总结出:教学的重点在于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难点在于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由教师的生活经验可知:相交和垂直的现象遍布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二) 落实生态课堂中的师生对话

生态课堂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除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之外,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对话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表达看法和不解,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贯穿于整个数学生态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这其中最好的形式就是以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师生之间的问题交流,形成对话。

如:《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将预习教材作为家庭作业,并在预习后尝试提出三个问题。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学生的反馈交流,将本次课程的重点聚集在以下三点:①方程是什么?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有着何种关系?③学习方程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这三个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使学生开始了对方程的探究,逐渐进入了新的知识领域中。

当然,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发散其思维能力,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也将变得有趣起来。

(三) 践行生态课堂中的生生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也自然的引发着对话,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更能够凸显出“对话”的意义。

如,在《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各自带一件物品来,小组内的每个同学可以相互观察这些物品,使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的交流与学习中得到碰撞,通过结合他人与自己的观点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虽然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也不能将每个知识点都设置为小组合作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重点、结合实际,将适合于小组合作探究的知识点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小组中起到互补的作用,使小组内部的交流更加活跃,避免有的小组交流成果丰硕,而有的小组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实现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自我对话

一般来说,学生的自我对话是由教师引导产生的。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哪些错误的想法得到了纠正。教师的自我对话具有主动性,有目的性。它包括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学生的即时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这样的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对话,并且也能够让师生共同思考问题和习得的经验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引入“对话式教学”,能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而学生通过“对话”也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模式,除了提升教学效果外,也为学生今后在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4):67.

[2]陈惠芳.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3(10):65-68.

[3]王桂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79.

[4]金成淑.小學数学构建情景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作者简介:

刘来刚,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大竹县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对话式教学生态课堂小学数学
试论分组学习下思维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应用
对话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