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与德育

2018-11-02刘慧颖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理想课堂情感渗透

摘 要:好的影视作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像“助力器”一般对学生心灵进行陶冶,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指引,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渗透。影视课程的进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又一蹊径,同时也为语文课程多元化开拓了新领域。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和生活时代的局限性,单纯的语文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探索空间,而语文课堂也不是单纯为学课文而教语文,语文教学目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让语文回归生活,才是语文人文性的综合呈现,而影视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则是语言还原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感渗透;欣赏助推;能力内化;理想课堂

记得小时候,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每周末搬着小板凳挤在人頭攒动的人群前观看露天电影,一场电影看完了,心潮澎湃,连睡觉都在梦见情节。而如今随着影视创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从3D到4D到更靠科技的艺术效果,影视作品也在大量涌现,观看条件也越来越先进、升级,加上网络的普及,电影品味越发前卫,但不论电影科技手段的如何进化,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依然会被人们津津乐道,陶冶心灵和性情。为此,我们以文字情节演绎的语文课堂更需要引进这一独特的艺术效果,在丰富孩子的学习空间的同时,追求更卓越的理想课堂。

一、 影视作品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心灵陶冶

影视作品是一种集多种表演形式为一体的教育资源,那些美妙的音乐,精美的文字,绚丽的画面更加直观生动地把文字符号转化成了外在表现形式,在课堂引导中可以起到心灵浸润,积极的促成教学中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一种较为形象的感知中进行理解内化,与此同时,影视作品可以利用对学生的有限的视野进行补充,扩展自己的理解盲点,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深层次感悟。

尤其学习爱国主题的文章时,由于文章的时代背景离孩子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孩子的人生阅历达不到入情入境的进行感知,教师在开展实践课堂教学时,尽管使用了各种煽情的情节进行渲染,但是似乎很难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时,通过声情并茂的电影情节和真实的背景场面可以一下子拉近孩子们的时代距离,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感知素材来扩展情感共鸣的氛围,从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效率。比如说在学习《“两弹元勋”邓稼先》《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课时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对于人物品质的精髓,教师要学会从影视资源中寻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情节关注点,让学生寻找更多的人性资料。如果只凭课文中出现的单纯的文字资料,孩子还不能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掌握,但是放到电影中去欣赏,有故事,有情节,有画面,有渲染,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思想空白进行更有利,更丰富地填充。

除此之外,像《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这类抗战小英雄的电影片段,也是激励孩子爱国情感的很好的素材,生活中还有一些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影片,比如《藏獒多吉》《狮子王》《九色鹿》等等,结合孩子心理年龄特点进行思想启迪,比单纯的文字符号和说教更能打动孩子的内心,使孩子身心愉悦。

二、 影视作品对语文课程思维方式的指引

一部好电影和一篇好文章都会在情感上带给观者足够多的心灵享受,在表现形式上也都和具体细腻的情节相辅相成。欣赏影视作品时通过引导孩子学会捕获那些具有特点的情节和镜头,抓住动情点,渲染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思想情感的内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影片中注重引导孩子关注人物对话,神态的感知可也让学生体会细节的独特意义,从而在语文学习中的语言表达时注重对细节的刻画。每一部好的电影都会刻画出一些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出来的,导演在创作上使用了哪些技巧,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品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形象的,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又学到了哪些道理。这些在欣赏电影片段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从哪个角度思考,学会怎样欣赏也是影视教学时的主要目标和意义。影视欣赏的思维模式又为理解课文做了强化的训练和补充,从而由画面生成效果的量变成为语言文字内化思索的质变。

三、 影视作品对语文课程学习能力的渗透

孩子们每看完一部电影,都会写一些观后感悟,这对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了另一种途径,同样一部电影,孩子们观察点不同,感悟点也不同,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锻炼了孩子多角度看问题的指向。同时孩子们对一些好的作品还可以扮演期中的角色饰演剧本,开辩论会,写电影海报,小本本展示等等,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对电影情节的认识,调动了观看电影的积极性。比如孩子角色扮演时,要揣摩品读人物的心理,学习模仿对话语言动作,还能通过试验不同的角色体味生活,培养彼此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人物辩论要搜集更多的人物故事情节,背景资料,有理有据声情并茂的进行自我论点,海报和小本本的参与更是综合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内化和提升。在潜移默化的展示训练表演中,孩子的语文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语文修养也会逐渐修炼。

总之,好的影视作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像“助力器”一般对学生心灵进行陶冶,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指引,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渗透。影视课程的进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又一蹊径,同时也为语文课程多元化开拓了新领域。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和生活时代的局限性,单纯的语文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探索空间,而语文课堂也不是单纯为学课文而教语文,语文教学目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让语文回归生活,才是语文人文性的综合呈现,而影视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则是语言还原生活的最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内容的感悟和浸润,还有表达形式的学习和欣赏,更有实践表现的再现和再塑,语文课堂要坚持以影视作品为教学手段,让经典作品在课堂和学习中“活”起来。

作者简介:

刘慧颖,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理想课堂情感渗透
构建理想课堂 彰显白板魅力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理想课堂浅见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情感研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
和谐课堂和理想课堂标准的研究
理想课堂: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从实然到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