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价
2018-11-02彭雪梅邓婧李琴陈婉君陈建英
彭雪梅 邓婧 李琴 陈婉君 陈建英
(1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 400014)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16)
普拉克索(Pramipexole),别名帕尔米斯,是一种非麦角类衍生物,新一代的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体外的研究中表明,普拉克索对D2和D3受体作用具有较高浓度的特异性,并且对于多巴胺D3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1]。普拉克索对多巴胺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刺激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以减轻帕金森病(PD)的症状体征,它对于多巴胺D2和D3受体高度选择性给临床疗效带来特别益处就是可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2,3]。罗匹尼罗和溴隐亭也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且在相关的研究中溴隐亭对抗左旋多巴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是由D2受体所介导的,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为很好的D2和D3的受体激动剂[4]。所以对于受体激动剂特别是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多巴胺D2和D3受体有关及其临床疗效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和观察A、B两组(20,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20,左旋多巴联合罗匹尼罗),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61.2±8.3)岁;平均(5.8±2.6)年。观察A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59.6±7.8)岁;平均(5.4±2.1)年。观察B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60.8±8.5)岁;平均(5.7±2.7)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40~80岁;(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4)病情比较稳定。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3)严重的精神性疾病者;(4)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选用左旋多巴125mg 2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联合溴隐亭治疗,起始剂量为1.25mg/d,第二周可加量至5.0mg/d,之后随病情的变化服用相应的剂量,最大为22.5mg/d。实验A组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初始剂量0.375/d,根据治疗效果逐日增加剂量,直至维持剂量4.5mg/d。实验B组联合罗匹尼罗治疗,初始剂量0.25mg/d,根据治疗效果逐渐增加剂量,每星期可增加0.75mg,直至维持剂量3mg/d。对照组和实验组三组患者每日3次,服用药物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在第4、8、12周对患者进行HAMD、Zung氏抑郁测量(SDS)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
1.4 疗效评分
根据UPDRS评分表评定PD患者治疗前后的患病程度,分数越高PD症状越严重。根据HAMD量表24项评定标准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分数>35分为重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8分为正常。SDS评分表测定标准,分数50分以下为正常,50~59为轻度抑郁,60~69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下为重度抑郁。HAMD评分、SDS评分和UPDRS评分评价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记录,同一名患者治疗前后由同一个检测人员进行检查。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
由表1所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在治疗前患者的UPDRS平均评分都达到了40分,而在治疗后UPDRS平均评分溴隐亭组降低到20.3±5.6分,罗匹尼罗组降低到了18.3±4.0分,普拉克组而降低到了16.2±4.7分,可见左旋多巴与溴隐亭、罗匹尼罗、普拉克索的联合都能对帕金森病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在三组中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效果最佳,可见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应用。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UPDRS评分表
2.2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抑郁症的疗效
在大多的文献中都表明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抑郁症的有效治疗与多巴胺D3受体有关。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同属于激动D3受体为主的DA受体激动剂[5]。基此实验采用多巴胺D2特异受体激动剂和D3特异受体激动剂来评价对于帕金森抑郁症的治疗效果[6,7]。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HAMD评分表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SDS评分表
在治疗前各组的HAMD平均评分大概在32~34分,SDS评分在68~69之间,由以上的评分标准可知患者具有中度的抑郁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溴隐亭组评分略有下降,在治疗的4、8、12周后评分每次治疗间隔平均分就只下降1~3分,在治疗的12周HAMD测定评分比治疗前分数下降了7分,SDS测定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分数只下降了5分,按照评分标准来说依然为中度抑郁。而在普拉克索组在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下降了15分,SDS评分下降了11分,在治疗12周后HAMD评分降低到了7.2±2.5分,SDS评分降低到了49.2±5.3分,此时评分为轻度抑郁评分且接近正常评分。罗匹尼罗组按照评分标准为轻度抑郁,由此得出溴隐亭的联合治疗对于抑郁的治疗效果很不明显。而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普拉克索先治疗效果特别的突出。
3.讨论
帕金森病老年人群中为较为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种[8]。而PD的非运动症状中抑郁、睡眠障碍、焦虑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9]。PD主要是由于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引起多巴胺缺乏。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信号传输物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缺乏是引起PD病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主要原因[10]。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R)的研发与应用,能有效的改善PD临床症状[3]。本文采用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D3特异受体激动剂与溴隐亭D2特异受体激动剂治疗并将其效果进行对比治疗观察,根据其治疗后相应的评定方法来说明普拉克索对于PD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价。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与罗匹尼罗、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溴隐亭对于帕金森抑郁的治疗效果很不明显,而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对于帕金森抑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PD能有效的降低UPDRS、HAMD、SDS评分。综上所述,治疗帕金森抑郁症状与多巴胺D3受体有关,并且使用普拉克索能够有效地的改善PD患者部分的非运动症状,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安心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