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视角下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研究
2018-11-02杨云霞
杨云霞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健美操操化动作能力的运动项目[1-2]。为了维护竞技健美操独一无二的特点,促进竞技健美操快速健康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每四年修订一次。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不仅是裁判员评分的尺度和依据,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2013-2016版竞赛规则[3-5],对竞技健美操2017-2020版竞赛规则的变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以期为未来我国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以及成套动作的创编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际体操联合会2013-2016版和2017-2020版(以下分别简称为13版和17版)这两个周期的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13版和17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剖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比赛时间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17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比赛时间比13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减少了10秒钟,由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属于高强度的无氧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员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快,大多数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最后时往往会出现显得动作不够有力,弹跳滞空不够长,难度不够大等问题,17版规则通过时间的适度缩短,让运动员有充沛的体力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从而使优秀的运动员表现得更加优秀,也可以使较优秀的运动员变得优秀起来。也就是说,这一举措使得所有运动员的表现都可以超越以前的自己,使得竞技健美操整体表现上升了一个高度,观众欣赏到的是一个短小精悍的、让人心潮澎湃的高质量的艺术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在运动员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的表演下,竞技健美操的可观赏性会大大增加,竞技健美操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会有更多的人欣赏竞技健美操并参与到竞技健美操中来,从而进一步推动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表1 比赛时间的变化
2.2 艺术评分内容的变化与分析
艺术裁判是利用规则中规定的评分尺度并按照规则中相关艺术裁判标准对成套动作进行评分。与13版规则相比,17版艺术裁判评分的成套内容仍然包括音乐与乐感、操化内容、主体内容、空间运用和艺术性5个方面,但17版的评分记写更加科学、合理:17版规则中操化单元用“A”表示,符合优秀的评分标准记一个“A+”,偏离优秀的评分标准记一个“A-”,当操化单元“A+”的个数≥8时,操化内容的艺术得分就为2.0分,当操化单元“A+”的个数从7依次递减到1时,操化内容的艺术得分也由1.9依次递减到1.2分,当出现1个“A-”时,操化内容的艺术得分为1.1分,当出现2个“A-”时,操化内容的艺术得分为1.0分。17版规则中主体内容用“G”表示,符合优秀的评分标准记一个“G+”,偏离优秀的评分标准记一个“G”,当主体内容“G+”的个数≥4时,主体内容的艺术得分就为2.0分,当主体内容“G+”的个数从4依次递减到0时,主体内容的艺术得分也由2.0分依次递减到1.0分。 由此可以看出,17版规则不仅统一了速记符号,量化了操化单元(至少8个)和主体内容(至少4次),还质化了操化单元和主体内容,根据A+和G+的个数,会得出相应的艺术得分。这一举措,不仅使得艺术裁判的评判更加公开、透明,还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法可依,目标明确,根据优秀的评分标准进行训练,以此来有效地提高比赛成绩,促进竞技健美操的健康发展。
表2 艺术评分内容的变化与分析
2.3 完成评分内容的变化与分析
完成裁判对包括难度/技巧动作、操化、过渡、连接、托举、配合、协作、队形等全部动作技术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根据所犯错误给出相应减分。对于集体项目,完成裁判不仅评价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还要对动作的一致性进行评分。从表3中可以看出,13版规则有5个评分标准,依次为小、中、大错误、不可接受的错误和失误,扣分力度也从0.1逐渐上升到0.5分;而17版规则有4个评分尺度,依次为小、中错误、不可接受的错误和失误,减分力度从0.1快速上升到1.0分,可以看出,17版规则比2013版规则加大了扣分力度,同样的错误在17版规则中扣分要多,尤其是对于失误的评判,直接从0.5分上升到1.0分。因此,教练员在难度、托举等的编排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进行编排,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运动员在表演中也要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来超水平完成平时的训练成套,以保证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表3 完成裁判错误减分标准对比
2.4 难度评分内容的变化与分析
2.4.1 难度动作的选择
难度裁判的评分是对于按照最低完成标准展示的全部难度动作进行0.0-1.0的评分,他们不仅要数出所有难度动作的数量,还要对最先完成的9/10个难度动作予以评分。从表4中可以看出13版规则要求男单等5个项目成套动作中最多允许做10个难度动作,这10个难度必须来自A组、B组、C组、D组四个组(也就是说每个难度组别中至少有1个难度),地面难度最多不超过5个,C组成俯撑/劈腿的难度最多不超过2个。而17版规则规定:混双、三人、五人项目难度数量变为9个,其他2个单人项目仍为10个,这9/10个动作可以从A组、B组、C组、D组四个组中任选3组,地面难度数量无明确规定,C组成俯撑/劈腿的难度最多不超过3个。难度数量的变化、难度组别选择的多样化使得今后的竞技健美操更加具有个性特点,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地面难度动作数量与C组成俯撑/劈腿的难度数量的变化表明,规则在增加地面空间的使用频度,避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增加空间层次的多样性做一些无谓的过渡动作,所以今后教练员在创编中要重点开发从地面到站立或从地面到空中的过渡动作,以此来展示竞技健美操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在艺术分上赢得加分。
表4 难度动作选择对比
2.4.2 难度组合
从表5的难度组合可以看出,13版规则中只有难度+难度这种组合形式,若两个连接难度都达到了最低完成标准就会获得0.1的加分,组合次数无明确规定。但从最新的13、14届世锦赛中可以看出,优秀的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不管哪个项目的都不会超过2次难度组合。而17版规则规定:不同根命名组的2个或3个难度,在没有任何停顿、犹豫和过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连接,且将被视为2个或3个难度动作,但不能重复使用,并且技巧动作可以与难度动作进行连接,如果组合中难度动作达到最低完成标准,将获得额外加分,如果组合中技巧动作失败,将不获得额外加分。因此,17版规则中难度组合形式变成了难度+难度、难度+技巧+难度、难度+难度+难度等7种组合形式;若其难度达到最低的完成标准,就有可能获得0.1或0.2的额外加分,这一规定使得难度的表现手法五彩纷呈,运动员通过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连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从而使得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展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但17版规则明确规定组合连接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止运动员过度展示难度动作,而影响了成套动作的完成与艺术表现。
2.4.3 难度动作的其他变化特点
除了难度动作的选择与难度组合方面的变化外,难度类别和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A组删掉了俯卧撑腾起类7个难度;B组删掉了肘撑类12个难度;C组删掉了塔玛诺类、跨跳类、踢劈腿跳类共15个难度以及所有跳起成单臂俯撑的难度动作;一些难度动作进行了降级:如立转3周0.6分;莫多万0.6分;垂地劈腿0.1分;一些难度进行了升级:如反切类、(横、纵)劈腿跳类、屈体(分腿)跳类均增加0.1分。B组支撑、C组转体、D组立转难度动作取消半周(如:单独出现540°科萨克时,难度计为360°,完成-0.1分),但成劈腿、成俯撑还有半周;所有单脚起跳的C组难度动作有半周; A组中单臂分腿支撑转体有半周。A组、B组垂直转体增加360°则分值增加0.2分(托马斯、直角支撑等);水平转体增加360°分值增加0.3分(直升飞机0.4分,直升飞机推转360°为0.7分)。C组垂直转体2周以内的转体,每增加1周分值增加0.2分,超过2周,每增加360°分值增加0.3分;C组水平转体(给纳、水平旋、旋子)每增加1周难度分值增加0.3分。可以看出,规则删除了一些比赛中基本不用或对运动员有可能造成伤害的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可观赏性高或安全系数高的难度动作以增加规则的实用性;规则在难度的转体度数上也做足了功课:降级一些现有转体难度动作,升级360度成倍难度动作,使得竞技健美操的难度朝着转体度数成倍增加的趋势发展;另外规则还升级了跳类难度的分值,使得运动员弹跳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所有竞技健美操项目比赛时间由1′30″±5″变成1′20″±5″,时间的缩短让运动员的精力变得相对充沛,使得竞技健美操的整体表现有一个飞跃,因此,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出一个短小精悍的艺术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表5 难度组合对比
3.2 艺术裁判的评分记写更加科学、合理。根据操化单元A+的个数来得出操化内容的艺术得分;根据G+的个数可以得出主体内容的艺术得分;而每一个A+和G+又都有相应的评分依据。这一举措使得竞技健美操的艺术裁判有法可依,使得教练员的编排方向更加清晰明了,可大大促进竞技健美操的健康发展;
3.3 完成裁判的扣分尺度变成了4个标准,包括小、中错误、不可接受的错误和失误,减分力度从0.1快速上升到1.0分,大大增加了扣分力度,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要高质量完成,其次才可高艺术、高难度;
3.4 新周期难度规则变化最大,包括难度类别、难度数量、难度组别、难度组合等方方面面的变化,今后教练员与运动员在编排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三个难度组别,选择不同的难度连接以及规则倾向的高难度动作,以提高自己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