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 山 揽 胜

2018-11-02林红宾

山东绿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天鹅

林红宾

牙山远眺

牙山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栖霞境内,海拔805.8米,巍然屹立,盘桓颠连,余脉远延,山韵无穷。东与烟台西侧的狮子山衔接成线,西北与艾山袂裾相连,构成了胶东丘陵的脊梁。牙山之巅,高峰有三,称为大牙、二牙、三牙,皆高耸如剑,直刺苍穹;远眺状如锯齿,故称“锯齿牙山”。三峰争雄鼎立,攒聚如笔,文人雅士又美其名曰:“聚笔山”。清代苏法曾作诗《咏牙山》:“鳞次尖峰未可删,青霄隆起峻难攀,此邦今日人文焕,锯齿合名聚笔山。”清代知县黄丽中诗曰:“锐峰凌空,攒聚如笔,东望日出,大如车轮,五色祥云,水天一色。”两人的诗作,既描绘了牙山之险峻,又提示了山名之由来。牙山三峰各具雄姿,大牙居中,峥嵘嵯峨,怪石相叠,奇岫生幽,傍近顶端,有一块“橛子石”,扼守险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三牙居左,陡峭险峻,如笋勃发。二牙为牙山主峰,“膀圆腰粗”,绝顶如砣,后坡如削,凶险异常,腰间有一深洞,幽深莫测,鹰鹘多栖其中。俗称“大牙矮,二牙高,三牙只到二牙腰。”远眺如此,若亲临其境,环顾悠悠深渊,恍若爬上汪洋中的小岛,令人惴惴然逡巡不前。三峰之间,隘口豁然,山高风烈,及至此处,呼啸争流,谷震山响,谓之大风口,置身其间,大有天地欲倾之感。

地以人显,人以事彰。牙山所在的栖霞,钟灵毓秀,名流辈出,如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神仙”并掌管天下道教的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清代著名学者,《尔雅义疏》的作者郝懿行;清代著名经学家,《同文尚书》、《诗切》的作者牟庭;当代扬名中外的新儒学泰斗牟宗三等。

登临牙山,触景生情,钩沉稽往,历史烟云顿涌心底。当初清兵入关,劫掠杀戮,黎民惨遭兵燹,“室内青磷光似火,荒郊白骨乱如麻”,于七不满清廷统治,遂揭竿而起,率众登上牙山,凭藉天险,与前来围剿的清兵浴血奋战,其时阴霾笼罩,义师战旗猎猎,鼙鼓咚咚,刀枪铄铄,威风凛凛,情景何壮哉,斗志何激越!后来,于七终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只好采用“前坡脱靴,后坡脱身”之计,连夜逃往崂山,遁入空门,断绝红尘,据说年逾百岁而圆寂。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率领子弟兵在这里开创了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横扫日伪顽部,捷报频传,战绩显赫,股股鸣泉唱赞歌,簇簇丹枫举红旗。牙山俨然一座丰碑,载入华夏不朽史册!

从前坡攀援牙山,能够充分领略其雄姿。可沿深涧上溯,几经峰回路转,至山半腰,贴三牙脚下而过,登上一段驴背样的山梁,仰望峰峦,虽说咫尺相隔,却是举步维艰,蜿蜒于岩坎上的石径如同大山抛下的绳索,需竭力登攀。当登上山巅,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然而登高鸟瞰,却令人心旷神怡,乏意顿消。但见阡陌如画,村舍星罗棋布。周围群峰耸翠,层峦叠嶂,支脉逶迤,气势磅礴。西面的老虎窝、老虎头、老寨顶、玉皇顶,东面的崖犬岭、望母顶、英灵山,北面的水仙顶、老庙顶,皆入眼帘。二牙西南隅有一洞穴,名曰隐仙洞,又名处机洞,洞内宽敞,能容数十人,相传丘处机曾在此修行道法。牙山巨岩裸露,妙趣天成,如神龟石、羊头石、仙人石、风动石等。大牙东南处有一幢丈余高的巨石矗立,活像一个船帆。凡此种种,需你用悟性去发现去揣摩。

若论牙山最佳揽胜处,当首推石坡,牙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那里。该园面积1万多公顷,包括国有牙山林场586.5公顷和唐家泊、桃村两镇所属的牙山山系。据《栖霞森林生物名录》记载,境内拥有木本植物共65科,289种,其中乔木200种,灌木48种,藤本20种,花木21种;有野生无脊椎动物752种,有脊椎动物230种,其中鸟类200余种。上述种种,这里应有尽有。主峰之阴,自然植被覆盖率高,松、槐、栎、槲等杂交成林,灌木混于其间,葛藤如蟒缠绕,密密匝匝,浓郁蓊郁,俨然南方雨林景观,这在胶东半岛极为罕见。

早春二月,未等融尽残雪,一种淡蓝色的小花就迫不及待地开放,它们似乎有个嗜好,大多集中在山道上,好像手持彩绸的儿童在夹道欢迎游客前来踏青。有的地方,一开一大片,其间点缀着金黄色的蒲公英和紫色的老姑子花,真如一床硕大无朋、极富民族特色的地毯。一种叫山垭鸟药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开着稀疏的球状小花,在草木尚未发芽之际,可谓灿若星辰。山杏也含苞欲绽,红中泛白,就如佳丽明眸闪动。再过些时日,映山红就开了,牙山后坡随处可见,有的地方稠密成林,往往是满坡满谷,堪称“杜鹃谷”。一簇簇,一叠叠,宛若燃起熊熊的篝火,真个是花如其名,把大山映红了,在胶东半岛,只有在牙山,才能见到如此壮观的胜境。与此同时,山樱桃也开了,山谷中山坡上,比比皆是,蓓蕾浅红,盛开如雪,与映山红相映生辉。等映山红、山樱桃凋谢了,刺槐花以及生长在石罅裂隙里的锦带花、小叶溲疏、野蔷薇、野芙蓉等惟恐被人遗忘了似的接踵开放,争奇斗艳。

牙山映山红

待到中秋,“天鹅花”就开了。其实“天鹅花”的学名叫烟台翠雀花,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翠雀属,是山东省的“稀有濒危”植物和山东特有树种。这种花儿非常罕见,可谓牙山的镇山之宝。它生长在陡峭的山后坡,占地面积近百平方米,百十棵而已。点点小白花绽放在一片绿叶之上,酷似天鹅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大多成双成对,如同在含情脉脉地对视,有的则十几对凑在一起,犹如《群鹤图》,皆栩栩如生,妙趣天成,花名缘此而得。“天鹅花”乃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如半夏,但比半夏要大得多,叶之中心伸出一蔓,蔓上长出一串花蕾。花朵不大,近乎山杏花。花冠分为四瓣,花蕊朝下,上面一瓣最为怪异,半扣花蕊,背部细而带钩,状如鹅首鹅颈,下面一瓣生出两角,好像鹅腿,左右两瓣无甚两样,与下面那瓣组成”天鹅“之下半身。扳开子房,花蕊金黄,扒开“鹅首鹅颈,里面也有一根金丝般的花蕊,细细嗅之,芬芳馥郁,如品佳酿,沁人肺腑。大自然确实是一部厚重而神秘的典藏,这”天鹅花“犹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手称奇!2005年,央视记者慕名前来拍摄,做过专题报道。

待到暮秋,山菊花、山荆、绣线菊作为“压轴戏”纷纷登台亮相,尽兴表演。这些山花似乎都是经过造物主精心安排而依次盛开,竞相媲美,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整个牙山后坡就像一片斑斓的花海,又如片片绚丽的云霞。

蝶恋花,鸟投林。公园里鸟儿啁啾啼啭,声调各异,酷似对歌,这清丽的鸟之绝唱,使游人的心弦为之颤动,远比花大钱听那些娇揉造作、嗲声嗲气的歌手演唱强得多。

林场场部有一草庵寺,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后为大殿,前为山门,左右为偏殿,分上下两个院落。殿内塑有神像,院内古树参天,整座寺庙古色古香,是牙山一大景观。

从后坡攀援牙山,要比前坡容易得多,可从林场场部沿溪畔南行1公里,然后折入西面山谷,朝山巅老龟石行进。此处原先没有路,现在经专家勘测,划出一条最佳的观光路线,由林场干部职工披荆斩棘,硬是从杂树丛生的密林中辟出一条斗折蛇行的上山石经。沿途植被松软,泉水漫流,岩陡苔滑,需手扯葛藤,一边观赏林中风光,一边谨慎攀援。这儿坡度较缓,草木葳蕤,并无深涧断崖,不会有险情发生,足可尽兴游览。

登上山巅,从老龟石顺山脊往前走,绕石崮,登巨岩,钻石罅,攀裂隙,可爬上主峰二牙。上山容易下山难。二牙东面是为绝壁,下临深谷,令人不敢涉足。所幸上面镶着铁链,游人可手扯铁链而下,领略险峰风光,确保安然无恙。至“大风口”,再钻入“杜鹃林”,转至二牙后坡,那儿恰有一条游龙样的岭杠子蜿蜒而下。岭脊怪石嶙峋,杂树掩蔽。下山时可顺路欣赏东面的景致,但见青峦披绿,云杉娉婷,古松弄巧,槲栎苍翠,芳草茵茵,山花烂漫,加之林涛阵阵,鸟语声声,甚觉幽雅清静,极富诗情画意。

走下小岭杠子,道西谷底有个水泥浆砌的小拦水坝,潭水晶晶滢滢,碧绿剔透,水满则溢,形成一挂小巧玲珑的飞瀑。掬水品尝,清醇爽口,再到下面石潭洗脸洗脚,更觉惬意和愉悦。至此往下,泉流潺缓,叮咚有声,如笙如筝,石潭次第增多,宛若银练串珠。尤其在林场场部南面的山谷傍尽头,修建了一座高山平塘,蓄水2000余方,恍若一个小小的天池。站在高高的水泥浆砌大坝上,可见水面如镜,静影楚楚,翠烟氤氲,碧水尽染,如镶翡翠,真个是山得水而秀,水倚山而媚。这个高山平塘对于巍巍牙山来说,极为难得。严防山火,未雨绸缪,这儿建起了扬水站,铺设了地下管道,采用二级扬水,将池水扬上山巅;安装蓄水4至10方的水罐30余个。还准备在东面的山谷修筑一个更大的高山平塘,使之既有观赏性,又有防火功能,一旦发生山火,可近水解近渴,居高临下喷水扑灭。

牙山森林公园地处大山之涡漩,远离尘嚣,惟闻天籁,让人情不自禁生发皈依自然、关爱万物、敬畏生灵的情愫。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消费水平日趋提高,旅游业自会方兴未艾,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游人慕名而来领略牙山的旖旎风光,来采撷牙山动人的传奇。

牙山天鹅花

猜你喜欢

天鹅
学天鹅的鸭
一张图看天鹅奖
拿天鹅
鸭栏里的天鹅
野天鹅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野天鹅
天鹅
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