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2018-11-01莫雪梅

求知导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文明心理健康

莫雪梅

一、加强文明习惯的培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铸就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的文明习惯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都说家是生活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可是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无视文明礼貌,遇到师长不敢正面直视,更不敢上前打招呼;平时也缺乏最起码的卫生习惯,乱丢废纸、果皮等杂物,随意吐痰;在学校经常与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家长要言传身教,要加强自身修养,以此影响孩子,让学生正直、善良、阳光。学校多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及评比,做到一日一公布,一月一评比,选出“文明班级”,个人“文明之星”等,讓讲文明、讲礼貌深入学生的脑海,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凝聚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便会水到渠成形成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管理的习惯

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长经常不在身边,唯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管理习惯的就是老师了。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是缺失父母足够的关爱与引导的,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管理的好习惯就变得任重道远了。由于特殊的原因,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些孩子对学习甚至产生厌恶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找他们谈心,多方了解情况,拉近双方距离,在学习上、生活上尽力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例如,我的班里有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黄XX,老师上课时他不是睡觉就是扰乱课堂纪律,班里的同学都不爱与他交往,原来,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非常孤独,想通过捣乱引起别人的关注。我了解情况后,设法接近他,找他聊天、谈心,以消除他对任何人都抵触的心理,进而问他将来的理想是什么,他告诉我他的理想是去当兵,我告诉他当好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而当前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做人,学做事。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成为一名好军人、好将军。经过对他进行耐心辅导及教诲,他进步很大,也增强了自信心。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向上的好品质

俗话说:“成才必须先成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爷爷奶奶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监护人,他们大多思想落后保守;或是文化程度比较低;或是老了力不从心,基本无法胜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所以大多数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致使有些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游戏,无心向学;有些小小年纪就染上吸烟喝酒的坏习惯;有的对人不礼貌,在课堂上故意捣乱顶撞老师,在家不懂感恩;有些内心很自卑,不愿与同学说话交流,这些都是留守儿童不健康的、缺失关爱而引起的严重的心理问题。据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留守儿童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要想使留守儿童保持心理健康,就要强化心理教育,教师平时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早发现,正确引导,使他们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另外,学校多开展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让留守儿童主动参与,比如说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晚会、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质。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父母不能长期陪伴成长的留守儿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任重而道远的。因为他们本身的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深受社会关注、刻不容缓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用真诚精心呵护他们;用行动去感动召唤他们;用持之以恒的真爱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会均衡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袁昌银.用爱感化 用心引导 以身示范——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文明行为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9):72.

[2]陈文建.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思考[J].华夏教师,2014(6):96.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文明心理健康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