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社区”理念下老工业职工住宅区的更新建议
——以武汉钢花村112小区为例

2018-11-02夏婷婷李鹍XIATingtingLIKun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钢花住宅区弹性

夏婷婷 李鹍 / XIA Tingting, LI Kun

1 引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实现工业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国家曾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工业基地,随之带来了工厂周边的职工居住需求激增,由此国家仿照苏联修建了大量职工住宅区(刘莹,2010)。然而,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资源并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市的产业结构随之进行了全面调整。国家开始鼓励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兴建的工业厂区逐渐被迁出城市中心并遗留了大量的老工业职工住区。因为同属于国家政策引导下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全国老工业职工住宅区存在一定共性(表1)。

近年来,全球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舒适性的角度,老职工住宅区均不能满足当下的居住需求,然而一些老工业城市还有很多这样的社区存在,也有很多工人居住,改造难度大,条件较差,一味地拆除重建并不是最环保最人性化的选择。尤其是其外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特点,提高居民的舒适感和社区认同。因此本文引入“弹性社区”理念,探讨老职工住宅区外部空间的更新改造建议。

2 “弹性”及“弹性社区”的概念

2.1 “弹性”的概念

“弹性”一词,本属于力学范畴用以表示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撤去外力后恢复其原来形态的能力,后来逐渐被其他学科应用,并有了新的含义(刘樯 等,2005)。1973年生态学家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首次将“弹性”引入生态学,提出弹性是指系统能够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且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冯璐,2016)。此后,不同学科开始关注“弹性”的研究,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李德智 等,2016)。

表1 老工业职工住宅区的共性

2.2 “弹性社区”的概念

近年来,弹性设计理念延展到社区维度,弹性社区(resilient community)的概念由此而来。对于“弹性社区”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起步较早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了不同的定义。罗伯特·查斯金(Robert J. Chaskin,2008)认为弹性社区包含社区应对外来灾害的能力以及内部居民社会关系的和谐团结;博谢·李等人(Lee Bosher,et al.,2017)将弹性社区定义为,具有利用现有资源(能源、通讯、运输、食物等)对不利情况(如经济崩溃、全球性灾难性风险)做出反应,抵御并恢复正常能力的社区。我国对于“弹性社区”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社区管理以及理论技术探讨层面。例如张惠(2015)对自然风险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弹性社区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韩东松等(2014)提出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原则。

多元化城市背景下,“弹性社区”是一个包含从硬件设施到居民生活的复杂构成,老工业职工住宅区因其特别的居民年龄结构及居民间关系,其弹性更新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将以武汉市钢花村112社区为例,阐述“弹性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3 钢花村112社区更新改造分析

3.1 区位及概况

钢花村112社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内(图1),是由武钢集团独资修建,武汉市城市综合开发总公司代为开发建设的武钢职工住宅区。小区建于1990年代,总共有42栋楼,1000余户,整体格局方正,现有居民多为武钢退休职工。小区居民多为老年人、设施陈旧、无适老化配套,当下居住条件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武汉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大力发展工业,修建了大量成片老工业住宅区。钢花村112社区作为青山老工业住宅区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本文以其为例探讨老工业职工住区的弹性更新改造。

通过对钢花村112社区进行现场调研以及和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交流发现,小区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图2)。第一,建筑方面:住宅建筑电线排布杂乱且老化现象严重;居民对宅前公共疏散场地的侵占对疏散和防火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屋顶的违章加建现象也较为严重。总体来看,小区在建筑层面缺乏一定的管控与指引。第二,小区环境方面:小区绿化结构单一、且大多数地面面层为硬质铺装:环境闭塞,出入口未能符合居民的生活诉求而造成了很多通向南向主干道的“钻洞”出口;居民私家车侵占公共空间现象严重,而在宅间仍然存在很多废置空间,缺乏必要的休息及运动设施等。总而言之,小区人居环境缺乏必要的设计与规划。

3.2 基于弹性社区理念的钢花村112社区改造建议

结合钢花村112社区现状及其居民情况,从住宅建筑、开放街区、社区生态、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探讨钢花村112老工业职工社区的弹性更新。

(1)住宅建筑——安全节能更新及部品标准化改造

武汉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潮湿,住宅作为居民最主要的停留休息空间,其室内舒适度和安全性都非常重要。钢花村112社区的住宅电线排布杂乱,首先应对其电网排布进行整顿以达到使用的安全性标准,并对住宅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进行节能更新以提升室内舒适感。在建筑外墙墙体敷设保温层;根据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等功能尺度结合采光通风对门窗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门窗部品,以便后期维护以及灾后快速更换,并且部品材料应达到节能标准;拆除住宅屋顶的违章建筑,统一进行防水处理和花架设置,引入“可食性”屋顶景观。

(2)打造开放街区——加强公共开敞空间可达性

武汉青山区是华中地区工业发达区域,拥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等大型的工业单位。老旧职工住宅片区分布广,内部路网规整,封闭式小区常常形成袋形区域,不易疏散;相邻社区居民多为同厂退休职工,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且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因此可结合路网改造为开放小区(图3、4),根据街道景观、休息区等打造自由的交往空间,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安全和尺度适宜的节点,促进社区间居民交流,形成整个片区的交往弹性网络。

图1 钢花村112社区区位示意 ①

图2 钢花村112社区现状

图3 武汉青山区老工业职工住区街道网络及节点示意

图4 钢花村112开放社区出口及节点示意

图5 钢花村112社区现状

为了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还应在社区内布置小型避难场所,社区网络间结合公园广场绿地等打造大型公共开敞避难空间。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规定,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最大服务半径设为3km(刘少丽,2012)。考虑到老旧社区居民多为老年人,应缩短服务疏散场所半径距离,规整通畅小区内部的疏散路网,路口设置易于辨识的安全疏散指示牌,结合景观小品设置应急广播设备,以应对灾难突发时居民的应急疏散。

(3)社区生态——社区景观“可食性”改造及绿地海绵化设计

图6 “可食性”景观(许学文 等,2016)

实地调研发现,钢花村112社区内一层住户大多在自家宅前搭建小院,因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户与户之间景观不统一、不和谐(图5)。小区居民大多为老厂区退休职工,闲暇时间多,生活勤俭节约。在和一些居民进行访谈并了解社区现状及需求后,结合小区景观的客观需要,引入“可食性”景观的概念(图6),并注重细节之处的海绵设计,以降低暴雨成灾的可能性。

根据生态学上的“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易军,2005),增加社区绿植种类,丰富绿化结构体系,结合花架、廊道、花台等空间打造“立体绿化”,有利于提高社区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抗逆性和韧性。因此在进行社区“可食性”景观打造时,可结合不同的果树、蔬菜进行景观园林规划,由小区居委会编写四季种植菜谱,让居民选择自己要种植的蔬菜。通过小区内“可食性”景观的打造,居民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己自足,丰富日常生活,融洽邻里关系;从城市层面来看,可以改善环境,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武汉夏季多雨,容易引发洪灾。因此对于社区内部来说,排水防涝是应对灾害的重要环节。绿地的海绵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径流,增强地表的蓄水功能,从而增强社区应对洪灾的能力。对112社区而言,在绿地海绵设计方面可以结合社区景观打造宅间雨水花园,设计下沉式绿地;此外,还可以采用草砖、透水性混凝土等透水性铺装材料进行硬质铺装更新。

(4)适老化改造——交往空间适老化设计,促进居民交流

钢花村112社区居民年龄层次较大,但社区内部缺乏适老化的交流停歇空间。进入老年期后,生理机能的弱化对老年人的生存和交往能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生理的衰落也会让老年人心理上受到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陈喆 等,2017)。因此在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当注意交往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促进居民交流活动,增强居民归属感。

老年人喜欢在户外散步,喜欢群聚在一起纳凉、玩棋牌、聊天,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早起晨练。因此可以结合小区规划,利用宅间空间设置曲线漫步道。健康老年人的步行极限是10min,步行距离为450m(王江萍 等,2009),考虑到部分老人可能行动不便,建议每隔200m结合花架等景观小品打造休息区,利用树下阴凉空间打造健身区,并考虑台阶以及步行道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利用内街的沿街建筑一层设置室内活动中心,天气不佳时居民也可以到此活动、聊天。

4 结语

随着社会结构的改革,工厂厂区搬离中心城区,遗留了大批老工业职工住宅区。因为同属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全国老工业职工住宅区的居民结构以及内部设施现状都有一定共性,且大部分社区的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当下居住需求。因此本文立足于建筑师的视角,对钢花村112社区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社区现状和居民特质,结合“弹性社区”理念,从住宅建筑、开放街区、社区生态、适老化改造几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改造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国内大量老工业职工住宅区需要更新,结合其共性提出以下几条更新策略,以期对国内其他老工业职工住区的更新改造有所启发:住宅建筑安全节能更新,以提升室内居住舒适感,门窗部品标准化改造,以保障被灾害破坏时可以快速得到更换;结合道路网络设置容易到达的公共开敞避难空间,以改造封闭的社区内空间,并作为应对气候灾难来临时的应急疏散和集中避难所;社区景观结构多元化并注重绿地的海绵化设计,以降低暴雨成灾的可能性;室外休息交流空间适老化改造,以满足该类住宅区中大量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需求。

注释

① 图1~4以百度地图为数据来源制作。

猜你喜欢

钢花住宅区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高密度电法在新建住宅区地下溶洞勘查中的应用
小蜗牛晒太阳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火龙钢花
无限追踪⑧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钢花管支护在中细砂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